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士奇身兼三职,仁宗又给他三份工资,为何他非要辞去一份呢?
迪丽瓦拉
2025-06-20 00:33:39
0

古代的朝廷重臣,往往一人身兼多职,本来也这无可厚非能者多劳吗。可这里面还牵涉到一个问题,既然是身兼多职,那俸禄是不是也有几份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情况下而言,朝廷都会根据官员的最高爵位或是最高品级给予应有的待遇,只拿一份工资。

但特殊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像明仁宗时期,大臣拿几份工资的现象很多,尤其是几位死心塌地跟随仁宗的元老重臣。不过,大臣拿着几份工资心里并不踏实,纷纷请辞。此后从宣宗朝起,逐渐形成定制,不管身兼多少职务,只拿一份工资。

仁宗朱高炽当了很多年的太子,同时也受了父皇朱棣很多年的气。幸亏他的周围有杨荣、杨士奇、夏原吉、杨傅等人为他周旋,这才有惊无险地登上了皇位。因此,仁宗即位后,便不断提升他们的职务和地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还是杨士奇。

杨士奇出身贫寒,青年时期曾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做过私塾教师,熟悉下层社会的动态和民间疾苦,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受用无穷,尤其是在辅佐太子朱高炽期间,有效地平衡了朱棣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所以,仁宗即位后,杨士奇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朝的辅佐集团,并且名列前茅。

仁宗即位不久,便授予杨士奇华盖殿大学士,还让他兼兵部尚书,加上此前已晋升为少傅,身兼三职。同时,仁宗还打破常规,让杨士奇拿三份工资。杨士奇为此上疏,说自己担任少傅和大学士已经是天大的恩遇了,无论如何也要辞去兵部尚书一职。

同时期,身兼多职、拿几份工资的还不仅仅是杨士奇一人,还有杨荣、夏原吉、黄淮、金幼孜等人,这也是明代唯一一个大臣拿多份工资的时代。仁宗对杨士奇提出的辞去尚书一事颇为不满,厉声喝道:“黄淮他们都接受了三个职务,你却只接受两个职务,外界会如何议论我这个皇帝呢?那不是待你不公吗?”

杨士奇看皇上动了怒,赶紧跪下请罪,说自己兵部尚书一职不辞了,但求皇上开恩,无论如何也要辞去这个岗位的工资。仁宗看杨士奇服了软,也就安慰他说:“你辅佐为二十余年,从不懈怠,所以才加恩给你三份工资的,你为何要推辞呢?”

杨士奇身上的三个职务,少傅是虚衔,大学士的品级也不高,兵部尚书是最有实权且工资最高的。之所以要辞去这份工资,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资历不够,怕引起朝臣的嫉妒而引来非议。在杨士奇的坚持下,仁宗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表扬他不贪之举。此后,夏原吉、黄淮等人也相继提出要辞去一份工资,仁宗全部照准。

杨士奇为何要辞去兵部尚书的工资,而不是顺着仁宗的意图,多拿钱呢?一来是杨士奇觉悟高,但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杨士奇出身社会底层,如今成了朝廷的重臣,受到皇帝的器重和信任,有了这样的地位和荣誉,已经让他十分满足,多一份工资,少一份工资,意义都不大。

第二杨士奇头脑清醒,意识到必须要考虑其他同僚的感受。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都是为大明朝效力,为何如此厚此薄彼。更何况,杨士奇在仁宗朝的资历和地位并不算太高。因为永乐时期杨士奇不过还是翰林院的中级官员,兼任太子詹事府的辅佐官员,品级才五品。

而同时期的夏原吉、蹇义、吕震这些人都是各部尚书,正二品的高官,杨荣、金幼孜等人则是朱棣非常信任和器重的心腹大臣,地位也大大超过杨士奇。如今他是靠着与仁宗的特殊关系才一跃而超过他人的。就凭这一点,许多同僚已经有所不满了,如果不辞去兵部尚书这一份工资,恐怕要成为众矢之的。

第三是杨士奇也需要考虑到仁宗的看法,尽管皇上给官给钱,但谁又知道这是出自真心还是试探呢?况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万一哪一天自己犯了错,会不会让皇上心生反感呢?这些问题都是杨士奇不得不考虑的,所以才采取了以退为进,自我保护的办法。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杨士奇辞去这份工资的目的,是想在仁宗和同僚们面前表明,大家对他的期望不要太高,要留有余地。不得不说,杨士奇在历经官场的风风雨雨后,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离不开马皇后?不仅... 创业之基石 因为女性的身份,马皇后在正史中的记录并不丰富。只在《明史》《明书》等史书中有详细记载,目...
原创 揭... 她是“先有公主,后有大唐”的,大唐第一公主,率领一骑娘子军打下了李唐的半壁江山,成了中国古代唯一一个...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一次刘备兵败,刘关张三兄弟各自下落不明。其中关羽被曹军所围。因曹操爱关羽之才不忍强...
原创 谭... 在《志愿军英雄传》和《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中都有记载过一位英雄:在金化东南三九零高地狙击敌人的过程中...
原创 晚... 序言 1863年12月6日,苏州太平军势力决定归降清廷,李鸿章作为主事大臣在苏州设宴迎接太平军的八大...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魅力的人物。他的经典语录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
原创 晚... 盛唐至晚唐:诗歌之巅峰与思辨的辉煌 诗歌文化在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巅峰,从初唐到晚唐,伴随...
原创 毛... 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在东北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在长春等几个大型城市中,蒋介石对此心急如焚。 为了...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隋朝覆灭,乱世纷争,群雄逐鹿,谁将成为这风云变幻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聚焦夏商周大型都邑遗址的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
原创 李...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无法忽视。然而,他曾有机会称帝,这个...
原创 万... #深度好文计划#人们常说,真爱需用心灵去洞察。在红尘中,物欲与俗事似乎主导了一切,乍看之下,那些皇权...
原创 冷... 大历史下的普通人如何生存?这个问题之下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多数时候,普通人是没有选择的,尤其是当普通人...
原创 太... 引言 民国时期,一般是指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起,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岁月,一共将近...
原创 打... “诺门坎战役”后,一向眼高过顶的板垣征四郎从陆军大臣的位置上被踢了出来,外放到中国派遣军当参谋总长了...
原创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钱穆1《国史大纲》 公元 581 年,杨坚代周建隋,结束了自西晋末...
原创 朱... 没有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和器具,在古代,你知道如此坚固的长城是怎样建成的吗?咱现在一般说的长城啊,其实是...
原创 李... 在隋唐时代的辽阔旷野上,一场决定命运的对决悄然拉开序幕。 天空昏暗,厚重的云层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笼...
原创 袁...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众人的喜爱。书中虽然有抑曹扬汉的主观因素,但是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
原创 陈... 陈毅和粟裕是我军之中非常出名的一对搭档,两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在华东战场上打出许多漂亮仗。 不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