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高宗死于医患纠纷,还是武则天杀夫夺权?
迪丽瓦拉
2025-06-14 21:03:37
0

01

大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的七月,朝廷突然宣布了一个决定:原本定于十月封禅中岳嵩山的计划,被推延到了明年正月。十一月,已行至嵩山南方奉天宫的高宗一行,却又下了一道诏命,直接取消了封禅大典!

封禅之事,本是武后早就建议高宗皇帝实行的,每每由于爆发饥荒和边境战事而搁置,从十几年前一直拖到了今年。那么为什么要取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高宗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赶忙返回了东都。

十二月初四日,距新年还有不到一个月,垂危之际的高宗就发布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改元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希望借此沾沾喜气。同时,高宗本人还有一个心愿,“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但很可惜,他再也回不去故乡长安了,二十天后,五十六岁的唐高宗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结束了其三十多年的统治。

围绕着唐高宗之死,产生了几个问题。

02

第一,唐高宗李治死于什么病?

可以肯定,高宗确实死于“风疾”,而且这个疾病从二十多年前的显庆年间开始,就开始发作,并不断折磨着他。这是一种什么病呢,据史学界研究,风疾也即风眩、中风,包括了脑血栓形成、脑溢血、面神经麻痹等疾病,而在唐高宗身上,可以具体到脑栓塞。也正是因为饱受折磨,高宗不堪一直处理政事,才让他最信任的妻子武皇后协助理政,这也成为了后世对他有所诟病的最重要一点。

在去世两年前,每况愈下的李治,终于选了一条以前在他自己看来,也算是下策的办法——服金石之药。服药虽然能暂时使人精神振奋,但无法解决病根,甚至还加重了高宗的病情。所以,高宗之死,应是长期受风疾之苦,加上服药所致。

03

第二,在高宗的最后岁月,是何人在为他治病?

高宗至武周时期,最为知名的一位医家叫张文仲,曾参与治疗高宗的风疾。不过在高宗的最后一个月时光里,是另一位叫秦鸣鹤的御医在主治。此人的身份就很有说道了,史学界有一部分学者根据研究,推断他来自大秦国,即罗马帝国。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秦鸣鹤特殊就特殊在,他提出了要在高宗的头上进行针灸以放血,这胆大的路数,本就不同于中医之谨慎。在唐玄宗以前,来自境外的医生数量不少,很多都进了宫廷为王公贵族服务。而秦鸣鹤本人,则不仅仅只是一个大秦人,更可能还是一位景教徒,在唐史上,就有几件景医治疗眼疾的例子。

04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未来的武则天、当时的武皇后,在丈夫去世前扮演了什么角色?

当时,高宗头痛难忍,且双目再度失明。秦鸣鹤查看高宗病情后,马上给出了一个诊断:“这是风毒上涌所致(也就是脑血栓对视觉神经的压迫),请允许我在皇帝陛下的头部施针,如果可以稍加放点血,病就能好了!”

不待秦鸣鹤多言,珠帘之后的武后就发出了一声怒斥:“此人可以拉出去砍了!天子的脑袋岂能是可以用来放血的!”吓得秦鸣鹤连忙磕头求饶。还是病榻上的高宗发话,认为不如让医生试一试,也好过在这白白受苦,秦鸣鹤也得以通过针灸,使高宗双眼复明,情况有稍许好转。

“朕,好像又能看见东西了!”高宗话音刚落,还是武后,当即对秦鸣鹤行了顶礼,双手贴在额头上,大喜道:“这是上天赐我夫妇神医啊!”为了表达对神医的感谢,已年抵六旬的武后,甚至做出了个不得了的举动,亲自背负着百匹彩色布帛,赐给秦鸣鹤。

05

前脚还闹起了“医患纠纷”,后脚就给医生塞了“大红包”,武后前后不一的表现,太不自然了,表演痕迹过重,让一些人不由心生疑窦。有人认为,武后之所以有“反常”表现,是想用糖衣炮弹驱赶走秦鸣鹤,不让他继续再给高宗治病。后来,盛唐时期的刘餗,就在其《大唐新语》中明言武后是“潜遏绝医术,不欲其愈。”北宋《新唐书》谈及此事,也是给武后加了条“后内幸帝殆,得自专”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意是:武后巴不得高宗有事儿,自己才好名正言顺专权呢!其后《资治通鉴》也采取了同样的看法,认为武后压根不想高宗痊愈(“不欲上疾愈。”)。

其实在成书于五代后晋,早于《新唐书》和《通鉴》的《旧唐书》中,有关秦鸣鹤之事的记叙,既无武后害人之心的描写,也无武后重赏秦鸣鹤的记载。更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在唐朝,晚唐《谭宾录》也记了秦鸣鹤针灸一事,但这条记载刻画的武后,似乎纯粹是一位关心丈夫心切,对神医感恩戴德的妻子形象,与刘餗《大唐新语》不同。更为荒谬的是,《新唐书》把秦鸣鹤事件的发生时间整整提前了五年!

