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起帮士兵吸脓疮,士兵母亲得知后却痛哭:这是在要你的命啊!
迪丽瓦拉
2025-06-20 02:33:05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在战乱纷扰的年代里,人们常常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然而,有时救人之举却可能被误解为别有用心。

吴起,一位军事将领,在一次战场上帮助士兵处理脓疮,却引发了一场母亲的痛苦哭泣。

这一幕看似善举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误会与矛盾?为何救人之举却被误解为在要人的命?

出身富贵,却难成大器

吴起出生于一个富贵显赫的家庭,这在战国时期可谓是非常难得。他的家族曾经权势滔天,在当地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年轻的吴起却并没有从小就显露出什么惊人的本事,只是简单地怀着一颗想当大官的野心。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惜倾家荡产,大肆给身边的人送去金钱和权力。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依然无法如愿以偿,什么官职都没有捞到手。

这样的失败,自然引起了周围人的嘲笑和讽刺。有人用极为贬低的语言来讽刺吴起:"这小伙子真是败家子一个啊,官职没买到,还把家里的钱花光了,真是太可恶了。"面对这样的指责,一向自负的吴起显然感到万分不爽。

他内心的怒火突然间爆发了出来,竟然就直接下令将那些嘲讽他的人全都杀掉。这样极端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正常人所能做出的范畴。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出身优越如吴起,他依然很难一步登天,成为真正的大器。

相反,他的性格中似乎还存在着某种隐藏的缺陷,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激怒,做出一些非理性、极端的行为。或许这正是他后来遭遇种种挫折的根源所在。

丢弃孝道,弃文从武

既然通过金钱手段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吴起便改变了策略,开始努力学习儒家的文化知识,希望凭借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来获得一官半职。

不过,当他在学习中取得一定成就后,却再次遭到了不测。这次,吴起被老师直接踢出了校门,原因竟然是他不孝顺自己的母亲。

在古代社会,孝道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吴起的母亲去世后,他理应回去尽孝,但他偏偏选择违背这一准则,永远不回家了。

老师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学生实在是太没有规矩,因此果断地将他赶了出去。之所以吴起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乃是因为他曾经立下了一个誓言:如果自己当不上大官,就永远不回家。

显然,对于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甚至可以抛弃自己的孝顺之心。这虽然让人感到他的道德修养有些问题,但也不难看出他对于自己的目标是何等地坚定。

在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之后,吴起毅然选择了弃文从武的道路。这一决定,也为他后来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辉煌成就埋下了伏笔。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被一些道德束缚所拘泥,而是全心全意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鲁国大显身手,杀妻求将

就在弃文从武之后,吴起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机。这就是他为鲁国抵抗齐国的那次战役。

当时,鲁国正面临着来自齐国的进攻,鲁王眼看就要失去自己的疆土了。在这种危难之际,鲁王想到了任用吴起来抵挡齐军的主意。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大王啊,这个姓吴的老婆可是齐国人,我们真的可以无条件信任他吗?"鲁王一听顿时就犹豫了。

为了让鲁王完全相信自己,吴起做出了一个令人颤栗的决定:他竟然直接杀掉了自己的老婆。通过这种极端的行为,吴起成功表明了自己对鲁国的绝对忠诚,以及为国效力的决心。

对于这样一个杀伐果决的将领,鲁王自然是对他寄予了极大的信任。结果吴起真的没有让鲁王失望,率领鲁军大败了齐军,保住了鲁国的疆土。

这件"杀妻求将"的事件,也再次暴露了吴起的极端性格。他不惜杀害自己最亲密的人,只为了获得鲁王的信任。

这种做法,却给人一种冷酷无情的感觉。但同时,它也证明了吴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决心。这种强烈的政治野心,是他后来能够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的关键所在。

魏武卒威震四方,被人嫉妒

经过鲁国一役的大获成功,吴起受到了各国的青睐。最后他选择来到魏国任职。在这里,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出色,几乎找不出什么可挑剔的地方。

在乱世用人之中,人们更多地看重才能而非道德品质,这也是吴起能在各国得到重用的根本原因。

在魏国,吴起不仅当了官,还进行了军队改革,最终亲手训练出了一支著名的精锐部队——"魏武卒"。

在战国时期,这支部队可谓是无人能敌,助魏国收获了大片领土,可以说是魏国最辉煌的时期。不过,吴起强大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有人就挖苦道:"用你那么厉害的兵打胜仗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去用那些杂兵试试。"对此,吴起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个提议很有意思。

他决定亲自带领一群还没有立过军功的士兵,去与强大的秦军交手。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由吴起训练出来的"杂兵"竟然大获全胜。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吴起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确实是非凡的。无论是训练一支精锐部队,还是带领一群素来不起眼的新兵,他都能发挥出卓越的指挥能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也成为了他能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的关键所在。但同时,这种显赫的成就也引发了一些人的内心不满和嫉妒,暗中诽谤他的名声,试图破坏他的地位。这种矛盾的处境,正是吴起在政治军事生涯中需要面对的另一大挑战。

以身作则,爱兵如子

吴起之所以能赢得手下士兵的完全信任,靠的正是他独特的领导方式。作为一名将领,他时刻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高高在上。

