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内阁首辅高拱,为何万历皇帝刚登基,就被贬为庶民?
迪丽瓦拉
2025-06-11 11:33:17
0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好像适用于任何人。虽然人的出身各有不同,但是最终的命运都跟性格息息相关。尤其像高拱这样脾气暴躁之人,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高拱一路摸爬滚打,成为隆庆年间的内阁首辅。隆庆皇帝驾崩后,他本是托孤大臣,结果新皇刚刚登基七天,就被迫卸甲归田,自此退出了明朝的权力中心。

高拱是河南新郑人,出身于官宦世家。虽然在少年时期在当地非常出名,但是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历经13年,终于在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被选为进士,并且成为庶吉士。

众所周知,明朝自洪武年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就取消了宰相制度。后来朱棣登基之后,创立了内阁。其实内阁就是宰相的变形,从个人变成团队。

庶吉士是明朝内阁成员的主要来源,所以成为庶吉士的高拱,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后来,高拱入裕王府,成为皇三子朱载坖的老师。当时裕王的处境可以用非常艰难来形容,因为嘉靖皇帝痴迷于道教,又不喜欢这个儿子,朝政大权又由支持皇四子景王的严嵩把持。

裕王性格懦弱,为人处世上经常忍气吞声。高拱却是一个暴脾气,经常替裕王打抱不平。裕王的生母去世得早,得到的父爱又少得可怜。因此高拱顺理成章地成为裕王精神上的支柱,如兄如父。

高拱入裕王府长达九年,这期间的患难经历,让裕王登基后对高拱的信任一直有别于普通臣子

公元1566年,内阁首辅徐阶举荐高拱入阁,拜文渊阁大学士。虽然徐阶对高拱有提携之恩,但是高拱刚烈执拗的性格,让徐阶深

很快就有一个人跳出来弹劾高拱,便是言官胡应嘉。

明朝的言官,都以“文死谏”为荣。言官的工作就是监察朝臣,他们权力就是可以捕风捉影的随意弹劾任何官员。

胡应嘉在言官中是一个厉害角色,曾经将好几个三品大员弹劾成功。其中有一个人就是高拱的儿女亲家,高拱入阁之后,胡应嘉内心非常害怕高拱打击报复自己。

当他察觉到徐阶和高拱之间的矛盾时,决定先发制人弹劾高拱。高拱脾气虽然是暴躁,但是办差从来不含糊。功夫不负有心人,胡应嘉还是抓到高拱的一个小把柄,上奏弹劾高拱。

高拱是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当然不会为了一点小过错就处理高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高拱可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于是高拱马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抓住胡应嘉的一个把柄,直接贬为庶民。

徐阶知道这件事后,跟高拱大吵一架,内阁大臣之间矛盾是常有的,但是大吵大闹的却很少见。

于是很多言官,纷纷站队徐阶和胡应嘉。言官们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一起联名弹劾高拱。

此时刚好赶上京官每六年一次的述职。述职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表彰自己功绩,而是自我批评。而且这个述职报告是公开透明的,如果你自己漏掉了哪一桩错事,那么就有别人替你回忆过错,这就叫“拾遗”。

想帮助高拱拾遗的人太多了。面对如此不堪的境遇,高拱在京城是呆不下去了,不得不辞官回乡。隆庆帝舍不得自己的老师,就让高拱来一个不限期限的带薪休假。

隆庆二年内阁首辅徐阶告老还乡,内阁堪当大任的人变少,因此高拱又被请回京城,很快就成为内阁首辅。

高拱和隆庆皇帝关系密切,得了皇帝全部的信任。因此高拱的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高拱人生的巅峰。

高拱的确是一个实干家,朝政业绩斐然。脾气秉性不但没有收敛,反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高拱本身又是一个对政治上有所追求之人,于是将手伸向司礼监。

内阁属于外臣,司礼监是太监主事属于内臣。有一个叫冯保的太监,非常有才华,按照资历怎么也该轮上他来做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拱却瞧不上冯保,三番五次地阻挠冯保上位,因此冯保一直对高拱怀恨在心。

