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被打,该庆幸还是该悲哀?对待历史研究,应该给予尊重
迪丽瓦拉
2024-04-23 00:30:50
0

原标题:阎崇年被打,该庆幸还是该悲哀?对待历史研究,应该给予尊重

2008年10月5日,阎崇年先生在无锡新华书店签售时,遭到一年轻男子的掌掴。但经过短暂的停顿后,按照阎崇年先生的原话:我当时心里非常沉重,但读者太可爱了,为了尊重读者我要坚持签下去。

在随后的采访中,阎崇年对于当天发生的事件,有着以下回应:

这件事不是我个人的一次不幸,是我们社会精神的一点悲哀。不仅是我,所有正义的人都愤愤不平。我们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学者的尊严和人身安全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即使按照做人的底线,对一个人应有起码的尊重,无缘无故,为什么?

而按照掌掴男子的说法,他之所以选择如此过激的行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阎崇年作为著名历史学家,并未秉持客观真实的研究态度,在诸多方面给予清朝太多的美化;

2、按照阎崇年给出的学术讨论条件限制,掌掴青年无法向其和公众表述自己的历史研究观点;

因为掌掴青年对明朝的狂热喜爱,他对阎崇年的过激行为被视为是长久以来“明清之争”的现实爆发,更被认为是“明粉”对“清粉”之间由舆论争执直接上升到了人身攻击的程度延伸。

那么,阎崇年的被打,果真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明清之争”?

是现今人们对历史问题研究得更认真、更负责、更执着,应该予以庆幸;还是因为“明清之争”的过度延伸,反倒导致了人们对明清两朝的研究已经失之真实、客观,应该感到悲哀呢?

阎崇年,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名誉馆长。更重要的是,他还被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个长久以来备受争议的清史研究专家,最起码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承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公众认可。而且,如果认真研读了这位历史学家的相关著作,尤其是其所著《努尔哈赤传》以后,相信网络上所传其“过度美化清朝”的言论会相当程度的减少。

如果对其著作认真研读,太过费力,我们先来看下他对清代帝王的评价,以便于对其历史研究之客观、真实态度的判断。

咸丰皇帝,作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够得上“昏君”称呼的帝王,阎崇年如此评价:

咸丰皇帝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而他却无胆识、无远略、无才能、无作为。咸丰做了十一年的皇帝,显然是个历史的误会。

乾隆皇帝,虽然将清朝推行了鼎盛状态,但其中晚年在执政方式、吏治管理、个人生活方面也有着诸多不足乃至错误之处。对此,阎崇年如此评价:

乾隆帝执政时间过长,虽然自励“持盈保泰”,但是月盈则亏,泰极否来。乾隆晚年,志骄意满,思想僵化,喜谀恶谏,懒于进取,老人御政,宵小环绕,做了许多错误事情,积累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另外,对于康熙皇帝,阎崇年在充分认可其丰功伟绩、个人魅力、治国能力的同时,同样总结了其五大历史错误;甚至对其倍加推崇的后金政权建立者——努尔哈赤,阎崇年依然能够给予“他一生十功四过,瑕不掩瑜”的客观评价;由此来看,他果真是过度美化了清朝历史吗?

当然,在阎崇年对清朝历史的相关问题研究中,有着诸如“清朝入关掳掠人口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的刺耳阐述,但我们是不是选择性地避开了他在给出这句言论时的前后语境?悲,对谁而言;喜,又是以谁为对象?

另外,对于“扬州十日”这段对汉民族而言极为悲惨的屠杀事件,阎崇年认为是满、汉文化在相互融合阶段而发生的一个冲突,也被认为是其美化清朝的言论之一。平心而论,战争和屠杀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虽然有着温和的进程,但更多的是战争带来的副作用。

对于扬州的大屠杀,我们必须对清军予以谴责;但对于不惜牺牲全城百姓为自己的孤忠买单之史可法的行为,我们又该如何评价?

就当时的战场态势和中原地区的势力分布、扬州城所面临的具体情况而言,史可法的行为固然有着后世应该予以绝对颂扬的方面,但是按照梁宏达先生的观点:史可法选择为明朝殉葬,可以以死明志;但用全城百姓的命来彰显自己的孤忠,绝对不能说是理性之举。

另外,对于历史研究,原本就带有严重的个人主观意识,有着极为鲜明的个人特色,当然这并不能以牺牲历史问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代价,但将“扬州十日”归结到文化融合冲突,绝不能说是阎崇年对清军的美化,毕竟对于这段历史,他还是给予了“对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实,应该批评”的认定态度。

在阎崇年所给出的备受争议之学术讨论条件:清史专业、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这三项限制条件,更是无可厚非的!