平时,他和士兵们穿同样的衣服,一起用餐,甚至是挨在一起睡觉。即便是外出作战,吴起也从不骑马,而是和士兵们一起步行,自己还背着口粮。

这种亲民的做法,使得一些原本难以分辨的长官都找不到吴起的踪迹。与此同时,吴起还竭尽所能地照顾士兵的生活和健康。

史料记载,他是极少数会主动帮士兵治病的将领之一。曾经有个士兵受伤后感染了毒疮,正当他难以痊愈之际,吴起主动上前,亲自给他吸出了脓液。这样的行为,无疑让所有人都感动不已,士兵们自然更是对他充满了无限崇敬。

不过,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当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此事后,却痛哭流涕起来,苦苦哀求吴起:"这是要你的命啊!"原来,这个老妇人的丈夫曾经也受过吴起的如此照顾,最终不幸战死沙场。

她害怕自己的儿子也会效仿父亲,为国捐躯,所以才会如此悲伤。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吴起的所作所为往往都有着自己的用心。

他给士兵们吸吮脓疮,看似是在善待手下,但实际上却是想赢得他们的忠心,让士兵们愿意为他拼死奋战。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爱兵如子"或许并非出于纯粹的仁善之心,而更多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

利用他人达己目的

吴起那种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目标的做法,在他的其他行为中同样显露无疑。比如当年"杀妻求将"的事件,表面上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但背后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抱负。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极端的行为,也说明吴起对于实现理想目标的决心是何等坚定。实际上,即便是在以"爱兵如子"著称的吴起手下,也并非人人都会甘愿为他赴死。

史料记载,当吴起带领自己训练有素的"魏武卒"与曾经的手下们交战时,居然也能够完虐对方。这无疑说明,不是所有士兵都会被吴起的"爱兵"所感动,有些人只会被他的"用兵"所制服。

可见,吴起的种种行为,无一不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无论是杀妻亦或是亲自为士兵治疗,背后的根本动机,都是为了利用身边的人成就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既"爱兵如子",又"用兵如草",可见对他来说,所谓的"爱"与"用"之间并无太大区别。这种极端的人性,也成为了后世评判他的一个重要标准。

结语

吴起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他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狂热政治野心,以及为之不惜一切的决心,固然令人敬佩。

但同时,他那些令人不齿的极端行为,如杀妻求将、虐待士兵等,又让人不得不对他的品德提出质疑。

吴起既是英雄,又是罪人,这样的评说或许永远也难以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战国名将必将留下一个颇具魅力的独特人物形象,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钓鱼岛是我家的,一九七一年,中日两国派出了相关人员参加,就钓鱼岛问题的会议,突然一位老太太打断了会议...
原创 铁... 在1735年8月23日的夜间,清朝的第四位皇帝雍正帝在圆明园去世,从登基开始,在位一共13年,这个经...
原创 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古训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莫测。遗憾,是人们一生中难以避免...
原创 太...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一帮志士南方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武...
原创 晚... 清朝的官吏延续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超品官员,包括宗室、八旗蒙古...
原创 冯... 清朝灭亡后,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仍在宫中过着原有的生活,初始时并未感受到太大的变化。这段时光对溥仪来说相...
张明 陈峰:庆州兵变与宋神宗熙... 摘要:宋神宗即位后,意在制服西夏,辗转求索于横山、河湟二策间。熙宁三年末,神宗采纳种谔之谋,开展横山...
原创 看...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头号有新人# 当一个王朝腐朽没落时就好像一个人身体衰老时的状态,任何一个原来自...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前去... 公元1457年2月的一个日子,面对百姓依依惜别的眼神,于谦缓步走向刑场,这是他生命中的最终时刻。 孙...
原创 阿... 清朝时期,外蒙古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外蒙古的独立,大部分清朝时期外蒙古辖地均脱离了中国,但是还...
原创 为... 这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一种现实的论断,贯穿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书生领导...
原创 她... 古代社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男性被视为社会的支柱,而女性则在家庭中扮演着次要的奴婢角色,...
原创 成... 成吉思汗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何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却十分相似? 说起成吉思汗,各位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
原创 晚... 秦韬玉,晚唐时期“芳林十哲”之一,身世显赫,却因为出走正道,投靠权阉、扰乱科场而臭名昭著。他的叔父是...
明朝若是不灭,明朝火器能发展成... 明朝若是不灭,明朝火器能发展成现代枪炮吗? 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带领日本大军侵朝,爆发了驰名历史的...
原创 蒙... 自古以来,面对皇(汗)权的巨大诱惑任何人都无法熟视无睹,成吉思汗的儿子也不例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正妻...
原创 朱... 赵匡胤拜佛的轶事,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记载的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伴君如伴虎”的现实...
原创 宋...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太上皇可以说是最尴尬与微妙的身份了。太上皇地位尊贵,但没有实权,处境危险而又无力...
原创 周... 在北宋时期,程颐曾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诚信在人生中的至关重要性。诚信不...
原创 靖... 公元1127年2月,金军攻破北宋首都东京,将徽、钦二帝掳走,此外,还有大量的赵氏皇族、妃嫔、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