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的后事,傍晚嘴里含上了夜明珠
迪丽瓦拉
2025-06-10 21:03:53
0

"寡计难全混乱世,当敌犹顾朝夕欢。是非纷纭功与过,多才堪伤误家国。"

后世对于她的评价总是带着尊敬又带着愤恨。她是中国千年历史中为数不多曾沾染过权利最顶端的女人,有人赞扬她,说她帮助中国开启了近现代工业化,并重用张之洞等洋务运动新派臣子;有人批评她,说她擅自挪用军队公款,导致战争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后割地赔款。

但无论如何她都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去世时也轰动了整个世界。那么这样位高权重之人离世时又发生了什么呢?

立洋务,反鸦片

她就是慈禧太后。关于慈禧的生平用尽万字都无法叙述清楚,但也许能从关于她的几件事中了解慈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也能明白为什么历史对于她会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度。

慈禧一生曾领导过两次改革,领导的洋务运动是想从物质方面改变大清局势,清末的新政想要从体制上清理大清的蛀虫。

首先慈禧暗中支持洋务运动,模仿西方的工业化生产,从西方大量的引进18世纪以后的科学成果,翻译大量的外文文献,之后又培养留洋学生,开始向西方学习。

她还与李鸿章开办工厂,开启了日后近代化工业的道路。手工业向近代业的转化是重要的。最终的洋务运动没能让大清活过来,但它开拓了百姓和朝臣的眼界,给予了民族企业生命,为抵挡外国暴力式经济侵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育永远是国家前进的源动力。慈禧又将美国的退款用在清华园内修建清华学堂,利用剩下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等学校。慈禧太后不光主张兴办女学还提倡废除近六百年的缠小脚习惯。

慈禧对于鸦片是深恶痛绝的,慈禧在废除令中写道:"自从鸦片在中国流通起来,每个吸食的人都耗费时间、失去工作、生病并且变卖家产。十多年来每日都这样,国人的体质逐渐贫弱,实在是祸害已久。现在应该让聚集整个国人的力量将鸦片赶出中国,要在十年的时间内将洋垃圾赶出国内"

人们应该学习这种"亮剑"精神:如果打不过可以输,但一定要是输在战场上,未战而先胆怯,这不是国家该有的骨气。倘若没有战争,在面对任何挑战时也是这样,过多的犹豫与忍让会让人丧失掉精气神,大概率做事做不成功。

这场鸦片战争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对于鸦片的抵制代表了中华民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有骨气的战士。这场改革是惨痛的,中国在此之后面对世界列强的分割,但慈禧依然彰显了东方人的骨气,表现出了态度。

极致奢侈:

历史就像一枚硬币,总是有着正反两面。慈禧无疑为中国做出了贡献,但慈禧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多。庚子年事变之后清政府要面临着辛丑条约的赔款,可慈禧却丝毫没有收敛自己的奢靡之风。

慈禧不喜欢熏香,为了闻新鲜的水果清香,慈禧要求常年在宫中要放几十个大缸,一缸里面装着十几斤的水果,一年少说要白白腐烂掉几万斤的水果。

她对于吃要求极高,比如吃豆芽,就要派专人一根一根的摘豆芽,豆芽上的须子全都得摘掉还不能弄断本身。这么有"牌面"的老太后,一天的生活费就要4万两白银,在这种情况下,海军哪里能弄来钱添置新军舰呢?

中国的皇族与外国的贵族都代表了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奢侈,但无论怎样当面对战争时,应该把国家大义与民族存亡放在第一位,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作为领导人的慈禧真的是糊涂。

老太后生前要享用这帝国最奢侈的资源,死后更恨不得要将所有的稀世珍宝全部收入她的墓内,单说棺内铺垫的金丝织宝珠锦褥就有7寸后,镶有珍珠12604枚,没有看错就是镶满了一万多枚珍珠,光五分重的珍珠就有2400粒。

在战争连年爆发的贫困的大清王朝里,执政者却依然有着这么奢侈的作风,对慈禧的评价又怎么会好呢?

安然离世,看淡生死:

生前经历的越多,对于死亡就越没有恐惧。无论慈禧在历史这本长卷中留下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慈禧终究还是普通人,她也终将有去世的那一天。那么如此位高权重的人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天呢?