去医院看病,医生最讨厌,也是最耽误病情治疗的是哪种病人?

不怕一点医疗常识都不懂得;不怕精通医术和医理的;唯独害怕从网络上搜索点医学知识,就直接干涉医生治疗手段的病人!毫无疑问,阎崇年之所以给出上述三个学术讨论的限制条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半瓶子不满”的对象出现。

由明清之争延伸到对清史研究专家的人身攻击,绝非对历史问题研究更负责、更认真、更执着的表现,而是因文化自卑、社会精神狭隘而造成的畸形心态。在对清朝进行疯狂贬低乃至谩骂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被我们攻击到如此不堪的朝代都能统治中原地区200多年,真是清朝不堪吗?

明朝君主,个个带种,以“君主死社稷”为傲;清朝晚期君主,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历史背景不同,世界大环境的发展程度不同,这个问题原本就不应该相提并论。更何况,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闭关锁国”,在于清朝君主沉浸在“田园牧歌般”的自给自足、天朝上国梦,这个梦来源于哪里?“闭关锁国”又是谁开创的呢?

对待历史,我们应该客观、真实;对待历史研究人员,尤其是有所成的大家们,我们更应该予以最基本的尊重和感恩。没有这些人,何来“以史为鉴”?没有这些人,何来“知耻后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脉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全国... 擘画文明传承新蓝图 殷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文/图 2月26日,殷墟博...
探访阿曼巴特考古遗址 巴特考古遗址地处阿曼北部哈杰尔山脉南麓,是阿拉伯半岛青铜时代重要的文明见证。该遗址可追溯至公元前30...
原创 正... 1.关羽 关羽在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冲入护卫颜良的军队中斩杀颜良,并且毫发无损。袁绍手下的将领不说拦住...
原创 法... 近日 ,法总统马克龙在会见印总理莫迪后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法国视印度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支持其申请联合国...
原创 王...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一位社会主义者出现在2000多年前,因思想过于前卫,被怀疑是穿越过...
原创 梁... 民国时期,恰是西医进入中国的时期。 那时的西医还不成熟,中医也有许多迷信的成分。为了引进西医,为了让...
原创 唐... 影视剧《大明宫词》中有一段太平公主着男装上街游览的情节,街上有很多叫卖面具的小贩,太平被一个奇形怪状...
血染珠江:清军与南明水师的桨帆... 公元1647年,明清易代的烽火从关外烧至岭南,模式渐渐由陆战变为水战。其中,珠江中下游的对抗最为激烈...
原创 志... 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东吴没有什么好印象。尤其是它私自败盟,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擒杀了关羽,更是...
中国为什么很少拍元朝历史剧?不... 古往今来多少事儿,大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曾经的王朝起起落落,早已成了历史的尘埃。要是想知道...
原创 曾...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拿下锦州,使得长春成为一座孤城,城内守军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新7军,...
原创 此... 在国民党的将军中,90?人都做过一个人的学生。 这个人就是李明灏将军。 李明灏将军是一个很传奇的人。...
原创 甄... 甄嬛传:安陵容小产时甄嬛为何一直捂着鼻子?恐怕皇后至死都不知 《甄嬛传》可以算得上是国产宫斗剧里边非...
原创 魏... 天色微明,汉中城头一片肃杀。魏延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敌军的烽火若隐若现。十年来,他日夜操劳,誓死守护...
在汉代务农是什么体验(古籍今读... 西汉名臣晁错在《论贵粟疏》一文中提到农民勤苦时有这么一句话:“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
解码广州黄埔四千年文明层累与当... 陂头岭遗址二期考古发掘现场航拍(资料图片) 图片均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
原创 浙...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梁祝》 在上个世纪,曾有外国出...
原创 一... 若是一对一单挑且死战不退的话,三国中吕布能够打败张飞。而马超和许褚等人,若是和张飞对战的话,则有可能...
【象商文旅】推介殷商之源文旅商... 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2月27日,商丘市殷商之源文旅项目推介会举行。据悉,活动期间共计13个签约项目...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现代作家...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