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狄仁杰名声卓著,为何百姓会砸了他的生祠?论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迪丽瓦拉
2025-06-09 21:02:30
0

导语:

其实古代有很多坑爹的例子,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就是典型的坑爹专业户。狄仁杰的名声大家都很了解,在电视上那个探案如神的神探,基本符合狄仁杰的形象风格。

他一心为了李唐江山而操劳,又跟武则天之间有非常深厚的友谊,所以狄仁杰在唐朝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为此,百姓们想到了给狄仁杰建立祠堂的想法。

一般只有有公德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祠堂,毕竟这是百姓们自愿为狄仁杰建造的祠堂,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01普通百姓有钱建祠堂吗?生祠其实是拍马屁的重要工具。

唐朝的经济水平的确很高,不过很可惜的是,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达到世界经济水平巅峰的北宋,也出现过饿殍遍地的情况,更不用说徒有盛名的盛唐时期了。

唐朝的确很发达,主要体现在国都长安、洛阳地区,而其他地方依旧是饿死的饿死,穷死的穷死,老百姓们总是受到地主阶级和封建官僚们的压迫。

任何一个封建时代都一样,你想让普通老百姓从口袋里掏钱出来给狄仁杰建祠堂?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仁杰曰:“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死而万贞生。”光辅质其辞,仁杰曰:“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其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此非万贞何耶?且凶威协从,势难自固,及天兵暂临,乘城归顺者万计,绳坠四面成蹊。公奈何纵邀功之人,杀归降之众?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旧唐书》

历史上很多记载,其实就是为了表现出他们那个时代风光的一面,谁也不愿意把饿殍遍地的事情,记录在太平盛世的时代里。

所以这里的祠堂,在史书中的记载,应该是百姓们自发建立的。但是实际情况呢?每年交完税,家里就不剩余粮的百姓,可能建得起这座祠堂吗?

所以说祠堂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官员们,为了拍马屁,让当地富豪建立起来的。名其名曰是百姓们筹款建立起来的。而且这座祠堂是生祠,提到生祠大家一定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魏忠贤。生祠显然是拍马屁用的重要工具。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好朋友,给狄仁杰建立祠堂,那就是给足了武则天面子。武则天至少会去看看,是哪个地方的政府领导,组织了这次建祠堂的事情。从而这位官员就能够进入到皇帝的视线当中,仅此而已。

所有的盛世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这是血淋淋的事实。武则天再伟大,也有各地起兵造反的情况存在,也有难民无处安身的情况,这是冷兵器时代改变不了的事实。

02狄仁杰被武则天称为国老,是武则天依赖的重要大臣。

武则天为什么能够得人心?她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手底下有大量人才为她干活。试想一下,你再有能力,如果手下人都懒散不愿意干活,或者说手下人都是蠢货干不了什么大事,还能创造什么盛世吗?

显然是不能的,武则天作为一位明君,手下自然少不了有用的人才,狄仁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狄仁杰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官员,李治去世以后,狄仁杰也就成了武则天手下的人才。在武则天自立为帝的过程中,狄仁杰是没有做出反对的。

这就是说狄仁杰成为了武则天的心腹,不过狄仁杰这个人比较矛盾,他一方面为武则天勤勤恳恳地做事,另一方面,也在极力维护李唐政权的传承。

未几,为来俊臣诬构下狱。时一问即承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协仁杰,令一问承反。仁杰叹曰:“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俊臣乃少宽之。既承反,所司但待日行刑,不复严备。仁杰求守者得笔砚,拆被头帛书冤,置绵衣中,谓德寿曰:“时方热,请付家人去其绵。”德寿不之察。仁杰子光远得书,持以告变。---《旧唐书》

他在临死前劝谏武则天,将来一定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传给侄子。因为没有哪个侄子会把姑妈的牌位放在祠堂里供奉,这是千古流传下来的习俗。

所以说武则天能够在儿子和侄子之中,选择儿子来继承皇位,这里面狄仁杰占据了很大的功劳。

03狄仁杰还是一位优秀的探案高手,打死也想不到儿子坑了他。

在电视里面,大家或许已经看到了狄仁杰特殊的一面,他是一位神探,而且擅长使用排比句骂人。遇到这样的神探,凶手们也只能无所遁形乖乖求饶了。

现实中的狄仁杰,的确还真有神探的一面,因为他所处理的案子,没有一件是有人喊冤的。一年之内涉及了17000多人,没有哪一个人说自己的案子被判错了。

由此可见,狄仁杰探案的能力,那是超乎寻常的。狄仁杰是从基层一点点走上来的,完全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能力。

他能够在基层做到爱民如此,给老百姓们带来相对的公平,所以大家给狄仁杰建立生祠,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狄仁杰的生祠为何又被人给砸了呢?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狄景晖。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

