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一清媲美姚崇,却被张璁等联合嘉靖皇帝算计,成为大礼议牺牲品
迪丽瓦拉
2025-06-14 05:03:01
0

杨一清史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与唐朝的名相姚崇相当。弘治以来,他曾多次担任陕西一带的巡抚、三边总制,督理军政。正德年间他又出任过内阁大学士。杨一清的从政经验十分丰富,又长于谋略,大宦官刘瑾就是在他的策划下败亡的。杨一清的官场阅历按理说不是嘉靖朝的新贵张璁、桂萼等可比,可是杨一清却上了张璁等的当,最终不仅首辅之位丢了,还被其陷害至死。

嘉靖皇帝朱厚熜入京承继帝位后,围绕其皇统的继承问题展开了讨论,因之而出现了明朝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礼制改革,史称此次礼制讨论为“大礼议”。大礼议发生之后,杨一清正在致仕家居。他虽然致仕,但是却并没有对朝廷大事完全不理不睬。

当他看到张璁关于皇统继承的议论奏疏时,不禁拍手称快。他对左右之人赞扬道:“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张璁在他眼中竟然比圣人都要圣人。由此可见,他是部分支持议礼一派的。他还极力催促席书这一议礼新贵赶紧前往北京,应嘉靖皇帝之召见,早定大议。席书到达北京之后,跟张璁、桂萼等将杨一清的态度和对张璁的赞赏复述了一遍,张璁等对杨一清的表现颇为满意。此时,他们便想着将其引至内阁,利用杨一清元老重臣的身份,为自己这一方谋取利益。

当时内阁首辅是费宏。费宏也是一位正德年间的老臣。他的态度与杨一清正好相反。他对嘉靖皇帝想要为自己父亲争得名分的做法非常不满,更是认为都是张璁、桂萼这些人为了获得权力从中挑拨离间。所以他对张璁等人从没有好脸色,凡是有讨论都是反着来,两者斗得不可开交。张璁、桂萼等在嘉靖皇帝面前说费宏收受郎中陈九川的钱财。费宏则上疏怒斥他们天天无事生非,觊觎首辅之位。其奏疏中称:“不与经筵讲官则怨,不与修献皇帝实录则怨,不为两京乡试考官则怨,不为教习则又怨。”尽管他说得很严重,但是嘉靖皇帝毕竟还是站在张璁等人一方,费宏最后只有被迫致仕、远离中枢的分。

在这个旧首辅被撵走的当口,新首辅的任命就成了嘉靖皇帝及张璁等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当时朝中旧有势力还是比较大,张璁等议礼新贵如果猝然被任命为首辅,必然会遭到非常大的阻力。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新首辅既能让陈旧势力阅服,又不会成为嘉靖新政的阻力。这样一来,新首辅的人选已经呼之欲出了。杨一清无疑是最佳人选。张璁等人将杨一清的情况报告给嘉靖皇帝后,他的首辅任命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杨一清是因为张璁等人成为内阁首辅的,所以他对他们非常感激。他没有因自己是老臣就自矜身份,而是倾心与张璁等人交往。他本以为双方这种相互往来,相互支持,会让他们形成结实的联盟,没想到他却成了内阁争斗的牺牲品。

杨一清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张璁随即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张璁虽然不是内阁首辅,但是明世宗非常信任他,大事小情都与张璁商议。反而杨一清这个内阁首辅被晾在了一边。其实杨一清本应该清楚的,他的任命本身就是一个过渡,张璁才是嘉靖最为宠信的大臣。可能老臣总是有脾气的,他没有安于天命,而是对这样的情况非常不满。就这样双方发生了矛盾,而且越来越激化。张璁认为自己对杨一清有恩,且凭借嘉靖的宠信不将其放在眼中,而杨一清又认为他们目中无人。两者毕竟不是真正完全站在一个利益线上的。

当时一锦衣卫官员聂能迁上疏弹劾张璁,张璁勃然大怒,想要将其置于死地。而杨一清却不答应,认为这种弹劾大臣的事很正常,罪不至死。积累日久的矛盾就这样爆发了。

张璁向嘉靖皇帝进谗言,诋毁杨一清。而杨一清又上疏辩解。杨一清毕竟是老臣,嘉靖皇帝也不能做得太过,于是为双方调解。但是调解无望,双方越加仇视对方。最终,杨一清终究还是不敌张璁等人,被迫致仕归家。

