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在大明王朝有个“毛青天”!
迪丽瓦拉
2025-06-10 21:02:56
0

无论如何,毛伯温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决与当权宦官和奸佞小人们划清界线,保持清廉品行,为后世敬仰。

他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被百姓称作“毛青天”;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旌表监察官员的牌坊——绣衣坊;大明皇帝曾亲自写诗为他出征平乱壮行:“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他就是毛伯温。

毛伯温(1482—1545),字汝厉,号东塘,今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从一名基层推官起步,最后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并曾忝掌一方军务。毛伯温工诗,有《毛襄懋集》《平南录》《东塘诗集》及《毛襄懋奏议》等著述遗世。

毛伯温画像。图源网络

初出仕途就获“毛青天”美誉

毛伯温出生在吉水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自幼跟随祖父和父亲在广西、湖南等地生活,从小便显示出异于常人的聪慧。正德三年(1508),毛伯温考中进士。次年,28岁的毛伯温走马上任仕途的第一站——绍兴府推官(司法官员)。

上任之初,毛伯温就立下了要清正廉洁做包青天这样好官的志向。凡经他手的案件,从不听一面之词,从不接受任何一方的礼物和请托,不受任何人的干扰或强权的压迫。口口相传,毛伯温很快就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百姓知道有个推官每每审理案件必详加查察,从不偏听偏信,重事实不刑讯逼供,讲法理不讲情面,且一定会让原告、被告双方都有机会申辩,双方都信服。因此,有冤屈的人都直接向他求诉,“毛青天”的美名因此在全郡传扬开来,百姓还编唱民谣来颂扬毛伯温“推官明如镜”。

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30岁的毛伯温奉旨行取郎中。也就是在这一年,文人高君茔有感于刘伯温的清廉品德,专门写下一卷《青天传》,以颂扬毛伯温“青天”形象,激励后人。

正德十年(1515),毛伯温三十四岁,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一次巡按福建时,发现左布政陈某是通过行贿手段才提拔为大理寺卿的,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毛伯温了解事实真相后便屡次上书弹劾他,最终左布政被罢官。

在监察御史任上,毛伯温体恤民情,查处那些巧立名目的税赋,废除各部门的无理摊派,从各个方面整顿制度,力主树立清正廉洁的官场作风。

建造旌表监察官员的牌坊绣衣坊

毛伯温升任御史后,先后巡按福建、河南等地。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期间,在湖南汝城主持修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旌表监察官员的牌坊——绣衣坊。

绣衣坊,位于汝城县城郊乡益道村范氏宗祠前的道路口,有“湖南第一坊”之称。门额右前款为: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等字样,左尾署为:桂阳县知县陈德本等字样。

绣衣坊是毛伯温领衔率领郴州和桂阳县(今汝城县)的一批地方官员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专门为监察御史范辂所建。

汝城绣衣坊。图源网络

因为一直秉持清廉品德和刚毅果敢、不畏强权的性格,毛伯温的仕途可谓一波三折。当然,他所遭受的波折与当时宦官当权的政坛局势有关。

无论如何,毛伯温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决与当权宦官和奸佞小人们划清界线,保持清廉品行,为后世敬仰。建造绣衣坊或许正是他愿天下清明心迹的一种寄托。

出征安南,皇帝为他赋诗壮行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这首堪称经典的《送毛伯温》壮行诗,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毛伯温出征安南前亲作,当时毛伯温五十八岁,嘉靖皇帝三十二岁。

嘉靖十八年(1539)七月,明朝附属国安南(越南)莫登庸再度进犯,占领钦州、四峒等地,引起朝廷文武百官恐慌和义愤,朝内征讨与招抚之争反复多次。

为江山社稷计,嘉靖皇帝痛下决心,决定派遣兵部尚书毛伯温统兵南征。挂帅出征时,皇帝亲斟御酒饯行,并赠诗一首。

毛伯温进士出身,之前也并没打过仗,但他气宇沉毅,“临事决机,不动声色”。受命讨伐安南一年多,毛伯温以“揖让”之策,一方面发起舆论战调动百姓力量,一方面调兵遣将对莫登庸等施压,内外兼攻,最后不费一刀一箭,不折一兵一卒,使安南臣服,边疆安定,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及政治才能,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也是历史上安南最后一次向中国称臣并附属于中国版图。

毛伯温平定安南后,嘉靖皇帝给予他特别的礼遇,分别加封毛伯温为“特进尔阶光禄大夫,勋柱国锡”;对毛伯温的妻子谢氏“兹特加赠为一品夫人”;对毛伯温的祖父毛超、父亲毛荣都“特加赠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对毛伯温的祖母、母亲都“特加赠为一品夫人”。

毛伯温还朝后,依然担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职,打理边关,修筑城墙,曾上防边二十四事,自身清正廉洁、浩然正气,军令为之一新。

病发而亡,追谥“襄懋”

嘉靖二十三年冬春之际,俺答连续进犯边界,但都被击退。当年秋,顺天巡抚朱方上奏,说秋防搞得差不多了,为了节省银子粮草,各地援边军马可以撤回。

总督西北军务的毛伯温表示同意,于是宣府、大同,以及居庸、紫荆、倒马三关据守的援军全部撤退。俺答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于这年的十月大举入侵,一路攻破多个县邑,致使京师告急。毛伯温等人匆忙调兵,赴畿辅驰援。