两相比较,哪些史料更为可靠,显而易见。

高宗久病缠身,积重难返,一次回光返照,不能被当作武后在一段时间内妨碍治疗的理由。更何况,高宗去世,也不意味着武后可以很快建立自己的政权,事实上武周政权的出现,还是七年后的事。

06

而“秦鸣鹤事件”只是武则天种种“劣迹”之一,武后早已背负着对至亲下毒手的骂名,达千年之久。如何解释这些呢?原因在于武后最终一度取缔了唐朝,称帝建周,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为此一些批判其行为的史家,在事后对武后的形象进行了重新建构,想要把她塑造成强势、阴狠、跋扈的样子。不光如此,就连唐高宗李治的形象,在一些史书中都表现得昏庸、胆怯,俨然是个面对专横妻子时,一言不发的小男人形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武后杀死亲生女儿(安定公主)、毒死亲生儿子(李弘)、不愿丈夫病愈的种种说法。

总之,出于对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偏见,经后世史家一代又一代不同程度的加工制造,武后这位奇女子的形象,留在后世更多可见的,可能就只剩下阴狠毒辣、专权跋扈了。笔者亦无意否认武后也确实做过一些坏事和错事,如逼死亲生儿子李贤、杀尽名将自毁长城。但看待历史,还需对事件本身以及史料来源具体分析,才能得到更客观的那个结论。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本文作者:天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君... 刘邦心头最怕的人,非西楚霸王项羽,也不是兵仙韩信,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萧何。刘邦刚是个地痞流氓时,萧何...
原创 秦...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到中国古...
原创 二... 二战苏德战争,德军到底有没有后悔过进攻苏联?这个问题还真有,古德里安在他的著作《装甲指挥官》里,就曾...
原创 诸...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提出出兵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但诸葛亮并不采纳,后人以此诟病诸葛亮不敢冒...
原创 秦... 秦始皇,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统一了六国,开创了秦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者。...
原创 这... 这是一场让唐朝彻底走向灭亡的血案,三十多名朝廷重臣同时被杀,尸体也被投入黄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
原创 四... 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这样的四个国家被称为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而如今...
2024关键字·“汉”:汉文化... 势不可挡,2024年“汉”文化正在席卷全球。从春节申遗的成功,到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再到曹县...
原创 宇...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族。宇文泰是南北朝时...
原创 吕... 秦国自从秦孝公变法之后开始变得富强,之后主持变法的商鞅虽然死了,但是法令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到秦昭襄王...
一起见证,晋中市文化领域又一里... 承三晋文化之韵 启晋中研究华章——晋中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侧记 12月24日,正值岁...
原创 睡... 十九世纪末的东北,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肥肉,引来两个“邻居”垂涎。 日本和沙皇俄国。 1894年,这出大...
原创 清... 前言 不少人认为“知县”就是一个地方官员 ,所以不管是待遇还是工资,都比中央官员差许多 。 虽然我们...
原创 红... 红色娘子军威风凛凛,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人物真原型更是传奇,谱写爱国者伟大篇章。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
原创 嫦... 嫦娥奔月,这个神话传说自古流传至今,承载着无数美丽和神秘的想象。然而,深入神话背后的历史文献与考古发...
原创 元... 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都是元朝后期重要的军阀。但是两人却并不相合,相互之间都抱有很大的成见。从...
原创 毛... 世人皆知,陈永贵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农民跻身国务院副总理的传奇人物。1975年,这位来自山西大寨...
原创 毛... 毛主席最喜欢的大将:分别17年后重逢,毛主席高兴得流泪 【引言】 1948年5月的一天,西柏坡迎来了...
原创 消... 相当于好几座图书馆的藏书量,内容丰富到超乎想象,这背后,是一部消失的鸿篇巨制——《永乐大典》。 它曾...
原创 李... 中国的历史充满了曲折和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公元前210年发生在秦始皇驾崩后的权谋纷争,更是一个让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