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标死后,朱元璋如果舍弃建文帝,传位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迪丽瓦拉
2025-06-14 02:34:43
0

明朝时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要属朱棣谋朝篡位抢夺侄子朱允炆皇位这个话题了。之所以这个话题受到人们关注,或许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朱元璋如果不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帝,而是立朱允熥为皇帝的话,那么历史上多半就不会发生朱棣谋朝篡位的故事了。可是为什么朱元璋非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呢?

朱元璋在登基之前,就已经有了培养皇帝继承人的心思,按照古时候皇位继承人的要求来看,嫡长子朱标,就十分符合条件。而且朱标也没有令朱元璋失望,他在后来的表现中,不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相当优秀。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标的皇太子之位,一直都做得很稳,也没有人敢和他抢夺,就算是朱棣这样的狠角色,在哥哥朱标活着的时候,也从来不敢心生夺取皇太子位置的想法。然而天命不可测,朱标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但他却英年早逝了。

朱标去世那年,朱元璋已经六十四岁,这在古代已经属于高龄,朱标的去世彻底打乱了朱元璋之前所有的计划。朱元璋为了给朱标继位做铺垫,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太子党政权,结果朱标一死,自己的心血全都白费。

皇太子已死,自己也年事已高,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当务之急是赶紧再找一个皇位继承人。可是如果重新找一个皇位继承人,就意味着要重新培养一个新的太子党政权,朱元璋深深的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这份精力,因此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朱元璋不得不继续使用已经建立好的太子党政权,进而,导致了朱元璋不可能选择朱标一脉之外的人来做皇位继承人。所以朱允炆能上位,与他老爹朱标的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可是,这就会生出另一个问题,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不难发现,朱允炆并不是朱标的嫡长子,朱彪的嫡长子是朱允熥,论能力,朱允熥比朱允炆强了不知道多少,论背景,朱允熥的家族背景也比朱允炆要大得多。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朱允炆而不是朱允熥做皇位继承人呢?

要来讨论为什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而不选择朱允熥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朱允熥的家庭背景。

朱允熥的母亲是太子妃常氏,她的身份可是大有来头,她是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女儿,常遇春除了这个女儿之外,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郑国公和开国公。除此之外,常遇春还有一个小舅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蓝玉,俩人关系融洽,仿佛一家人一般。由此可见,朱允熥比起朱允炆来说,应该更适合做皇帝。

可是朱元璋并不这么想,在朱元璋看来,皇位稳不稳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打下的大明江山,不能落入到其他姓氏的人手里。如果把朱允熥选为皇太子,那么依照朱允熥的性格来看,他很有可能会在治理国事方面听取常遇春的建议,按照常遇春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就太简单了,到时候明面上大明王朝属于朱家的天下,实际上,真正的控制者却是常家,这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以朱元璋绝对不会选择朱宇通做皇位继承人。反观朱允炆,他的母亲是吕氏,吕氏虽然是太常寺卿之家,但吕氏的父亲吕本,却没有别的儿子,而吕本也早就病逝了。如果朱允炆做了皇帝,在朱元璋看来,到时候绝对不会有任何亲戚来影响他做决策,这就意味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的天下。所以朱元璋才选择了朱允炆没有选择朱允熥。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清楚朱棣的野心,因此朱棣被封的领地在河北,属于偏远地界。这其中也有打压朱棣野心的想法。不过尽管如此,朱棣在北方地界依然混得风生水起,他曾经先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征战安南,他的士兵凶悍顽强,另北方各国都心生恐惧。

朱棣的前半生一直都在战场上厮杀,除了朱元璋能够镇住他以外,朝廷之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和他比肩。因此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的时候,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之一,心里自然不满,等到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的野心就彻底释放了出来。

在外人看来,朱棣之所以谋朝篡位,是因为朱允炆颁布的削藩令,损害到了朱棣的利益,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过是朱棣为了名正言顺的谋朝篡位,随便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假如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做皇帝,而是选择了朱允熥,那么朱棣还会造反吗?或者说还会造反成功吗?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朱棣造反且成功,核心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他有做皇帝的野心,其次是,他有造反的能力。文章前面已经介绍过,朱允炆没有家世背景,即便做了皇帝也没有太多人给他撑腰,所以朱棣才敢于造反,才能造反成功。

而假如做皇帝的是朱允熥,有常遇春,蓝玉这样的人物存在,朱棣的实力就显得不够看了,拿蓝玉来说,他一生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论打仗他没有怕过谁,更何况常遇春乃明朝开国名将,在朱棣还籍籍无名的时候,常遇春就已经带兵打仗纵横天下了。

所以在常遇春面前,朱棣恐怕连造反的想法都不敢有。再加上郑国公常茂和开国公常昇,就算给朱棣十个脑袋,他也不敢动心思。

朱元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没能判断出当时的局势,错误的以为朱允炆能够坐稳皇帝位置,害的朱允炆被赶了出去,国家差点动乱。如果朱元璋当初真的选择朱允熥做皇帝,那么或许明朝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历史上恐怕再也不会有靖康之难这样的事情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
稳步提升“含科量”,光大银行多... 自东吴起,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串联起了长江中下游的发展;隋唐时期,扬州因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而繁盛一时,...
原创 太... 在太原车来人往的五一广场区域,你能看到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与古代建筑青砖琉璃瓦交相辉映的胜景,古代的...
原创 雍... 文|智慧古人之光 编辑|智慧古人之光 关注我,让你从此告别霉运,好运连连!点赞评论,更有机会获得独家...
原创 张... “ 断不能让此人进入东北,我儿张学良不是他的对手。 ”这是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弥留之际留下的...
原创 大... 传说中,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中,大禹为了治水,化身为熊,拱开一座座山峰,疏导了汹涌的水...
原创 抗... 在历史的长河中,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充满悲壮与雄心的时期,日本这个国土狭小、资源有限的国家为...
原创 重... 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唐朝在政治和军事上得到巨大发展,领土面积也达到巅峰。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名臣将相,他...
原创 苏... 情报组织历来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谈起情报机构,人们可能都知道美国的中情局非常地厉害,殊不知曾有这样一个...
原创 1...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个传奇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原本李鸿章作为一个小小的编修,或许一生都不会有机会成为...
原创 遵... 王稼祥的这一票,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贵”的一票, 它深深地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寒...
原创 非... 皇帝还需要帮人修车打工? 没错,来自非洲一个名为霍霍埃城镇地方的领袖塞法斯·班萨, 白天在德国一个修...
原创 外... 在中国近代史上,掠夺中国土地最多的,是沙皇俄国。要知道,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华帝国和沙俄之间有着漫长...
原创 李... 前言 1965年7月18日的清晨,一架由卡拉奇国际机场起飞的波音707客机,迎着朝阳飞翔在祖国南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