但是张璁等人并没有因此放过他。他致仕的第二年,张璁秘密派人诬陷杨一清。他说,正德时深受宠信的太监张永勘事江西时,曾盗取了宁王朱宸濠黄金二千两,将其中一半赠送给了杨一清,为他的弟弟张容谋求了个世袭锦衣卫之职;后来张永去世,张容又给杨一清钱,求杨一清为张永写墓志铭。这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煞有其事,嘉靖皇帝也信以为真了,因此将杨一清革职闲住。

这一系列的遭遇让杨一清对张璁的等人深恶痛绝,临死之前,他愤愤地道:“老矣,乃为孺子所卖。”说完,疽发背而死。

杨一清离任后,张璁顺利地接手了内阁首辅之职,杨一清的政治使命“完美”地完成了。

与虎谋皮,终为虎噬。杨一清与张璁等人之间的事完整地诠释这个词语的含义。杨一清可能远离朝廷太久了,基本的防备之心和大局观念都已经丢失了。张璁等人的性格在他们与费宏争斗时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可惜这没有引起杨一清的警惕,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身受嘉靖皇帝宠信的议礼派不自己当首辅,而推他当首辅,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仔细推敲一下就应该明白中间的猫腻。当然这个局杨一清也实在无法摆脱,他不能摆脱首辅的诱惑,也无法逃脱来自张璁等人联合嘉靖皇帝的算计。自从开始其实结局就已经确定了。

参考文献:《明世宗实录》、《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四千多年前尧、舜、禹三代以天下为己任,以其崇高的个人品德,建立、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在夏朝时期终于...
曹操有多少个儿子 其中一些主要...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他们分别由不同的后妃、夫人和姬妾所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才能。这些儿子中,一些...
刘备入蜀后收获一员大将,实力比... 刘备前半辈子过得挺坎坷,东奔西跑的,直到打下了益州,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起来。接着,他又把汉中给平定了,...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渡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讲一下PK5官渡之战系统及战场环境变化,其中第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几个比...
原创 他... 导语: 这世上本来没有导航,因为某些公司不断用车辆为我们探路,所以也就有了导航。在三国时期,要想有个...
东西问丨王润泽:“刘平国治关亭...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题:“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有何独特价值和意义? ——专访新疆社会科学院历...
宋明理学开山者之一胡瑗,“苏湖... 今明两晚21点20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将在江苏卫视首播,分上集《分斋教学》、下集《千年木铎...
原创 东... 导读:东吴在三国中有些属于小富即安型的特点。江东孙氏是三国君主中出身相对卑微,没有正统的合法性。三国...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长河中,清代可谓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期。那些厚重的牢房墙壁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
总统就职演讲简史:从乔治·华盛... 2025年2月21日 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3月4日的首次就职典礼。/Bettmann/Gett...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十四年的抗战过程中,苏联对我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一样取...
原创 他... ###他是曹魏第二代中的第一武将,战功赫赫,却因伤病发作而去世 在三国历史的浩渺长河中,英雄辈出,...
吕布麾下有三大猛将,为何曹操只... 曹操把吕布打败后,却把张辽和臧霸给收了,这让大伙都挺纳闷——为啥曹操不留下更厉害的高顺,反而把他给杀...
原创 明... 既然世界分为黑白和善恶两方面,那么古代的朝廷也不例外。在朝政之上,既有正义的一方,也有邪恶的所在。正...
原创 一... 导言:一首奇诗,包含四句诗,八个“至”,诞生了一句爱情的至理名言。 提起唐朝,总是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上图为影视剧图)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时代,这个时...
原创 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下乡知青纷纷报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
原创 随... 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经历过大集体时代。他们对大集体时代很怀念,毕竟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是在那样的环境...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发展的恶最高目标,都是成为发达国家。因...
蜀汉如何步步实现“跨有荆益”?...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陈羽啸 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有人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