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被围后,有上十万大军的赵括为什么突围不了?
迪丽瓦拉
2025-06-17 05:03:47
0

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秦国打垮了六国之中最后一位劲敌。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场世纪之战,寻找赵国战败的原因,拥有数十万大军的赵括,为何连突围都做不到。

古代战争史上仅此一例的一比一包围

赵国内力雄厚,堪称五绝级别的顶尖高手。然而,面对秦国这位中神通,赵国内力逐渐不支。

在内力即将耗尽的情况下,赵国选择了变化打法,不再站着不动拼内力,而是选择拼招式。

于是赵括替换下了以守为攻的廉颇,成为了长平之战赵国的最高统帅。

历史给我们的答案是范雎谣言导致赵国换将,但细想就会发现,可能性很小。大概率是赵国国力支撑不住廉颇打持久战了。

在赵国换将的那一刻,秦国杀神白起也悄悄启程赶往了长平战场。

全服排名第一的大神和还没有做完新手村任务的赵括就这样戏剧性的在战场上相遇了。

白起刚到战场,就开始给赵括送信心。僵持了很久的秦军主动进攻,被赵括军打的节节败退。

赵括初战告捷的消息传到了赵国朝堂,赵王大喜,嘉奖赵括之余,还不忘命令赵括全军出击,速战速决。

初战告捷,给予了赵括很大的信心,似乎想到了十年前被他爹赵奢击溃的那支秦军,赵括此时估计都想到了后人的评价,虎父无犬子,父子败强秦。

赵括下令全线出击,欲趁秦军新败,一战定乾坤。

全线出击的赵军迅速渡过了牢不可破的丹河防线,与丹河西岸的秦军展开了厮杀。

短兵相接,秦军死伤惨重,节节败退。

秦军再次大败,极大地鼓舞了赵括的信心,赵括下令继续追击秦军,穷追不舍的赵军最终在秦军营寨前再次和秦军短兵相接。

赵括不知道的是,此时白起已经命令两路奇兵绕道而行,一路两万五千人,前往长平关。

本该坚不可摧的长平关,此刻驻守人马却少得可怜,就这样,长平关被白起轻松拿下。

夺下长平关的秦军,继续向故关发动突袭,故关也被白起轻松夺取。

长平关是赵国的最有力防线,故关是赵括军和赵国邯郸直接连接的最重要关口,赵括和邯郸之间任何消息的传播或者运输,都必须要经过故关。

另外一路奇兵约五千人,绕到赵军主力后方的丹河防线,将赵军主力和后勤部队一分为二。

赵军主力被秦军死死托住,根本无法救援,达到预期目的的两路奇兵,迅速向白起报告,白起担心这两路奇兵出现问题,从正面和赵军激战的秦军之中,再次抽调一部分人马,驰援这两路奇兵。

赵军前有坚固的秦军壁垒(秦军营寨),后有被秦军占领了的长平关,中间又被白起的一路奇兵分割。

就这样,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例的一比一包围,就这样完成了。

白起军和赵括军的兵力几乎没有悬殊,这种一比一的包围战,除了白起,无人可以做到了。

赵括突围

得知被包围的赵括,立即组织兵力突围,在赵军的不断突围之下,秦军伤亡数字直线飙升,长平之战后,白起对秦昭王报告这样说到:

损失过半,实为惨胜。

秦军挡住了赵括的一次次突围,

赵括在数次突围不成功之后,选择了停止攻击,坚守待援。

这是继赵括突围战中犯得最大的一次错误。

如果赵括再坚持一下,也许就可以突破了,毕竟是一比一的包围,而且白起军分兵了一部分,理论上,赵括军数量上还有一些微弱的优势。

赵括选择固守待援的原因有四:

1.赵括军此时没有断粮,可以和秦军进行短时间的消耗;

2.秦军和赵军兵力相当,秦军可以包围,但无法吃下赵军;

3.赵军突围时死伤惨重,即使突围成功,兵力也要大损;

