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炽在位仅仅10个月,凭什么可以得到仁宗的称号
迪丽瓦拉
2025-06-14 18:04:07
0

首先看一下朱高炽的庙号,“仁”,一直被封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是各朝各代统治的主流思想,所以对于皇帝死后能以“仁”为庙号那绝对不是一般人。

第一个以“仁”著称庙号的是宋朝的宋仁宗赵祯,接着还出现了元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明仁宗就是今天我们要讲到的朱高炽。

宋仁宗赵祯13岁就登基成为皇帝,在位的时间长达42年之久,他的仁德不仅感动了宋朝的子民,甚至辽国的皇帝耶律洪基也因为赵祯的离世悲痛不已,可见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做了不少让人怀念的事情。

继明仁宗朱高炽之后的清仁宗在位时长是25年,元仁宗在位也有9年之长,但是短短在位10十个月的朱高炽也能获得“仁”的庙号多少还是让人不理解。

靖难之役,朱棣登基为王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

朱元璋越过自己众多儿子直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孙子朱允炆,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这个皇位坐得安稳还将自己的好几个儿子分布到明朝的各个边疆去坐镇,稳固大明江山。

等到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人家可不这么想,各位叔叔就好像是一方割据的诸侯一般,掌握了一部分的兵权,一定程度上是在威胁自己的皇权,加上朱允炆身边的谋臣也主张削藩,于是建文帝朱允炆便开始了对自己的叔叔们动手,而前期目标就是这在诸多叔叔中权力最大的朱棣了。

后人对于朱允炆的评价更多会说削藩是建文帝走错的第一步,因为这一步的走错直接造成自己皇位不保,削藩打压最厉害的就是朱棣,虽然一开始的朱棣依然还是坚守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并且也一直在北京守住那方大明的江山不受到外族的侵犯,但是建文帝的削藩却将自己逼上梁山,不反抗的话,等待自己的就是一死。

于是,朱棣便开始打着保皇权、清君侧,诛杀皇帝身边小人的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这靖难之役打了好几年,最后朱棣也攻入皇城,但是他亲爱的侄子竟然不见了,即使后来朱棣登基心中依然有一根刺。

当时朱棣是杀掉了皇帝遗诏的官员,掩盖了事实真相自己拟了诏书上位的,所以一旦朱允炆再次出现,自己的这个皇位可能会受到威胁,所以朱棣在位的时候也四处在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立储的心思

一开始不用考虑储位之事的朱棣,这么一登基就得跟自己父亲朱元璋一样开始操心自己的皇位接下来要留给谁的问题了。

早在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的时候,朱元璋就很重视朱棣的这个长子朱高炽,因为这朱高炽是朱元璋亲信徐达女儿徐氏也就是燕王妃的儿子,所以朱高炽早早便被封为燕王世子。

朱高炽的性格跟朱棣的截然不同,朱棣是那种喜欢驰骋沙场的人,并且对于兵器大战酷爱,这点二儿子朱高煦就跟自己很像,加上靖难之役的时候,二儿子一直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战场上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棣怎么能不喜欢这个跟自己如此相像的儿子呢?

反观朱高炽从小就是那种不喜欢动喜欢静静看书的人,也很喜欢吃,所以逐渐从一个小胖子变成了一个大胖子,胖到需要两个内侍搀扶着走,行动如此不便的儿子朱棣自然也就不喜欢,经常也就不带在身边。

在靖难之役最节骨眼攻打南京城的时候,城墙几次都攻打不下来,朱棣便对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

意思就是说,儿子加油啊,你大哥朱高炽体弱多病,以后我的位子就留给你了。

听到这句话的朱高煦拼命拿下南京城,很快朱棣也就夺取了皇位。但是等到朱棣要立太子的时候,朱棣却选择了朱高炽,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朱棣本身就带有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思想,但是也存在很多因素在里面。

首先朱棣虽然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但是对于皇位的继承者最佳的选择并不是朱高煦,朱高煦为人张狂,虽然有军事才能,但是对于治理国家这块远不及自己的大哥朱高炽,甚至会耍心机烦事情,后面因为犯事被朱棣知道,朱棣想要将朱高煦贬为庶人,好在他哥哥朱高炽仁心没有这么做。

朱棣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但是内心还是很承认他的治国才华的,不然到了自己当皇帝的后期有20年的时间都是让太子朱高炽监国,虽然实际的皇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整个国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朱高炽一人在打理着。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朱棣喜欢自己的孙子朱瞻基,也希望自己的皇位能通过朱高炽传给他,所以才会将皇位传给朱高炽。

朱高炽的贡献

再来朱高炽虽然在位的时间仅有10个月,但是他对明朝的贡献并不是登基之后的10个月所做的,而是要从靖难之役开始算起。

首先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在后方做好朱棣前方的补给工作,并且也守住北京城为朱棣赢得更多的时间,甚至朱允炆堂哥的一封离间信直接原封不动送到自己父亲朱棣手中表明自己的孝心。

接着朱棣登基皇帝之后,朱高炽监国的这20年时间里面,每天早起贪黑地管理国家,同时还要应对弟弟朱高煦的陷害。朱高炽为了让明朝的百姓更好地安居乐业,不仅减免了百姓的赋税,甚至还免费送粮食给灾区百姓,为百姓民生做了不少的好事。

等到朱高炽真正掌握皇权之后,更是将百姓民生放在第一位,短短的几个月,明朝百姓便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生活,这也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朱高炽所推行的仁政才让经常处于连年征战的明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力才得到恢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
原创 纣... 纣王只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匆匆自尽?殷墟考古发现真相 提到纣王,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他“昏庸无道”的评价...
原创 怪...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一直是无数史学家和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那一次著...
原创 汉... 《九章算术》是西汉时期的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做工年薪2500钱,他...
原创 全... 近段时间,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人气爆棚,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该博物馆拥有5000多件馆藏文物,自习近...
原创 清... 作者:安锦 清朝晚期,满洲统治者开始思考如何保证其一家一姓之权威能够万世流传,皇权永固,于是便派遣宗...
原创 罗...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我们文明国家在遇到强大的外敌时去激发自己的民族意识之前,很难以汉族去排外,中国...
原创 漫...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在他的手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诞生了,随后他建立了一系列适应中...
原创 伊... 《——【·前言·】——》 在伊朗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一张元朝的羊皮信让学者们震惊不已。 羊皮信上写的内...
原创 为... 前言 秦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竟是"四代乱政"这短短27年。两位国君被杀,一对母子被抛尸深渊,八位...
原创 此... 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
原创 对... 征和二年,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震惊朝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她出身平民,原本是平阳公主府歌...
汉代玉器除了金缕玉衣还有些啥?...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澎湃新闻获悉,12月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