隆庆6年朱载坖驾崩,太子朱翊钧即位,也就是万历皇帝。

冯保和万历皇帝的关系非常好,万历皇帝亲切地称冯保为“冯大伴”,不仅如此,万历皇帝的生母李氏非常喜欢冯保,所以在李太后的扶持下,冯保很快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

高拱看不惯冯保,冯保也看不惯高拱,都想将彼此赶出朝政。高拱想到张居正跟自己的私交不错,便想找张居正一起对付冯保。然而高拱并不知道,张居正和冯保的关系非常好,冯保还为张居正穿线搭桥,取得了李太后的信任。

所以张居正是不可能跟着高拱一起对付冯保。而冯保仗着太后和皇帝宠爱,马上对高拱下手。

冯保很快就抓到了高拱的把柄。高拱在内阁说过一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结果冯保将这句话改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说给李太后听。李太后知道后大惊高拱有不臣之心,于是在万历皇帝登基的第七天,一道诏书就将高拱贬为庶民,遣送回籍。

高拱接到诏书后除了惊慌就是诧异,纵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心,也于事无补,回到老家新郑生活了将近6年的光景后去世。

高拱一路升级打怪,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正常来说高拱这样的性格,是很难在仕途上有这样的高度。而高拱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一方面是高拱个人能力的确很强,另一方面就是他跟对了人,他的学生隆庆皇帝。

而高拱的结局也是早已注定的,在朝为官不懂得和同僚相处之道,性格又咄咄逼人,树敌颇多。他的靠山隆庆皇帝驾崩,他的仕途也就画上了句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的太子与叔辈亲王,权力博弈中的礼制探微 在中国古代的皇权社会中,礼仪制度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原创 把... 把刘邦、曹操、朱温、朱元璋这四个腹黑流氓关在一间密室里,四人武力值相同,只准一个人活着出去,谁会被最...
原创 他... 一提到清朝末代的皇帝大家估计第一想到的是溥仪,不过说实话这个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这是事实啊。但是我们今天...
原创 曹... 各位看官在欣赏了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军师联盟》后,一定会对于和伟饰演的曹操与大黑牛版曹丕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创 从... ⊙罗斯福夫人说宋美龄“谈起民主头头是道,其实根本不知何谓民主”。她在回忆录中说:有一次白宫晚宴,谈到...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除了英雄们之外,美女“貂蝉”也是充满传奇,她的故事也被单独拉...
原创 历... 萧何、韩信和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三人追随刘邦多年,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功劳之大,已经盖过刘邦身上...
原创 封... 封神里的纣王,他也只能称得上人王,而不能称之为人皇。 一,纣王的老祖宗,轩辕黄帝还待在火云洞,他是天...
李湘忱:从杏林到战场,一生践行... 来源:前沿观注 在近代中国医药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动荡的清末、热血的革命岁月以及新...
原创 传... 前言 一个暴戾的君王主政会得到什么?历史上的帝辛会给出最完美的答案,说到暴君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
原创 有... 这个问题似乎根本就不用讨论,当然是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且慢回答,在谜团重重的金字塔中任何问题都不应...
原创 历...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涌现出很多实力一流的带兵武将,不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指挥才能,他们都是数一数二的好手。...
原创 2... 我们都知道,在苏联还没有解体之前,它属于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或者是军事方面,都属于相当了不...
原创 皇... 清朝众多皇帝之中,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康乾雍这三位帝王。康熙皇帝不必多说,文治武功之下,清朝国力不...
原创 诸... 前言: 诸葛亮一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以及蜀汉江山,可谓是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的就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
原创 明... 明代嘉靖年间,在山东某地有一户读书人,其祖上在朝廷的吏部做过员外郎,收到过不少的的灰色收入,他把这些...
原创 6... “劳动最光荣。”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城市中的有关就业问题,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条件...
原创 为...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讨论中国对他们的国名翻译问题。他们觉得现在中国使用的“韩国”...
原创 三... 三国中排名前五的蜀汉大将:赵云仅能垫底,他排在第一无人敢不服 三国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大英雄,他们论才干...
原创 宋... 理解今日中国的形成,关键在于两晋和两宋。 两晋,是我国从秦汉到隋唐的桥梁,理清这一段历史,便能明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