4.长平属于赵国境内,赵国援军来的一定比秦军来得快。

赵括所想并没有错,但他忽略了一点,他没有想到

故关

也被白起拿下了。

长平前线的消息,已经传不出去了。

白起见到赵括停止进攻,担心赵军缓过劲来,再次突围,于是开始频繁派军骚扰。

与此同时,白起请求增援的书信也已经在通往秦国的路上。

赵括想的没有错,秦军援军肯定比赵国慢,但秦国不按套路出牌,没有选择调遣正规军支援白起。

秦昭王得到消息之后,没有选择从关中调兵,而是直接赶到了河内,把河内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升了一级爵位,然后全部派往了长平战场。

随着河内之地的秦国援军源源不断地到达长平战场,赵括再也没有了突围成功的可能。

被围困了四十六天之后,赵括决定突围,赵括将军队分为四个梯队,轮番冲杀,最大程度保证士兵的战斗力。

在突围过程中,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投降。

长平之战宣告秦国胜利。

总结

白起对赵括实现了军事史上唯一一次一比一包围,赵括在多次突围失败之后,选择了坚守待援。

可赵括没有想到,赵军和邯郸之间传递消息最重要的故关已经被秦军拿下并封锁,赵括被困的消息已经传不出去了。

赵括固守待援,等来的不是赵国援兵,而是秦国从河内之地源源不断而来的十五岁以上的“秦军”。

随着包围圈被不断加固,赵括彻底失去了突围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对手不是白起,赵括前几轮或许就可以冲出去,如果赵括没有选择坚守待援,而是继续突围,大概率也会成功。

可偏偏赵括选择了最错误的一条路,导致拥有数十万大军的赵括再也无法突围成功。

山东六国最后一位五绝实力的顶尖高手,陨落于长平,剩下的只有苟延残喘的赵七公和一群一流高手,再也无法阻挡中神通统一天下的脚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情报组织历来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谈起情报机构,人们可能都知道美国的中情局非常地厉害,殊不知曾有这样一个...
原创 1...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个传奇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原本李鸿章作为一个小小的编修,或许一生都不会有机会成为...
原创 遵... 王稼祥的这一票,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贵”的一票, 它深深地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寒...
原创 非... 皇帝还需要帮人修车打工? 没错,来自非洲一个名为霍霍埃城镇地方的领袖塞法斯·班萨, 白天在德国一个修...
原创 外... 在中国近代史上,掠夺中国土地最多的,是沙皇俄国。要知道,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华帝国和沙俄之间有着漫长...
原创 李... 前言 1965年7月18日的清晨,一架由卡拉奇国际机场起飞的波音707客机,迎着朝阳飞翔在祖国南部的...
原创 同... 清朝皇室所在的满族在明朝时期乃至后金时期称为女真族,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女真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建州...
原创 载...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从王爷到顾问:载涛与新中国的一段佳话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
原创 项...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中国历史...
原创 六... 六国虽知道秦国要灭了他们,但最终未能联合起来一举灭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利益诉求不同: ...
凉州大都督府:唐朝时期十三个大... 一、唐朝设立大都督府的设立背景: 唐朝时期,大都督府是地方军事的最高机构,负责统辖一州或多个州的军...
隋朝仅存在短短37年,却留下4... 前言 公元七世纪初,一个新的王朝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崛起。隋朝,只存在了短短三十七年,便如昙花一现般消逝...
原创 此... 在国民党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他的军衔虽然只是一名中将,但是因为长期担任蒋介石的身边护法,所以地位是...
原创 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花70万为日本...
“刺蒋者”华克之虎口夺食,设局...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上午9时20分,百来名国民党委员在会议厅门前合影...
原创 梁... “梁大牙!你贻误战机!你有什么解释?”彭德怀拍着桌子愤怒地说道。 梁兴初低着头沉默不语。 “还说38...
“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是谁,建... 抗日战争史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值得后人铭记和反复歌颂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经典故...
福建平潭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溯源·共赢”南岛语族文化艺术...
揭秘!秦始皇的銮驾到底啥规模?... 1980年,在秦始皇陵车马坑中出土了两乘青铜材质的大型彩绘车马,经过近8年修复,它们终于重现了昔日风...
原创 开... 开国上将毛遂自荐当部长,被康生刁难,毛主席:那你去当部长吧 1956年春天,一场关于中国原子能事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