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城市中的有关就业问题,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条件,会下放那些掌握了一定知识的青年人。
虽说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被下放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初中学历或者高中学历,但在那些教育普及程度低的地方,这些人完全可以算是“知识分子”。
而这些“下乡知青”去到农村之后,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提及此就不得不说到比现在明星还要火的女知青邢燕子,那么你知道她现在怎样了么?
知青燕子
据悉邢燕子原名邢秀英,于1941年出生于北京,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家庭条件很好。在父母的支持下,邢燕子考上了巴庄子中学。
彼时国家一直在号召知青下乡,燕子在中学毕业后,并未听从父母以及朋友的建议去县城找工作,她只想扎根农村,与此同时还能照顾自己独自生活在农村的爷爷。
下乡生活
来到农村之后,邢燕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适应了农村生活。她当时注意到村子里缺乏男性劳动力,于是她主动在村里组织开办了幼儿园。
然后将那些不用再围着孩子转的妇女集中在一起,成立了“燕子突击队”。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开始按时劳作,彼时中国因为天灾的缘故,很多百姓都被迫忍受饥饿。
相比于这些地方而言,燕子所在的村子却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她带领着自己的“燕子突击队”,开垦了高达560亩的荒地,村子的粮食产量每年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等到了冬天以后,燕子又会带领妇女们干些别的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
名响全国
1960年8月15日,《河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邢燕子大办农业》,而后《人民日报》也发表了有关于邢燕子的采访以及社论。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邢燕子就火遍了全国。此后郭沫若也就邢燕子的事迹和诗一首,这使得邢燕子成为了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1964年12月20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邢燕子受到中央邀请,以先进典型的身份出席会议,并且还直接担任了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会议开始前,毛主席、刘少奇副主席以及周总理等人还亲自接见了燕子。
从这一次与会之后,邢燕子连续多届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在一些会议上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
邢燕子的出现对当时的“知青下乡”和“农村建设”非常有利,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情况,毛主席和周总理也多次接见过她。
如今
据悉在2001年的时候,邢燕子正式退休,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不过在提到自己的丈夫以及孩子时,邢燕子却表示非常愧疚。
她没有退休之前,工作非常忙碌,这就导致丈夫只能一个人照顾孩子,而且丈夫还有心绞痛的毛病,但自己却没有及时关注到。
现如今邢燕子早已淡去了曾经的光荣,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老伴相携上街,溜达聊天。
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照顾丈夫,如今好不容易退休了,她希望自己能够和老伴好好地生活几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