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恩来在世时,曾三番五次对老宅的事情,和淮安县委“斗智斗勇”
迪丽瓦拉
2025-08-17 01:34:20
0

周恩来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始终为人民服务,把自己和人民放在一起的人,他生平最痛恨的就是搞特殊化对待以及“荣归故里”等封建时代的旧思想,所以周恩来自从离开家乡之后,就很少回去了。

不仅如此,对于自己出生地淮安的老房子,周恩来也一直牵挂着,他之所以牵挂,主要是担心当地政府会将其改成纪念馆,所以周恩来在世的时候,曾三番五次针对自己老房子的事情,和淮安县委“斗智斗勇”,他想要把老房子拆掉,幸亏淮安县委的坚持,才留住了这栋老房子。

周恩来的出生地

周恩来出生的老宅,是位于江苏省淮安驸马巷的一座老宅,这座房子是周恩来祖辈在1839年的时候,以两百六十两银子买下来的,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了周恩来一家人的老宅,后来就算是周恩来家族没落了,大家对这座老宅,依旧视如珍宝,始终将其好好保留下来。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这座老宅当中,当时的周家已经明显没落了,在周恩来出生不久后,他便因为叔父生病无后过继给了叔父,在叔父因病去世后,周恩来便和继母陈氏相依为命,后来陈氏去世后,周恩来靠着八婶母杨氏以及周围邻居的关心照顾,才逐渐成长到12岁。

也就是12岁那年,周恩来被远在东北的伯父接去东北生活了,从此以后,周恩来的生活环境才有了改善,在伯父的支持下,周恩来在东北得到学习深造的机会,后来又得到老师的赏识,送他去国外留学,促使周恩来学习了更多先进思想,这一切为周恩来后来的成就奠定了思想基础。

后来的事情,人们就都知道了,周恩来等人打响南昌起义之后,我军正式开始建成,靠着“枪杆子底下出政权”的指导思想,我党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最终赶走了日本人,打翻了蒋介石,在1949年成立新中国。

实际上周恩来在12岁离开淮安之后,就很少回家了,不过周恩来对老家的房子,还是一直有所牵挂的,他一直想要将其拆掉,防止被当地建成纪念馆,可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处理这件事情,自己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开始发生了。

王汝祥机智回答守住老宅

在周恩来离开淮安之后,虽然也曾很多次路过淮安,但是他始终没有回去老房子看一看,因为周恩来内心对“衣锦还乡”这种腐朽的旧社会思想是深恶痛绝的,他可不想这样做,所以淮安老宅在自己离开多年之后,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其实周恩来自己也不清楚,一直到1953年才恍然大悟。

建国之后,周恩来打算将当年照顾自己的八婶母杨氏接到北京生活,以尽孝心,等到杨氏到了北京之后,才和周恩来说了关于老家房子的事情,原来是当地政府打算把周恩来的老房子修建成纪念馆,当时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去他的老宅中参观。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周恩来非常不满意,因为前边我就说过,周恩来对那种“光耀门庭”的腐朽思想深恶痛绝,他喜欢的是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吃住都保持一致,自己坚决不能搞特殊化,也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特殊对待。

可以说淮安县委打算修缮周恩来老宅的想法,已经触及了周恩来的底线,所以在得知这件事情后,周恩来是比较生气的,当后来杨氏在北京不习惯,打算返回老家之际,周恩来就专门安排王雨波,叫他护送八婶母回淮安,同时向淮安县委转达自己对老宅的建议,周恩来认为,自己老宅可以公用,建成医院或者托儿所之类的都可以,但是绝对不允许建成纪念馆。

王雨波去到淮安之后,向淮安县委转达了周恩来的想法,对于这样的事情,淮安县委还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是好,经过大家开会商议之后,决定不能将周恩来老宅公用,而是打算将周恩来的八婶母杨氏等人接到老宅中去居住。

可是这个决定又面临着新的问题,那就是老宅已经长年未修,现在变得有些破烂,要是让人住进去,实在还是有些不够安全的,因此淮安县委再次陷入两难的境地中,再加上有很多见到周恩来老宅的人,都强烈建议县委对周恩来老宅进行修缮,因此淮安县委也是压力很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淮安县委还是打算顶住压力对周恩来的老宅进行修缮,可是很快这件事情就被周恩来知晓了。

1958年,在周恩来收到堂弟媳陶华的信件,得知自己老宅又被修缮之后,便立刻写信给淮安县委,叫他们不要再修缮自己的老宅,更不能建成纪念馆,要是老宅破旧了,那就直接拆除便可,要是淮安县委不接受自己的建议,自己将会一直写信给他们。

收到周恩来的来信之后,淮安县委更加为难了,在一个月后副县长王汝祥到北京做汇报工作之际,周恩来还要专门找他说一下老宅的事情,面对周恩来提出的将房子拆掉的建议,王汝祥说政府不能随意拆除房子,后来周恩来又说将其没收,王汝祥说城市没有搞土改,也没法没收,周恩来说为何要修缮老宅,王汝祥则说那是拥军优待,因为周恩来的侄子去当兵了,政府理应照顾其家属,看到房子破旧了修缮一下,是合乎规定的。