1908年11月15日的清晨,慈禧依然在宫中劳作,因为她要处理前一天光绪帝驾崩的事项,慈禧明白光绪的一生受尽自己的囚禁与压迫,也明白自己丧尽天良命不久矣,于是要快速处理好皇帝驾崩的身后事,以免发生政变。

慈禧立溥仪为皇帝,载沣为摄政王。在规定了诸多事宜后,慈禧留下遗言道:"女人不能再参与朝政,如果再犯需要严加限制。更需要严防太监参与朝政,严防明末的事情再犯。"

说完就吩咐太监把夜明珠放在自己的口中,后世猜测慈禧迷信,害怕受尽自己折磨的光绪会化成厉鬼前来折磨自己,留这颗夜明珠可以辟邪。

这颗夜明珠也是大有来头,据盗墓者孙殿英形容道:"慈禧口中含着的这枚夜明珠,一颗圆球可以分成两份,分开的时候透明无光,但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散发出绿色的冷光,这枚夜光珠发出的光可在深夜照亮百米外的头发。"

"更神奇的是夜光珠似乎可以保护尸体终年不会腐坏,劈开棺材后慈禧老佛爷就像睡着了一样。"至于这枚夜明珠的材质与去向,已经没有人知道,据传言都是流传到了海外,被神秘买家收藏。

纵观慈禧的一生,她是一个具有着政治天赋和强硬手腕的旧时代国家的统治者,倘若时代依旧如此,慈禧会和前朝的皇帝一样,即使不享有盛名,但也不至于受到抨击。

可慈禧面对的是世界飞速发展的十九世纪,她所代表的腐朽的统治阶级是注定失败的。

面对战争的慈禧无疑是失败的,我军在对法战争取得巨大优势时,慈禧选择撤兵,以求和的方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往后慈禧又做出了无数的错误选择、签订了无数的不平等条约。

但人们很难将所有的败因归咎在她的身上,因为她毕竟是一个不曾接受教育的女人,在深宫大院中也不曾看见过海上舰船的威力。慈禧在周围都是保守党的情况下却依然能支持新派的洋务运动。

人永远不能脱离她的时代去评判,绝不能仅看功过评善恶。一个人的形象是复杂的,就像一块水晶一样,是由无数个面形成的,人们无法仅从一个角度就能定夺一个人的好坏。

也许那个人只是对一个人做出伤害的行为,但他对别人都是用最大的善意关怀。每个人出生的背景,长大的环境不同,在看待每个人时,都应多包含善意地想一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谈起中国近代史,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绝对绕不开的重要转折点,这场历时两年的战略大转移是世界历史上前...
原创 周... 每逢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庆招待会上欢聚一堂,共庆国庆佳节的到来。而从新中国...
原创 史... 对许多人而言,《山海经》或许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籍,类似于四书五经那样充满了古老言辞的历史书籍。但是...
封建王朝最牛的皇帝:出身草根,... 汉高祖刘邦,此人一生可谓是精彩纷呈,民间人物评价有好有坏,史学家们也对其褒贬不一。他的个人品德,一言...
原创 红... 1927年,为了保留革命星火,反抗反对派的迫害,我党在多地筹划武装起义,最著名的当属三大起义,但无论...
七十年代宣传画:展现老百姓日常...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宣传画。这是一组表现老百...
原创 4... #深度好文计划#历史长河,英才辈出,军事家们因德才兼备而名垂青史。他们不仅战功赫赫,更以高尚品德、精...
原创 心... 汉光武帝刘秀杀大儒欧阳歙的事情,还真是让人挺意外的,毕竟他平时可是宅心仁厚的好君王啊。 可到了东汉建...
原创 东... “明章之治”指的是,东汉光武中兴之后,由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的“大治”景象。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章之...
原创 孙... 引言 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遇刺,身受重伤。作为东吴基业的奠基人,孙策明知大限将至,却没有将大权...
一个镂空的罐子里,升起山西特有... 晋地宝藏·神奇文物在这里 文物, 记录过去,映照当下。 山西是文物大省, 除大量不可移动文物, 各博...
原创 三... 标题:三国中,真正称得上军师的都有谁?郭嘉在其列而诸葛亮却不在其中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
原创 许... 传奇将军许世友:战场之外的爱情与遗憾在中国革命史上,许世友将军的名字如同星辰,璀璨夺目。然而,除了战...
叶利钦为何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这不仅意味着冷战的结束,更预示着全球力量对比的重大转折。 在分析...
原创 四... 1948年4月8日,延安的机场周边一派热闹的景象。 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在等待一架航班的到来,因为航...
原创 不... 清朝时期的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沉淀和文化遗迹的古都。在那个时代的北京城中,充斥着独特的景观和日常生活...
原创 “... 提起“黄埔三杰”,大家都知道是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三人,还有一句流传广泛的顺口溜,叫“蒋先云的笔,贺...
原创 谜... 薄薄几本史书,背负着几千年的光阴故事,能记下多少人、多少事?答案显然是有限的。 能被史书提笔记录的,...
原创 史... 他是一个悲壮的人物,一个神话中的传奇,一位打破了常规的英雄。他是华夏历史上最英勇的武将之一。在他的时...
原创 太... 太平天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将领之一就是翼王石达开。然而,在1863年6月25日,经历大渡河战败的石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