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光讲两个故事,宋仁宗点头不已,赵匡胤曹操朱棣却都笑了
迪丽瓦拉
2025-06-15 05:03:36
0

趣读通鉴之四:顽固老头的理想主义坚持。

司马光其人以顽固著称,这顽固在他所撰写的巨著《资治通鉴》中无数次被演绎。

顽固与什么?不过对于礼法的坚持和盲从而已。坚持属褒义词,指代人孜孜以求,盲从属贬义词,指代人不通事理。

那么何以见得?看看资治通鉴中的故事就懂了。

在资治通鉴开头,司马光一直在强调名分问题,所谓礼莫大于分也。

(顽固的司马光)

为此,他拿了两个君王的故事举列子。

第一个是殷商时微子的故事。

话说当年商朝君王帝乙为传承问题很是头疼,自己的长子微子德行高尚,但却是庶子不属于正妻的孩子,想着都自己孩子,让微子当君王应该也可以。

可想法一开头,就被监督君王言行的史官给否了,理由是:

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

妻妾属名分之礼,延伸到孩子身上就是嫡庶之分,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看史官反对,帝乙纠结了,无奈放弃了优秀的长子微子,而传给了著名的暴君商纣王。

被放弃的微子,对这个结果没有丝毫怨言,欣然接受了。

纣王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最后国破家亡殷商也成了过去式。

因为嫡庶之分,还有妻妾之别,君王放弃了举贤任能,最后国破家亡,算历史教训吧?

(商纣王)

说完这个历史教训后,司马光又说了个典故。

吴国国君寿梦因继承人问题也很纠结,在他看来最合适继承人应是小儿子季札(老四)。于是就想立季札为吴王,可是自己这小儿子野心不大,坚决不肯当王。

没办法的寿梦决定曲线救国,决定不搞啥“父死子替”,改玩“兄终弟及”,将王位传给长子诸樊,并叮嘱说:以后记得传给弟弟哦!

诸樊当吴王没多久,出征讨伐楚国,一不小心被人射杀,挂了!

临终前想起自己爹遗愿,拉着二弟余祭的手,也不放心的说:以后啊,一定要将国家交给季札哦。

这余祭也算孝顺儿子,上台后,对弟弟很是照顾,将它分封到了延陵,季札也就成了延陵季子。

余祭命也不好,当了四年吴王,居然被越国俘虏刺杀了。

(当了王谁愿意下来)

这事闹的?君王横死,按照老爹安排,这王位就传给了吴王阖闾!

从老大传到了老三,眼看就剩下老四季札了,希望就在眼前,貌似可以当王了。

如果不聪明的人,应该会如此想,但聪明人就不会了。

因为不靠谱啊,经过十多年传承,老大儿子长大了,老三阖闾儿子夫差也野心勃勃。

一看这情势,季札立马跑路,就怕蹚浑水成了牺牲品。

果不其然,吴国宫廷内斗,一群叔叔侄子拿着刀枪干了起来,打着打着谁还体恤老国王们的良苦用心?

(吴王夫差)

最后斗来斗去,吴王夫差成了国王!

夫差那是特别出名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不过辉煌没多久,就被卧薪尝胆的勾践给干掉了,吴国也就此亡国了。

一出兄终弟及的大戏落幕与一个国家的灭亡,又一出血淋淋的历史教训。

说完这一切之后,司马光才娓娓道来自己的真实意图。

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

这话啥意思咧?

意思不过:司马光非常认同微子和季札,因为他们主动退让的做法,还有不争不夺的做法,是维护了礼,而这个礼存在的根基就是,他们的身份。

微子和季札非嫡长子,本身继位就不算名正言顺,他们很有自知之明,做的是对的!

所谓: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

讲了两个故事,说了一通道理,最后维护所谓的礼,引发国破家亡故事的人,居然还成了被赞誉的对象。

(儒家之礼)

司马光老爷子的顽固,由此可见啊!

在他看来,微子成了君王,商朝没有灭亡,季札成了吴王,吴国没有灭亡。

如此合理的选择,因为不合乎礼,都是要被批驳的对象,只要合乎礼,即便两家都灭亡了,这事也是正确的。

听完这个故事,主政的宋仁宗肯定是忙不迭的点头,因为啊,这是他想看到的啊,传承讲究礼,自己只要不违礼,位置不就稳固了吗!

