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在贞观朝六次罢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迪丽瓦拉
2025-06-10 19:33:20
0

萧瑀,字时文,唐朝初期宰相,是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为宋国公。他和别的宰相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在李世民的贞观朝曾六任宰相又被六罢宰相,在同一位皇帝手下六起六落,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萧瑀有什么本事让李世民六次拜相而又罢免呢?

如果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身份,萧瑀的身份绝对是第一等的。他出身于帝王之家是西梁梁明帝萧岿的第七子,还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不仅如此,独孤皇后还把她娘家的一个侄女嫁给了萧瑀,以加强西梁萧氏和隋皇室的关系,而恰巧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算起来萧瑀的妻子和李渊是姑舅表兄妹,也就是说,李世民要喊萧瑀一声表姑父。

如果各位以为萧瑀是靠着亲戚关系而坐上高官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萧瑀虽然是作为亡国之臣跟随他的哥哥西梁靖帝进入长安,得到姐夫杨广的保护,因为萧瑀有才华,又是萧皇后的亲弟弟,隋炀帝杨广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委以机要事务。萧瑀跟在杨广身边多年,可以说是隋炀帝看着他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两人关系很好。

然而萧瑀性格耿直刚烈,有些一根筋,常常劝谏隋炀帝不要骄奢淫逸,隋炀帝非常恼火,渐渐地疏远了他,在解除雁门之围后,君臣关系降到了冰点。在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北巡边塞,始毕可汗得知此事亲率大军想要奇袭杨广,被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暗中派人报给了隋炀帝,隋炀帝才赶入雁门城内,突厥大军包围雁门关,局势十分危机,萧瑀劝说隋炀帝赦免高丽来安抚军心,并用重赏来激励将士勤王。然而等突厥撤兵后,隋炀帝又后悔当初承诺不征讨高丽的事情,害怕萧瑀出来劝阻,把萧瑀贬官为河池太守,立即上任,自此,姐夫和小舅子关系断裂,不再联络。

李渊起兵后,攻占长安,因为李渊和萧瑀的亲戚关系,加上两人同在隋朝做官的时候关系很好,特意让李世民去召请萧瑀进京做官。萧瑀也很高兴啊,把河池兵马交给李世民,收拾行李进京了,李渊封萧瑀为户部尚书,封宋国公。

李渊建唐后,拜萧瑀为内史令,授予他裁决国事的权力,萧瑀也没有辜负李渊的信任,竭尽所能来帮助李渊处理国事。不仅如此,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争位的期间,李渊偏向于李建成,想要除去李世民,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力劝李渊立贤,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即位后,李渊时期的宰相只有萧瑀一个人还活跃在权力中心,最终六起六落甚至被贬出京。

萧瑀因为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屡次忤逆圣意,可以说六次罢官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萧瑀第一次被贬是因为李世民刚即位不久,萧瑀和郑叔达因为处理朝政的意见不合,上朝时当着李世民和百官的面争论不休,李世民几次都制止不住,一气之下罢免两人所有官职,闭门思过;第二次罢相是因为萧瑀让出使突厥的唐俭给避祸突厥的姐姐萧皇后带封家书,结果被人诬告私自通信于亡隋皇后。查明真相后萧瑀又复任宰相;第三次罢相是因为李靖虽然灭掉突厥,迎回萧皇后,可是却杀了隋皇室的义成公主,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萧皇后又少了一个亲人,这个亲人还是她的救命恩人,萧皇后特别悲痛,而和姐姐久别重逢的萧瑀却上奏弹劾李靖,自然别记恨萧瑀的人进言萧瑀弹劾李靖不当,唐太宗又一次罢免了萧瑀的宰相;后来的三次罢相也是因为萧瑀过于耿直,和同僚不合,多次顶撞李世民,忤逆圣意而被罢职。第六次罢相惹恼了李世民,李世民亲笔写下诏书罢免了萧瑀的相位和全部封爵,还把他贬出京城。

然而,谁也没想到,萧皇后得知萧瑀被贬出京城,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收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病不起,溘然离世。外放的萧瑀得知此事,已经七十四岁的他送走了最后一位同胞,意志消沉。虽然李世民恢复了他的宋国公的爵位又加了特进,可是萧瑀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在萧皇后去世三个月后病重离世。

萧瑀作为亡国皇室的直系后裔,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屹立于朝堂之上,虽然在唐朝时期,萧瑀的主要功绩和作用是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六次罢相,大起大落,却都是耿直刚正、不徇私情、严守法度而遭遇的屡次起罢,李世民对他是又爱又恨,虽然每每将其罢相,但也知道萧瑀是个有能力的骨鲠之臣,这才有他被贬不久就又启用的情况。而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且位列第九,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肯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自清朝入关以来,其一共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与我们最接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留给我们的依然有很多...
汝州市:山乡铜器队 敲出“新风... “我们村的铜器队这些年经常代表镇里参加全市春灯节期间的铜器大赛,还有镇里的一些企业开业、搞活动,都是...
原创 清... 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不单单与皇帝的治理天下的能力有关,还与朝代的官员有密切联系。清廉的官员,为国家,...
原创 梁... 《——【·前言·】——》 梁山好汉个个“义”字当头,可你知道在108将里,竟藏着一位“朝廷内奸”!他...
原创 慈...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把控朝政,但是她并没有为清朝的壮大做出过明显的贡献,反而是她的铺张浪费、好大喜奢加...
原创 川... 在民国初期这段时期,有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军阀,根本就不服从上面领导管理。当时的局面是非常混乱的,各个军...
原创 家... 在云南的一座典雅庭院里,任先生家中世代珍藏着一枚极具历史意义的中华民国十年造袁大头伍圆银币。这枚银币...
原创 古... 在古代,人们除了不断推进科技、知识以及自然进步的同时,也要推进人文的进步。在中国,有着世界上任何国家...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皇帝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其服饰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
原创 清... 曾赋皇都与帝都,若兹形胜古今无。金迁元复其久矣,明筑清修滋盛乎。——乾隆。 1912年,满清政府正式...
原创 “... 汉宣帝刘询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史称“孝宣中兴”。 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
“穷毕生精力研究一两个什么问题... 邓绍根 范长江(1909—1970年),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他只身前往我国西北部采访,在《大公报...
原创 汉...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早在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在这时候,局势就已经无法控制了。黄巾起义后...
原创 狄... 狄仁杰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福尔摩斯”,就是因为他断案如神,任何细小的证据都是他破案的关键,和西方的福尔...
原创 电...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努... 清太祖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这些儿子中有褚英、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多尔衮、多铎这些能征善战的人物...
原创 房... “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如果笔者要说这句话出自中国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义之口,大家相...
原创 农...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诸葛亮制造生产的木牛流马,不但在第四次出祁山中赢得了北伐战役的关键胜利,而且成为后...
原创 清... 这是一组清末时期的山东各地的老照片,这组老照片因为是后期上色,所以真实地还原了100多年前的山东人的...
原创 承... 在山西省太原市,闫先生珍藏着一枚承载着深厚家族情感的传家宝——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双旗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