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杜甫有一首诗原是他骂人的,如今却被用来夸人,还被纳入了教科书
迪丽瓦拉
2025-06-10 11:03:31
0

大唐盛世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光是战斗实力与经济能力拔得头筹,其中的文化程度也是高人一等。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代,将诗这一文学体裁发挥到极致。因此,唐朝的诗人也是数不胜数,然而其中当为巅峰存在的人物,便是“李杜”二人。

李白,世人称之为“诗仙”,似天仙下凡一般,潇洒浪漫。杜甫,则为“诗圣”,虽不及李白幸运,但也才华横溢。

“李杜”之间似乎是两种极端,一个生性浪漫,一个穷困潦倒;一个纵游人间,一个苟延残喘。

人生的差距,并没有将杜甫压垮,虽生活不济,但依旧心系百姓,可杜甫的官路十分坎坷,面对现实的遭遇,杜甫的很多作品都充满讽刺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就有一首骂人不带脏字的诗文,甚至最后纳入到教科书当中,常常被人用错拿来夸人。

杜甫的一生

有人常常艳羡杜甫生活在繁荣昌盛的大唐,可又有谁知晓,他所处的时代已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同时他自己也亲眼目睹着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

所以在他的诗作之中,便有很多反应民间疾苦的诗文,比如说:十分著名的“三吏”和“三别”等。

换句话来说,杜甫更应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天宝十四年时,安史之乱爆发,潼关最后失守。

杜甫为了躲避战乱,不得已之下四处奔波,到乾元二年的时候,杜甫来到成都,投奔任东川节度使好友严武。

得益于炎武等人的帮助,杜甫最后在城西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也被后人称之为“杜甫草堂”,又称为“浣花草堂”。

不久之后,严武离川回京,担任京兆尹一职务。而在严武离川赴京之前,同时他还推荐杜甫为节都,就这样杜甫全家全家也得以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直到广德二年春天,严武再回成都,被任命为成都府尹并兼任御史大夫,而且还是剑南节度使。如此,杜甫又回到了草堂之中,此前也先后漂泊在外将近两年时间。

在此之后,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也因此最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如若杜甫没有严武等人的帮助,或许自己早已丧命于奔波途中。在其漂泊期间,虽有好友严武等人的相互照应,但毕竟寄人篱下,生活依旧很苦。

更甚至,他居住的草屋一到寒风时节,依旧不能幸免于难。为此,他还创作了一首流传于后世的诗,名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其实也已纳入教科书当中,想必大家也都知晓,诗文之中表示的含义,意思是即使自己生活困苦,也依旧心系百姓的生活。

同时,在杜甫定居草堂期间,事事亲力亲为,乃至于忽降得一袭春雨,也能激发杜甫心中的诗意,于是《春夜喜雨》便降临人世之间。

诗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创作者的欢喜让读者身临其境,这便是杜甫诗文的奥义。当然,对于杜甫的那首被后人错用的诗文,也是在此期间创作得来的。

杜甫的“错用诗”

杜甫那首纳入教科书的诗,让很多人误以为是一首赞美之诗,可实际上却是杜甫讽刺他人的诗句。

至于之后,被人阴差阳错用来夸人,或许当年创作诗文的杜甫都未曾料到,而这一首诗大家耳熟能详,那便是《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尤其是后半句,经常挂在人们的嘴边,甚至于在现如今电视节目当中,也会有人用此诗来夸奖嘉宾的表演。

其实,杜甫的这首诗没有典故以及任何的比拟手法,从字面上来看,大概写的是,自己参加一场家庭宴会的感受。

诗的开篇,用两句诗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描绘:美妙悠扬的乐曲,飘散在上空,轻轻荡漾在锦江波上。

悠悠的江风升腾到白云之中,月是如此的美丽,故而作者便经不住地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简而言之,就是说这是天上的乐曲,人间难得一闻,所以愈加觉得奇妙无比。也是如此,才让后人产生一定的错觉,认为此诗只是描写美好之物。

可现如今就要知道,这首诗本身就不是夸人的意思,那么杜甫为何会创作这样一首让人容易误解的诗文,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诗名加以考虑,“赠花卿”,其实指的是某一个人。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称某种人物为卿,是非常普遍的,这主要是对于地位,辈分较低的人的一种客气的称呼。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符合花情的人物应该就是指姓花的年轻人。如此就可以知道杜甫写的这个人应该就是花敬定。