事后,兵科给事中戴梦桂、御史舒汀等人先后弹劾主事官员,怒气冲天的嘉靖皇帝便一道旨意,相关上奏及撤军的好多人获罪,毛伯温也被削职为民,被押至午门前,杖击八十,并发配戍边。

毛伯温随即前往北方戍边,第二年才回还,“疽发于背,卒”。

明穆宗即位后,为毛伯温恢复了官职,追谥他为“襄懋”,对毛伯温德政、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毛伯温后裔与丁震后裔五百年后的握手

毛伯温少年游学期间,与江西安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引发了一场丁震与毛伯温后裔五百年后的温情握手。

明弘治初,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主簿丁震,偶遇云游至其家落脚的少年毛伯温。丁震对毛伯温“一见深器”,留在府中,并供其读书三年。离开丁震家若干年后,毛伯温在惠州大司马任上,与丁震又在广东“按院”相遇,俩人以“宾礼之称”。

毛伯温离开广东后专门寻访过丁震,并给丁家赠送了匾额。毛伯温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后,为报答丁家的恩情,出资在丁震的老家安远丁家村建造了宏伟壮观的“鸦鹊巢”。

数百年来,“鸦鹊巢”一直是丁氏一族最重要的议事中心和活动场所,同时也成为一个文化教育中心。

毛伯温“知恩图报”的感人故事也被丁家人用来教导后人、鞭策后人,要以毛伯温为榜样,真诚待人、知恩图报。故事一讲就是五百多年。不仅如此,丁家人还把毛伯温的恩德写进了家谱,要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2009年3月9日,丁氏家族丁石金等一行七人组成“寻亲报恩团”,“遵祖训”带着丁家族谱,来到八都镇拜谒恩人故里,专程“报答毛伯温的恩情”。

一直以来对毛伯温在安远建鸦鹊巢毫不知情的八都毛氏后裔,看到养育毛伯温的大恩人丁震后裔远道而来,同样非常高兴。相距千里的两姓人决定结为“异姓兄弟”,举行了喜结“异姓兄弟”仪式,表示毛丁两姓兄弟要世代友好,互帮互助。

来源:当代江西

监制:段江婷

值班主任:王小燕

值班编辑:陈力

编校杨梅

帮忙点个,分享给更多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在一场战役中,师长决定要起义,可敌军的司令却喝酒为他庆祝,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要...
数万人打出9.4分,它比《长安... 如果说中国历史有一个“黄金时代”,那一定是唐朝。 最近看完电影《长安三万里》后,对唐史意犹未尽。 熬...
原创 刘...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在各个朝代的建立过程之中,都少不了优秀的谋士与骁勇善战的将领,这对...
原创 石... 先看一下石勒关于评价刘邦与刘秀的原文。 《晋书载记第五章》: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徐光曰...
出轨、家暴、潜规则,他算是彻底... 2025,内娱开年就不太平。 家暴、霸凌,漏税、炒作…… 短短一个月内,多位艺人接连「塌房」。 值...
原创 襄... 很简单,威震华夏之后,包围并全力攻打襄阳城,放弃樊城。 关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 在襄樊之战打成了消...
原创 姜... 三国时代,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短暂而又传奇的时代,这其中我们是能够看到很多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其中像诸葛亮...
原创 原... 雍正在清朝的历史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帝王,勤勉的程度堪称“拼命四郎”,现存的奏折就有上万件,有些奏折...
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 唐伟尧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住处的窑洞里,与黄炎培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谈话,给出了“...
原创 刘... 一个王朝的建立,除了皇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外,还需要文臣武将进行内外支持。所以在王朝开国初期,我们能看到...
美国个人所得税违宪争议:历史背... 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是美国联邦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但其历史并非一帆风顺。自19世纪末以来,个人所得...
温州两项重要文化遗产,写入人教... 温州两项重要文化遗产——温州博物馆馆藏的北宋泥活字佛经残页与朔门古港遗址,成功入选2025年人教版七...
胡定欣首晒与男友合照:亲爱的,... 搜狐娱乐讯 自从胡定欣去年承认恋情后,一直未公开男友身份,在元宵节当天,她晒出与男友的滑雪照秀恩爱,...
原创 术... 每一个朝代更替都必将有着无数腥风血雨作为代价,但同时也是一个才人辈出的时期,除了那些金刀铁马浴血沙场...
原创 东...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那么同属三国的东吴有哪些猛将呢...
原创 金... 首先声明,杨角风既不是明粉,也不是清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通过换种视角的看似胡说八道的方式,讲一些自己...
原创 皖... 穿越历史的烟尘,英雄突围的峥嵘岁月! 开篇引爆:1941年,英雄魂断生死绝境! 1941年1月4日...
原创 古... 作为四大名之一的《三国演义》,相信很多朋友都已通读多遍了。由于其名气之大,早已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所...
原创 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基础便在于最底层的百姓。身为一个王朝的领导人想要坐稳自己...
【审计动态】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审计画卷 春节期间,我有幸参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国审计博物馆,自驾900公里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