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烟的老人就是抗日名将杜聿明,当时他已经年近七十的高龄了,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皱纹很明显。那天,杜聿明满脸笑容,精神也不错,想必是因为家庭团聚带来的快乐。
站在中间的是杜聿明的妻子曹清秀,虽然已满头白发,但穿着很是考究,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成熟韵味的气质,高贵优雅。
最右边的则是女婿杨振宁。三人的穿着很搭,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给人一种非常和谐的感觉。
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是杜聿明的女儿,1949年,二人在美国相遇。杜致礼长得亭亭玉立,大家闺秀,杨振宁对这样的女孩一见倾心,开始追求她。
当时的杨振宁也是意气风发,英俊潇洒,身材修长,很难有女孩不爱这样的男生。在杨振宁的追求下,杜致礼成了他的女朋友,在第二年步入了婚姻殿堂。
出乎意料的,尽管杨振宁已经杜致礼结婚多年了,但是多年来一直无缘拜见岳父岳母,因为杜聿明在北京功德林进行改造,女儿杜致礼于1947年去了美国之后与父亲没了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知道女儿女婿的情况还是在1957年,当时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周总理派人告知他这一好消息。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消息传回国内,所有人都为他高兴欢呼。周总理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科学家代表团前去瑞典祝贺。在去之前,周总理找到了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让他作为中间人前去与杜聿明见一面,告知其女儿女婿的近况。
张文裕根据周总理指示,去了功德林见到了杜聿明,开门见山地说,“你的女婿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都为他高兴。周总理安排我们前往瑞典恭贺他,你要不要也写封信向他表示祝贺呢?”杜聿明听了之后,很高兴,马上写了封信向未曾见过面的女婿表示祝贺。
杨振宁收到信后,非常的感动,也当即写了封回信托张文裕带给了杜聿明。回信中,杨振宁表达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岳父的祝贺表示感谢,并祝福岳父身体康健。
1959年,功德林迎来了第一次特赦,杜聿明在名单中。重获自由后,在政府的帮助下,杜聿明适应新社会,投入在祖国建设中去,贡献微薄之力。
1963年,在杨振宁夫妇的努力下以及中国政府的帮助下,曹清秀经历千辛万苦,从台湾回到大陆,与丈夫杜聿明团聚。在相关部门的照顾下,杜聿明夫妇过着安闲自在的生活,二老甚是想念远在美国的女儿女婿。
杨振宁夫妇在美国这么多年,非常想回到祖国,见一见想念已久的亲人朋友。但当时中美关系紧张,美国不允许杨振宁回到中国。
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美国同意放行杨振宁回国,周总理特意安排了一场欢迎会,这也是杨振宁首次见到岳父岳母。
当时的杨振宁真的非常紧张,他面对岳母曹清秀很自然地喊了一声“妈”,但是面对抗日名将杜聿明的时候却只是局促地称呼他为“杜先生”。
这倒不是杨振宁不愿意叫“爸”,只是他自小仰慕尊敬的将军成为了自己的岳父,难免会紧张,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喊出来。周总理也适时的打了圆场,笑道,“你应该叫岳丈大人,你忘啦你可是娶了他的宝贝女儿啦。”
周总理的这句话打破了尴尬,也缓解了杨振宁的紧张,杨振宁就非常轻松自然地与岳父岳母交谈了起来。一场谈话下来,杜聿明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对女儿说:“振宁是个非常好的小伙子,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啊。”
这场宴会之后,在周总理的提议之下,三人拍了一张合影留作纪念。这张照片非常的珍贵,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一家人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