花敬定是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下,而在当时杜甫是节度使严武的客人,花敬定充其量只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晚辈,所以说杜甫不会去拜访一位晚辈。

加之,花敬定虽然平叛有功,但是其居功自傲,在评判过程之中,纵兵大掠东蜀,甚至断妇人手腕以掠夺其金钏,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对于花敬定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来说,以杜甫的心性,根本不可能为他的宴会锦上添花。至于之后为何创作这首诗,恐怕只是为了讽刺花敬定,目无王法,僭用天子音乐的做法。

诗文的流传

仔细思考,便可以知道“此曲只因天上有”的“天上”以及“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人间”都是运用了一语双关。

天上虚指的是天宫,实际上指的是皇宫,而人间是指皇宫之外的民间,要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之中,礼仪制度极为严格。

即使是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所以这才让杜甫觉得花敬定这个人着实太过自傲,甚至忘了尊卑,这才忍不住想要讽刺这样装腔作势之人。

现如今杜甫这首诗的后二句已然成为了千古名句,在如今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甚至于经常被用来夸耀他人唱歌或是弹奏乐器的好听,可却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创作此诗时名夸暗讽的苦心。

所以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是后人面对古代文化该有的态度,而不是滥竽充数、掩耳盗铃。

当自己不确认时,就必须得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此才不会让人嘲笑,才不会曲解老祖宗们留下的古典文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诸葛亮、庞统、司马懿最为出众。诸葛亮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亮对刘备...
萧何计杀韩信,是萧何一生中的污... 恰恰相反,非但不是污点,反而是人生高光时刻。 一 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萧何和吕后合谋计杀韩...
原创 周... 周恩来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始终为人民服务,把自己和人民放在一起的人,他生平最痛恨的就是搞...
原创 朱... 统治天下容易,但要平步青云却很难。一个人要从底层跃升至帝王之位,必须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和行动力。而更难...
原创 唐... 古代有传说的四大美女,提起她们常令人联想到那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句话中的“羞花”,说的正是杨...
原创 诸... 诸葛亮和董允死后,最高兴的人是谁? 诸葛亮自从接受了刘备托孤后,一直兢兢业业地治理着蜀国。刘禅在他的...
原创 号...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组建了8个军进行北伐,这八个军算是国军的起家部队。在北伐的过程中尤以第四军的...
原创 唐... 唐玄宗和杨贵妃那么恩爱,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孩子,这是什么造成的 大家应该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最富有的是哪...
原创 赵... 在大多数人看来,老版《三国演义》是最符合原著的影视作品。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与原著出入不大。在其...
原创 赫... 赫鲁晓夫的晚年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宁静。虽然他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照料花园中的植物,尝试从这份接触...
47年,国军司令忐忑地给毛主席... 赵寿山,一个敢于独自挑起大旗的传奇人物,他的抉择震撼了历史,也刺痛了现实。 他问毛主席:“我一个人反...
光绪通宝北洋零用一文 概述 光绪通宝北洋零用一文是清朝光绪年间铸造的一种机制铜币,它的面值非常小,是当时中国最小的铜币之...
原创 洪... 前言 在1936年的5月,一个红军战士正竭力劝说着自己的妹妹,他苦口婆心地说: “洪学智其实人品挺好...
原创 蒋... 前言: 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另一个则是败逃台湾的蒋介石。 ...
原创 把... 如果把兵仙韩信放在三国时期,其军事水平依然会是超一流的存在,但能否帮助刘备一统三国,还存在诸多不确定...
原创 早... 要说中国古代十几个王朝近两百多个帝王之中,谁的人生最为丰富。 那唐玄宗李隆基肯定有名。 “唐隆政变...
原创 长... 1934年秋,中央红军踏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然而,在这场史诗般的战略转移中,一个关键问题始终萦绕在中...
原创 4...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长... 长白山“藏宝洞”:历史的见证,和平的提醒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各种历史遗...
三国乱世里,他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三国演义中,吕布给人的印象是勇武无双,冠绝天下,一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足可见其武艺之出众!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