狄景晖是狄仁杰的小儿子,肯定是因为父亲是宰相的原因,武则天给他封了个官。结果他到了地方上,为非作歹,各种贪污扰民。

老百姓们实在是受不了狄景晖的恶行,所以就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拆掉了。为什么大家敢拆掉这座生祠呢?我认为当时武则天和狄仁杰都已经去世了,生祠存在的必要性也没有了。

再加上百姓们怨声载道,所以地方政府的官员们必须要有所作为才是。他们发动群众把狄仁杰的生祠给拆了,显示出了他们大义凛然的风气,获得了一片赞誉才是。

总结: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狄仁杰也逃脱不了。

养儿胜似父,要钱做什么?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意思很明白,如果儿子的才能比自己的父亲要高的话,要钱也不会换的。

由此可见传承的重要性,秦始皇没有教育好胡亥,导致秦朝灭亡。刘邦没有教育好刘盈,导致吕后乱政。汉武帝没有时间教育刘弗陵,导致霍光独揽大权。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弱智,导致西晋王朝灭亡。隋文帝没看出隋炀帝是个败家子,导致隋王朝两代而亡。历史上富不过三代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多,因为没有重视后世子孙的教育问题,所以就算自己是一代伟人,那又能怎样呢?背后还是一地鸡毛而已。

有些人却做得很好,汉宣帝刘询对自己的儿子刘奭的教育就十分出色,刘奭虽然不是什么伟大明君,至少保住了大汉王朝的繁盛局面。魏武帝曹操那几个儿子个个出色,继承人曹丕也是一代明君,司马懿就更不用说了,儿孙全都是人中龙凤。狄仁杰一辈子名声斐然,却在教育儿子的事情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太重视自己的工作,跟诸葛亮一样,忘却了对儿子的监督教育。

以至于等到他去世以后,他那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大器的。狄景晖甚至把自己的老爹给坑了,由此可见,子女教育刻不容缓,光靠补习班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必须要亲力亲为。

参考资料:

《旧唐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清朝历史中,康熙诸皇子为争夺皇位上演的“九龙夺嫡”大戏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在这些皇子中三阿哥胤...
原创 5... 大陆时期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中,有一位资历显赫的大佬级人物,官至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军衔为陆军二级上将。...
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巡礼之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杜军 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清晰地镌刻在中原大地上...
原创 有... 有宋一代,虽然重文轻武,社会风气整体萎靡,但三百年间不乏英雄豪杰。下面,笔者便为诸位列举几人。 1,...
原创 张... 谈论刘备手下的猛将,关羽、张飞和赵云的名字常常成为比较的焦点。这三位大将各有千秋,但在讨论张飞和赵云...
原创 袁...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即使历来学者对其大多都持以鄙夷态度,袁绍也绝对能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位主角。 ...
原创 中... 二战日军侵华时,许多潜藏在中国的日本间谍纷纷响应,就连日军用的地图,都比中国军队自己的地图要精确,不...
原创 日...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日本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矮。 根据公布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日本男性的平均身...
原创 做... 生前位极人臣,死后险被开棺戮尸。有着大明“第一首辅”之称的张居正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耀眼也最“憋屈”的存...
原创 张... 张作霖称他“前辈”,在做了东北王后,也对他恭敬有加,他是谁? 民国最初的一二十年里,东北最厉害的人就...
原创 曾... 在我国周边有一个小国,它虽然现在与我们有一线之隔,但历史上却三次属于我国。 这里是汉朝名将李陵后裔的...
原创 此... 三国时期:这个人才辈出,群英聚会的时代,出现很多名人,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之一的曹操,一个被世人称...
原创 为... 在幽暗的夜色中,一道身影悄然穿梭于汴梁城的繁华街道。他是吴用,一位智计无双的谋士,此刻却面临着一次前...
在美国站稳脚跟后,我把爸妈接来... 我从1989年春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写日记。有时用英文,更多时用中文。时光匆匆,已经写了近...
原创 关... 文 / 子玉 历史是层累地制造出来的,在时间的重力下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会离本来面目越来越远,进而彻底...
澳门的昨天与今天丨上书房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伴随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历经风雨,澳门终...
2024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丰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杜军 12月19日至21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
原创 朱... 一直以来明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朝代,共存了200余年,200多年的时间里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得到了飞...
原创 罗... 在我军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排名第七,可见他在军内的地位,众所周知,罗荣桓是是政治工作代表的元帅,很多人...
原创 日... 各国的皇帝中都是后宫佳丽三千,其中莺肥燕瘦各有角色,而古代日本天皇的势力没有中国皇帝厉害,连娶妻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