面对王汝祥机智的回答,周恩来明白自己拿他也没有办法,就再次强调说不可以将老宅建成纪念馆,王汝祥同意了周恩来的建议,并且一直遵守下去。

对老房子的三点指示

1960年,淮安县委书记刘秉衡到北京汇报工作,周恩来找到他,对老宅的事情再次说明一番,周恩来说叫淮安政府将老宅当成公用的,不管是建成学校还是工厂都可以,刘秉衡答应了周恩来的要求,回去之后就开始落实这件事情。

在县委开会商议之后,打算将周恩来的老宅作为公用和民用结合的用途,他们将一部分改成图书馆,让孩子们去看书,一部分则让附近需要的百姓去居住,这次这个做法,得到了周恩来的认可,他表示自己很满意。

1973年,随着老宅长年未修而变得破旧之后,县委打算重新对其进行修缮,并且还叫里边居住的住户搬出去,周恩来得知此事之后,专门打电话给出三个指示:一是不要让人参观老宅;二是不要把住在里边的居民搬家;三是不许继续维修周家老宅。

在周恩来的强烈要求下,淮安政府也没有办法继续对老宅进行修缮了,只能听周恩来的,继续将其当成公用和民用结合的房子,后来周恩来经常都会询问老房子的情况,得知没有人继续修缮老房子,周恩来也就放心了一些。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病逝世,在他去世一年后,很多华侨华人以及国际友人都去参观他的故居,看到老宅破旧不堪之后,很多人都捐款让县政府进行维修,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最终淮安县政府只能顺应民意,在1979年将周恩来的老宅修缮之后恢复了原样,1984年,邓小平亲自题写了“周恩来同志故居”的牌匾,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这幅牌匾。

结语

周恩来一生就是这样,始终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自己和人民放在一起,心系人民,坚决不愿意别人因为自己是总理就搞特殊对待,这样的精神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尊敬,也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感染了百姓,让百姓们永远铭记周恩来,所以对周恩来的老宅,就更加珍惜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当年提干后拒绝了女军官,娶了高... 1987年秋天,收音机里飘荡着《军港之夜》悠扬的旋律,我站在团部门外,双手攥紧了报告。 "李梦然,你...
原创 逃... 唐朝君王总结会,第一次总结了丹药给皇帝造成的伤害,今天,我们来汇总一下唐朝有哪些皇帝曾经逃离过京城,...
原创 隆... 隆裕太后生活优裕,又没有疾病,为何在清帝退位第二年就去世了? 1912年2月12日,随着《退位诏书》...
原创 史... 一提起史前文明,想必大部分人都十分感兴趣。而之前的许多发现也似乎都证明了在人类之前或许存在着更高级的...
原创 他... 2017年7月1日,逢卢沟桥事变80周年纪念日前夕,吉林大学为推广历史知识,特邀著名历史学家袁克勤进...
原创 山...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稳度日,是我国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世代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可是,十九世纪末期,连年不...
原创 金... 1949年10月24日,三野第10兵团发起了金门战役。然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却令人痛心疾首。9000余...
原创 若... 若刘禅死战不降,蜀国将发生3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可能提前退休! 公元263年,曹魏 大将军司马昭兵...
原创 孙... 国父孙中山无疑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最为光辉的一个人物,是他率先举起了建设新型社会的大旗,也是他历经沧桑...
原创 实... 历史上有著名的战国七雄的说法,这七个国家曾经也都是各领一时之风骚,每个国家都曾经风光过,当时随着时代...
原创 周... “这盛世,如你所愿”是中国人民对周总理的回答。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为我国做出了卓越的贡...
原创 历...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像个迷一样,福祸常在转瞬之间。有个名叫安的美国女子,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70年前的...
原创 邓... 邓小平烟瘾大,晚年被女儿“管制”戒烟笑说:我这个人不自由啊 1989年2月,上海虹桥宾馆。一个令人难...
原创 上... 1949年4月,在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解放后,解放军的脚步来到了上海地区。 上海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秦始皇和吕不韦的关系真如史书记... 关于秦始皇赢政的身世,最流行的说法是,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史记》、《资治通鉴》中都有始皇是吕不...
原创 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战争总是残酷的。我们看到战争让无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
原创 抗... 虽然,我们未曾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但在历史中早已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在抗日阶段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今...
原创 新...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才2个多月时间,毛泽东主席便应斯大林之邀,访问苏联。 不仅中国、苏联两国...
原创 日... 日本战国时代一般是指从1467年应仁之乱(応仁の乱)开始到1600年关原之战(関ケ原の戦い)长达13...
原创 同... 在封建社会,皇位象征着绝对的权力,而龙椅上的九五至尊身披的黄袍更是这权力的象征。无论是高贵的皇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