原创 苏轼即兴写的一首奇诗,能一次读通顺的人,考普通话一甲很轻松
迪丽瓦拉
2025-06-08 01:03:18
0

许多人都说,苏轼得亏有一个争气的弟弟苏辙,否则接连被贬,不说性命难保,也不可能逍遥度日,还尝尽人间美味。苏轼与苏辙也是同年进士及第,苏轼因得欧阳修夸赞而名动京师,苏辙在诗词、文章虽不及苏轼,但他在政治方面却要比苏轼得心应手许多。

苏轼与苏辙性格迥异,但关系却特别好,而一朝踏入官场,起起伏伏也属常事,母亲、父亲相继离世后,苏辙自然格外珍惜苏轼这一亲人,始终都很支持苏轼。

不过大家对于苏辙的普遍印象是“沉稳内敛,”如果没有苏轼,他的仕途恐怕会顺利很多,但苏辙却从未指责过兄长的“拖累”。实际上,苏辙也曾年轻气盛过,当年科举考试,苏辙言辞犀利,痛批宋仁宗年纪大了,“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

好在宋仁宗出了名的脾气好,说:“以直言来得人,而因直言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所以苏辙还是中了进士,后来宰执王安石变法,苏辙又直言不可,言辞一针见血,也不把王安石气到了,因此苏辙比苏轼早一步被贬。

1069年苏辙被贬出外,两年后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出京。苏辙碰了钉子,性格就稳重了许多,而苏轼为人快言快语,什么都敢说,并且一块喝酒吃肉吟诗的朋友不少,结果是一贬再贬。

而苏轼又出手阔绰,纵使宋朝年间官员的福利再好,也不够苏轼挥霍的,这时候苏辙就是苏轼背后的取款机。不过苏辙应该非常崇拜自己的兄长,他不敢做的,苏轼都做了,并且过得洒脱自在,这也是苏辙一直愿意接济苏轼的原因。

乌台诗案发生后,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苏辙却也是力保兄长性命,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虽然作用不是很大,但最终苏轼的性命是保住了,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而苏辙受此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当时的黄州还不是如今这番面貌,属荒凉之地,而苏轼还在公务之余,带着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苏辙得知苏轼近况后,心中很是牵挂苏轼。

1082年,苏辙到黄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几年没见,自然有聊不尽的话,两人也是一同游山玩水,此外苏轼朋友不少,大家也凑一块吃了顿饭。

席上有一位王姓朋友说话结巴,苏轼心情尚好,趁兴给朋友写了首“吃语诗”《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以帮助朋友矫正口吃,全诗如下:

江干高居坚关扃(jiōng),犍(jiān)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gě)菰(gū)茭(jiāo)隔,笳(jiā)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jī)踞(jù),击剑赓(gēng)歌几举觥(gōng)。

荆笄(jī)供脍(kuài)愧搅聒(guō),干锅更戛(gā)甘瓜羹。

能够一次读通顺此诗的人,考普通话绝对是没有问题,不过这位王姓朋友后来口吃改好了吗,史无记载,但苏轼在官场上仍是一波三折,一贬再贬就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这一年苏辙则是被贬去了雷州,两年在被贬途中,于藤州相遇,然后苏辙一路将苏轼送去了海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马...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现,震惊世界,在世界考古界掀起了一股马王堆研究热潮,马王堆考古发掘给中国以至世界都...
原创 朱... 元朝,这个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中最具争议之一。自它崛起之日起,便引发了无...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的各方混战造就了一段传奇历史,不论是各方人物智斗还是直来直去的实力交锋,三国时期的枭雄们都在...
袁绍统一河北:历史上最强诸侯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东汉末年的纷争与割席断交无疑是一个极为精彩的篇章。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袁绍的崛...
原创 马... 1949年5月,西安,第一野战军司令部。 彭德怀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他刚刚接到来自咸阳的捷报。 ...
原创 阿... 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起一帐药香。病榻上的诸葛亮突然屏退左右,颤抖着抓住心腹李福的衣袖:"告...
原创 继... "韩国人又要申遗了",这句话最近在网上频频看到,我们的筷子、端午节、泡菜等等很多领域,韩国人都坚称是...
原创 唐... 盛唐气象,歌舞升平,谁能想到,曾经如此辉煌的王朝,最终的落幕竟如此凄凉?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风雨飘摇后...
原创 消... 消失于历史中的4件文物,件件都是无价之宝,何时才能重现世间? 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百年来的战乱...
原创 两... #文化大拜年# #春节大联欢# 什么?民国时期曾经两次要废除春节!是的,听我给你道来。 第一次废除:...
原创 伯... 城市史第371723期 唐朝大文豪韩愈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使伯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原创 从... 总督这个职位,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不常设,一直到清朝时期,总督才成为一个常设职位,并且权...
原创 晋... 前言 太阳城、龙脉之都、九朝古都——晋阳,曾是中原王朝最牢固的北方屏障。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一把...
原创 李... “斩首示众,方能震慑人心”。正是李建成的首级再加上李渊手敕朝廷命令,才让正在猛烈围攻玄武门的东宫兵马...
原创 康...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隆科多这个“舅舅”之于雍正,不仅仅是从人伦层面对母家男性长辈的称呼,更是从统...
原创 刘... 秦国,在那个雄风飒爽的时代,曾凭借锐意进取和无数战争胜利,建立起一时的强大。但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一...
原创 浙... 梁山伯墓工作人员在浙江找到的,工作人员正好从中发现了历史的真相。工作人员通过碑文上的文字来判断,墓主...
原创 戚... 戚继光和李成梁都是明王朝后期的名将,非要去比谁的功劳更大,这个恐怕还真不好比。更何况,自古以来,帝王...
原创 刘... 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阐释了“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才得以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国当中...
原创 萧... 若论天下关系最好的君臣,刘邦与萧何、李世民与魏征、刘备与诸葛亮一定排在前几位,但李世民也曾说过“会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