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曾留给朱允炆一支王牌军队,为何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不动用
迪丽瓦拉
2025-06-17 13:02:08
0

明太祖朱元璋(朱洪武)着力组建的、由其养子沐英统帅的精锐部队“沐家军”,在朱洪武钦定的接班人朱允炆面临覆亡之际,却不加援手,为什么?

忠勇的沐家军

“沐家军”,是由朱洪武的养子沐英家族掌控的镇守云南的军队,统帅先是沐英,后为其子沐晟。沐英出身穷苦人家,幼年时寻食于街头,后来成了也是乞丐出身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朱元璋的养子。

朱洪武经过浴血奋战创建了大明王朝,沐英也因为大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而被朱元璋封为云南王,统领三十万大军镇守云南。有一次,沐英觐见完朱元璋回云南的时候,朱洪武对沐英说道:有你在云南,我就放心了。马皇后看着已成大器的养子沐英,也是非常高兴,赏给了沐英很多好东西。

明朝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远在云南的沐英得知消息后,悲伤欲绝,连连咳血,差点丧命。马皇后去世十年后,好哥们太子朱标的病逝让沐英一病不起,不久就追随朱标而去了。他们哥俩可以说是发小,之间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就像亲兄弟一样。朱标欣赏沐英,沐英忠诚朱标。当朱洪武得知沐英去世后,就诏令把沐英厚葬在京城,配享太庙,沐氏后人永世统兵镇守云南。

1399年8月,在“削藩”的重压下,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靖难(清除朝廷里的奸佞官员)”,史称“靖难之役”。朱洪武当皇帝时,害怕朝臣篡权,曾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因此,朱棣是扛着正义的大旗(诛讨奸臣齐泰、黄子澄),名正言顺地起兵的。叛乱初期,以一个地域抗击一个国家,朱棣没有占到便宜。但是,燕王朱棣本人的统兵征战能力及姚广孝等主要幕僚的参赞水平,非朱允炆等可比。随着战争的推进,大明朝廷的战局谋划不到位、军队调派不当、内部松散乏力等弊病,导致了战争的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朱棣。随之,南京被攻陷,而朱允炆不知去向。

至今,朱允炆的结局真相,依然是不得而知。

悬疑的不救援

在朱允炆逐渐败亡的过程中,有一支“奇军”,始终不见踪影。如果这只“奇军”能及时出现帮助朱允炆,“靖难之役”的结局就有可能反转。这支“奇军”就是“沐家军”。凭明太祖朱元璋对沐家的天恩,沐晟应该毅然决然地出兵助阵朱允炆。

可是,没有,为什么呢?

其一,不曾调用

史料中不见朱允炆宣调“沐家军”的诏书,也就是说,朱允炆可能根本就没想动用“沐家军”。“靖难之役”开始,到建文三年(1401年),朱允炆一直占据上风,这让他以为凭手头的将领、军队,打败朱棣不成问题,无需其它方面的援助。朱棣以一个地域对抗一个国家,简直是以卵击石。

朱允炆没把困难想到家,自大了、自视过高了。没想到后来老将耿炳文、“寡谋而骄,色厉而馁”的李景隆接连失利,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没想到他老叔的功课做得比他到位,统兵作战的能力比他强多了(“智虑绝人”);更没想到他老叔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当朱棣听说齐泰、黄子澄被朱允炆罢黜后,说“奸臣窜逐而其计实行,不敢撤兵”)。

其二,已然不及

等到战事不顺,再想调“沐家军”勤王;或者“沐家军”得知叔侄争斗的信息想率军出征,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互通讯息的。就那时的交通工具、路况,想在得到信息后迅速到达目的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消息传到云南的时候,已是几个月之后了;当沐家军得知有关信息,整军抵达战事地域时,又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即使沐晟得知信息后,不顾一切地率军援救朱允炆,也根本来不及。因为,朱棣的燕军行动之后,直奔京城而去,目的在于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建文三年(1401年)之后,朱允炆节节败退,已是强弩之末。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朱棣就攻占了京都。这么短的时间,能让“沐家军”奈何?

其三,听之任之

沐家当家人——沐晟不想主动帮助建文帝,只是处于听命的状态:皇帝宣调就去,不宣调就老老实实等着。不管怎么说,此斗争属于朱家的内斗。只要沐家军忠于大明王朝,至于那个姓朱的做皇帝,就不好管了。不管最后谁胜出,都不会轻易拿沐家按兵不动说事,所以还是持中观望着好。

其四,其它猜测

或者沐晟当时的根基未稳,即便有意进京勤王,但力不从心;或者沐晟未得到宣召,不愿意冒风险。哪个时代,如没有君王的宣召,擅自带兵行动,就会被扣上“谋反”的罪名,株连九族;等等。

参考文献:《简明中国古代史》、《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
原创 纣... 纣王只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匆匆自尽?殷墟考古发现真相 提到纣王,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他“昏庸无道”的评价...
原创 怪...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一直是无数史学家和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那一次著...
原创 汉... 《九章算术》是西汉时期的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做工年薪2500钱,他...
原创 全... 近段时间,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人气爆棚,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该博物馆拥有5000多件馆藏文物,自习近...
原创 清... 作者:安锦 清朝晚期,满洲统治者开始思考如何保证其一家一姓之权威能够万世流传,皇权永固,于是便派遣宗...
原创 罗...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我们文明国家在遇到强大的外敌时去激发自己的民族意识之前,很难以汉族去排外,中国...
原创 漫...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在他的手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诞生了,随后他建立了一系列适应中...
原创 伊... 《——【·前言·】——》 在伊朗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一张元朝的羊皮信让学者们震惊不已。 羊皮信上写的内...
原创 为... 前言 秦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竟是"四代乱政"这短短27年。两位国君被杀,一对母子被抛尸深渊,八位...
原创 此... 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
原创 对... 征和二年,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震惊朝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她出身平民,原本是平阳公主府歌...
汉代玉器除了金缕玉衣还有些啥?...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澎湃新闻获悉,12月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