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不以朝代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何特殊之处?
迪丽瓦拉
2025-06-15 22:34:20
0

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情屡见不鲜,比如元取代宋,清取代明;一个朝代因为重大变故被分成两部分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周朝分西周东周,汉朝分西汉东汉,晋朝分西晋东晋,宋朝分北宋南宋…

但是,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例非常特殊的情况: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这是朝代吗?不是,严格来说春秋属于东周的一部分,而战国则一部分时间属于东周,另一部分则不是,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而是“时期”。

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历史错误之一,事实上东周灭亡的时候,战国时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实际上是春秋+战国>东周,东周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所灭,而战国时代则持续到公元前221年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例以“时期”而不是“朝代”来称呼一段年代了,那么,春秋和战国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区分的呢?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建立和灭亡,这个时间点很好确定,比如明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呢?1368年朱元璋称帝;什么时候灭亡的呢?1644年,崇祯殉国。一个朝代分成两部分,这也好确定,比如宋朝,金兵攻破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北宋就灭了,之后就是南宋。

这通常都是有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来分的。

但春秋和战国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以重大的社会变革来分的,春秋战国之所以是个特例,是因为它正好卡在了中国古代历史最关键的一个节点上: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具有初中历史知识的人都记得一个知识点——我国奴隶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是的,到春秋为止了,战国时代开始,我国就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最终战国时代的终局,则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

当然,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是现代历史学的概念,古人不可能清楚这个,但他们又是因什么来分春秋和战国的呢?其实,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风貌发生极大的变化,而古人正是注意到这个变化,才将这两个时期以春秋和战国区分。

其实,春秋和战国当然也是有区分节点的,但这个节点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年份,而是一个事件——三家分晋(有时也包括田氏代齐)。

什么叫“三家分晋”呢?这其实是晋国的内战,晋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公室力量衰微,各大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权力和资源,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后来赵、韩、魏三家联合攻打智氏,并于公元453年瓜分了其领地,之后这三家又陆续蚕食已经彻底衰落的晋公室其它地区,并彻底将其灭亡…

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正是因此,春秋战国具体划分节点到现在都有争议,至少有七种说法,关于这个的划分过于复杂,笔者就不多赘言,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相关的说法,那怎么就来说说,春秋与战国之间,最具体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在讲求政治伦理的古人看来,春秋与战国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周朝的权威还是否存在,为什么把三家分晋当做关键事件?因为,按照周朝的政治法度,这三家是乱臣贼子,然而周王室最终竟然妥协,将这三家封为诸侯,这意味这:周王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政治上“道德制高点”的地位,传统的礼乐制度对于各强大诸侯已经彻底失去了约束力,它们开始肆无忌惮的相互攻伐、兼并,所谓“礼崩乐坏”。

但是,这“礼崩乐坏”的局面也不是一天产生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春秋末年开始,中国爆发农业革命,这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标志,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看春秋时期的历史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晋国,秦国,楚国等几个大佬之间约架,通常也不是把对方打死,而是把对方打服,要求它承认自己才是这一地区的老大(所谓“霸”,春秋五霸)就够了,颇有一种战争礼仪。

这其实不是他们素质高,而是以春秋时期的水平,你灭了人家的国家也没用,春秋时期生产力很低,各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没有开发的空地,这起到了缓冲区的作用,当时几个诸侯国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口去控制这里,更别提兼并对方了。

既然如此,那大家讲点规矩对谁都好,当然,这是大国之间的规矩,小国往往还是不断被相邻的大国兼并,而讲规矩,那自然要一个仲裁者吧,仲裁者是谁?自然是周王室了,这个时候周王室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但因为传统的天子权威,还能仲裁者的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陆陆续续发展,人口增长,土地不断开发,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各国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并增强国力,不断地进行改革(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地主阶级成为了统治阶级。

到了这个时候,那各国之间的矛盾就急剧增加了,为了争夺土地或者水利资源,各国打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的战争就相当残酷了,是毁国灭族的大战,春秋时期各国争斗是政治上的霸权争夺,而战国时期争的则是生存空间,到了这个杀红了眼的时候,周朝那套基于奴隶社会的礼乐制度鬼才遵守呢!

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很微妙,以洛阳为中心的一小片周天子控制地区有点类似后来的中立国,谁都不得罪。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不断攻伐兼并,国家越来越少。

“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中国文化史》,柳艺谋

而经济上的巨大变化最终反映在政治上,世袭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一些过去的贵族失去了地位,而另一些那个时候的平民通过经商或其他的机会致富,甚至成为政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官僚制度发生了变化。而晋国的内乱,就是这个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所以,晋国的灭亡成为了春秋战国的区分节点

而从历史大势看,从春秋走向战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清朝众多皇帝之中,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康乾雍这三位帝王。康熙皇帝不必多说,文治武功之下,清朝国力不...
原创 诸... 前言: 诸葛亮一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备以及蜀汉江山,可谓是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的就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
原创 明... 明代嘉靖年间,在山东某地有一户读书人,其祖上在朝廷的吏部做过员外郎,收到过不少的的灰色收入,他把这些...
原创 6... “劳动最光荣。”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城市中的有关就业问题,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条件...
原创 为...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来讨论中国对他们的国名翻译问题。他们觉得现在中国使用的“韩国”...
原创 三... 三国中排名前五的蜀汉大将:赵云仅能垫底,他排在第一无人敢不服 三国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大英雄,他们论才干...
原创 宋... 理解今日中国的形成,关键在于两晋和两宋。 两晋,是我国从秦汉到隋唐的桥梁,理清这一段历史,便能明白我...
原创 关... 中国历史上名将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像关羽一样受到那么高的待遇和祭拜的人少之又少。关羽因为他的忠义形象被...
原创 他... 他是日本间谍,潜伏在中国长达37年之久,直至2016年才被我国抓捕 中国个日本的关系虽然现在缓和了不...
原创 浅... 武王伐纣,始建西周,其后有周天子行分封制,割裂土地,分封诸侯,进行统治。 这样的统治持续了275年,...
原创 带... 诸葛亮的大名当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作为他宿命的对手,司马懿也算是顺带着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但长久以...
原创 诸... 北伐曹魏是假,“政治洗牌”是真。北伐的战绩不重要,诸葛亮更看重的是“政治目的”。 真要说诸葛亮北伐的...
原创 古... 尽管明朝的君王大部分被批评为不务正业,但有一件事却广受好评:那就是非常有血性!明太祖朱元璋给后辈留下...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狼烟遍起。乱世之中,一个个英雄璀璨而出,扬名于天下。不过,他们生前光辉,死后却往...
原创 岳...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名将,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其优秀的军事素养,刚正不阿的名族 气节以及精忠报国...
原创 关... 关羽墓穴被发现,备受瞩目的“青龙偃月刀”出土,答案却令人失望 对于我国特别好看的一本小说《三国演义》...
原创 河... 公元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大明王朝也就这样走向了崩落。为护得百姓周全 ,且不愿成为敌...
无知:一部全球史 好书推荐 “口述历史”微信公众号 无知:一部全球史 基本信息 Peter Burke, Igno...
原创 湖... 导读:关于人类的起源,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焦点。1924年,国外考古学家在非洲找到了首个...
原创 他... 他为刘邦得天下“六出奇计”,终因阴谋用得太多,后代屡遭报应 秦末社会动荡,秦朝的暴政让很多的人纷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