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吏延续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超品官员,包括宗室、八旗蒙古王公以及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人物。这些官员在那个时代可谓是许多读书人奋斗一生的梦想,他们的形象和印象有着独特的一面。
首先,让我们窥探晚清官员的真实形象,与人们印象中的相异之处。在这一时期,这些官员个个气场强大,派头十足。其中,沈桂芬、童显、毛昶熙等高级官员都展现出相当的威严。
李鸿章是晚清官员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晚清参与了众多重要事件。作为淮军的创始人和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他更是创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他参与了太平天国的镇压、捻军的平定,还主导了甲午海战等重大事件。然而,他因签订晚清的不平等条约而被一些人骂为卖国贼。在他的位置上,能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他这样的处理难题的水平呢?
晚清县太爷在判案的场景中,犯人看起来年纪很小,似乎是在被训斥,而旁边的官员则气宇轩昂,官威十足。其中,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虽然身居两广总督的高位,但由于喜欢摆架子而被戏称为“李大架子”。
晚清一位官员乘轿子出行的场景展现了当时官员的待遇。虽然轿子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在晚清末明初特别流行。即便是等级较低的官员,其轿子看起来也比较简单,但仍需要数人携带,成为一种维持面子的工具。
张之洞,同样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是一位卓越的重臣。他创办了今天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而他最为人熟知的还是汉阳铁厂。由于他的努力,汉阳造的枪一直用到了八十年代,而铁轨一直到2015年才被淘汰,这在技术和耐用性上都是一个奇迹。
在敬事堂审案的照片中,中间跪着的四人看起来似乎不是一起的,官员指着其中一人,仿佛在迫使犯人快些交代。这位在场的官员是民族英雄左宗棠,他在晚清扮演了收复新疆的重要角色,与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最后,一群大臣交谈走路的场景中,中间被簇拥的官员是清宗室大臣爱新觉罗·毓朗。作为定安亲王永璜的后裔,他在晚清担任了重要职务,是一位在军机大臣中有影响力的人物。然而,他在辛亥革命后参与了宗社党的活动,于1922年去世。
最后一张展现了和珅,尽管他是一个大贪官,但生活上却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美男子。他通读四书五经,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被乾隆器重。他的相貌据说与乾隆心爱的女子相似,是一个绝世美男。然而,这一传言的真实性因图片显得有些暗淡而无从考证。
总的来说,这些晚清官员的形象迥异于我们传统的印象。他们不仅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外表上也是才情出众,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