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诸葛亮、庞统、司马懿最为出众。诸葛亮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亮对刘备投桃报李,尽心尽力辅佐刘备,发展蜀汉势力,立志复兴汉朝。在正史中,诸葛亮的称号是卧龙,可见他的不凡。
在三国时期的人看来,诸葛亮智谋极其出众,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与他媲美。刘备得到诸葛亮后,蜀汉就迅速站稳脚跟,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势力。庞统的称号是凤雏。庞统本来在吴国担任谋士,却因为相貌问题,受到排挤,不受重视。
眼看自己的才华发挥不了,庞统就投靠了蜀汉,以便发挥自己的才能。庞统空有抱负,但是早逝,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庞统的寿命再长一些,说不定能够帮助蜀汉一统中原,恢复汉室江山。
在野史中,司马懿的称号是冢虎。司马懿的称号和诸葛亮、庞统的称号都不一样,龙凤不是人间之物,而老虎却是人间的生物。诸葛亮的“卧龙”就如同他本人一般,龙潜伏在人间,等待时机再出现。庞统的“凤雏”,也和他本人的性格相契合,智谋多,却好似初生凤凰一般,不通人情。
司马懿的“冢虎”也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合,隐忍、让人感到恐怖。诸葛亮、庞统、司马懿三人都是不世出的人杰。庞统由于过早去世,没能充分展现其才华,后人对他的才能,也只能够想象。诸葛亮担任丞相后,多次与司马懿交手。
诸葛亮毕竟不是神仙,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国力差距,他是抹不平的。曹魏占据北方,而蜀汉占据西南,在可耕种面积上,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尽管才智稍逊于诸葛亮,司马懿还是凭借曹魏的雄厚国力,战胜了诸葛亮,让诸葛亮无法北上。
司马懿被曹操认为有狼顾之相,但曹操自信能驾驭司马懿,没有太过于防备司马懿。一次,曹操梦到三匹马共同吃草。但曹操没有想到司马懿身上,而是想到了另一个姓马的人身上。司马懿擅长隐忍、伪装。这让曹丕对司马懿也十分信任。
与诸葛亮的事必躬亲不同,司马懿会放权给手下人做事。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工作量,避免像诸葛亮那样,过度操劳,最终去世的下场。跟诸葛亮、庞统相比,司马懿能忍,而且擅长养生。曹魏皇帝寿命较短,而司马懿熬死了三个曹魏皇帝,最终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取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