可是当我们换个视角在看,就难免觉得,即迂腐,又可笑,即顽固,又可爱。

让人叹息同时,也不由让人深思。

深思什么?不过形而上学行为逻辑,让人匪夷所思,非左即右的思维逻辑,让人深感无奈。

(曹操笑了)

司马光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不是上古三代的美好禅让传说时代,而是经历过千年斗争,早已礼崩乐坏的时代。

在竞争的时代,礼虽然高尚,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僵化的礼乐除了存在于儒家政治理想中,早已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这一通言行,无疑让史上无数野心家发笑。

远得说说曹操,面对汉献帝可有君臣之礼?

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成了丞相离皇权仅一步之遥,去世后立马成全了儿子。

近的说说,司马光老板赵宋家如何上位的。

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成了皇帝,貌似连装模作样的禅让都敷衍了事?礼在哪里!

(赵匡胤笑了)

曹操赵匡胤之后再说说朱棣!

遇见了一个和司马光一样的顽固派方孝孺,朱棣咋做的?杀你十族看你还言语不!

这就是野心家的逻辑,礼乐制度吗,大家看着乐呵乐呵就可以了,当真了,你就是傻。

写完这一切,我仿佛听见无数野心家的笑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清朝众多皇帝之中,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康乾雍这三位帝王。康熙皇帝不必多说,文治武功之下,清朝国力不...
原创 诸... 前言: 诸葛亮一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以及蜀汉江山,可谓是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的就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
原创 明... 明代嘉靖年间,在山东某地有一户读书人,其祖上在朝廷的吏部做过员外郎,收到过不少的的灰色收入,他把这些...
原创 6... “劳动最光荣。”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城市中的有关就业问题,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条件...
原创 为...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讨论中国对他们的国名翻译问题。他们觉得现在中国使用的“韩国”...
原创 三... 三国中排名前五的蜀汉大将:赵云仅能垫底,他排在第一无人敢不服 三国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大英雄,他们论才干...
原创 宋... 理解今日中国的形成,关键在于两晋和两宋。 两晋,是我国从秦汉到隋唐的桥梁,理清这一段历史,便能明白我...
原创 关... 中国历史上名将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像关羽一样受到那么高的待遇和祭拜的人少之又少。关羽因为他的忠义形象被...
原创 他... 他是日本间谍,潜伏在中国长达37年之久,直至2016年才被我国抓捕 中国个日本的关系虽然现在缓和了不...
原创 浅... 武王伐纣,始建西周,其后有周天子行分封制,割裂土地,分封诸侯,进行统治。 这样的统治持续了275年,...
原创 带... 诸葛亮的大名当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作为他宿命的对手,司马懿也算是顺带着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但长久以...
原创 诸... 北伐曹魏是假,“政治洗牌”是真。北伐的战绩不重要,诸葛亮更看重的是“政治目的”。 真要说诸葛亮北伐的...
原创 古... 尽管明朝的君王大部分被批评为不务正业,但有一件事却广受好评:那就是非常有血性!明太祖朱元璋给后辈留下...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狼烟遍起。乱世之中,一个个英雄璀璨而出,扬名于天下。不过,他们生前光辉,死后却往...
原创 岳...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名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优秀的军事素养,刚正不阿的名族 气节以及精忠报国...
原创 关... 关羽墓穴被发现,备受瞩目的“青龙偃月刀”出土,答案却令人失望 对于我国特别好看的一本小说《三国演义》...
原创 河... 公元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大明王朝也就这样走向了崩落。为护得百姓周全 ,且不愿成为敌...
无知:一部全球史 好书推荐 “口述历史”微信公众号 无知:一部全球史 基本信息 Peter Burke, Igno...
原创 湖... 导读:关于人类的起源,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焦点。1924年,国外考古学家在非洲找到了首个...
原创 他... 他为刘邦得天下“六出奇计”,终因阴谋用得太多,后代屡遭报应 秦末社会动荡,秦朝的暴政让很多的人纷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