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朝入关以来,其一共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与我们最接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留给我们的依然有很多的意难平。比如近代社会的割地赔款和腐败政策等。
有时候会想,如果当时的大清没那么软弱,中国人是不是就能少吃点苦。但历史已成定局,是无可挽回的,与我们有着相同心情的,整个大清估计也只有醇亲王载沣了。
只因为他的官职太过于特殊,所以看法也跟其他人不同。载沣就是大清最后一任摄政王,这个官职权利比皇帝还大,整个大清的历史之后也只有两个人担任过,另外一个便是多尔衮。
晋升之路
大清的前生便是后金,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之后便称帝建都,将国号改为大清,女真族也改称为满洲。他登基的时候,多尔衮还在少年时期,17岁那年他就跟着皇太极出征立下战功。
他们一路从北方草原打到了明朝的边境地区,与北京仅有一步之遥的距离。在外征战的成绩不错,但是他们内部势力分化却很严重,这也是努尔哈赤时代遗留下来的弊端。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统治下施行的政治体系跟中原地区很不同,他们甚至都没有完善的“立储制度”,虽然他尝试过很多次,但是都失败了,最后只提出了“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体系。
多尔衮就是因为这项制度的存在,年仅八岁的时候就得以进入参与国政的行列之中。这种制度看似对每个儿子都很公平,但实际上却削弱了汗位的权利,所以导致后期内部的诸多问题。
皇太极登基之后就立即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他初次尝试设立六部,即影响着大清后期发展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也是满清汉化的第一步。
多尔衮因为军功赫赫,在八旗当中获得了很多的支持,皇太极对他也是多加信任,于是便让他担任吏部的掌事。之后多尔衮又被册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六王的第三位,势力比之前的还有大很多。
而担任吏部总指挥这个职位也让多尔衮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吏部实际上相当于公司中的人事部,主要负责人事任免的。当时多尔衮向皇太极举荐过很多人都得到了升迁。
当时的多尔衮红极一时,不仅主宰着文臣武将们的升迁大事,就连王公贵胄的各种任命都要经过他的手操办才行。所以实际意义上,吏部虽然仅为某个部门,但却位列六部之首,可见多尔衮的权利之大。
新的制度会面临着很多的变革和整顿,多尔衮也在接管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得到锻炼。而他的身后也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势力范围,包括显赫的两白旗。
随着皇太极的意外死亡,谁继承皇位的事情也被提上了台面。由于他们并没有立储体系制度,
在
加上皇太极去世得很突然,所以谁都想出来分一杯羹。
当时有两股势力有着竞争的实力,一个是多尔衮,另一个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郡王阿达礼、贝子硕
讬
都劝多尔衮自立门户,可是两黄旗都希望豪格能够继位。
在双方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多尔衮想称帝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又不想将皇位拱手让给豪格。于是他们一群人聚集到了崇政殿开会,意图探讨出一个能和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最后双方商量出将年仅六岁的福临立为新帝,并同时宣布由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随后多尔衮便着手准备清军入关的事宜,恰逢此时李自成攻入了北京,明朝灭亡。
随后多尔衮一路开进山海关,在吴三桂的帮助下直捣北京城,李自成败逃路上被误杀,多尔衮带兵接连平定其他地方。一切准备就绪后,多尔衮将福临迎接进北京城登基为帝,同时他也晋升为摄政王。
所谓的摄政王就是代表年幼或者生病且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王代为处理国事的一种职位。在大清历史中,摄政王的权利甚至比君王还要大,正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最后一任
摄政王在大清政治场中除了多尔衮之外,也只有晚清时期的醇亲王载沣担任过了。他的身份比起多尔衮来说就更为特殊一点,因为他辅佐的皇帝正是自己的儿子溥仪,也是大清最后一任帝王。
载沣在满清其他亲王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不仅是慈禧的亲外甥,而且也是光绪帝的同胞兄弟,如果换做以前的话,必定又是个权倾朝野的实力派选手。
可是他生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大清的根基随着各种割地赔款还有八国联军的践踏已经被动摇了。此时的载沣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是很难做到的。
比如他也尝试着整顿过吏治,可是收效甚微。为了削弱集中在汉人手中的军队势力,他力挽狂澜罢黜袁世凯,不过当大清让人力不从心的时候,又是他亲手将政权交给了袁世凯。
载沣执政三年里,虽然励精图治,但他太害怕走错路了,以至于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倒是给人一种优柔寡断的感觉。他的弟弟都说载沣如果处在和平年代会有作为,奈何生不逢时。
就连他亲儿子溥仪都对他没什么好印象,说他胆小怕事,没办法担当大任,一点都没帮到自己。溥仪说出这话确实有些埋怨父亲的成分,不过大清的灭亡不是载沣一人可以承担的。
他也是被慈禧推上这个高位的,他的性情和能力都注定无法承担这份重任。所以辛亥革命以后,他便主动卸下重担回家养老去了。
不过载沣身居家中,但由于以前到欧洲留学过的经历,使得他能更加辩证地审时度势。大清的覆灭是他无力阻止的,他也明白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个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民族大义。
所以面对袁世凯和张勋复辟事件和溥仪成立伪满洲国甘当日本人走狗的时候,载沣主动与他们划清界限,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说明他真的是人间清醒。
结语
摄政王这个职位在大清是个特殊的存在,多尔衮应运时代的发展而担任这个重要职位并看着大清朝诞生,载沣又顺应时代的潮流以摄政王的身份历经大清朝的灭亡,正是历史轮回、天命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