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戎马一生无伤,临危受命建设导弹基地,聂帅:为祖国争了光!
迪丽瓦拉
2024-04-23 02:01:27
0

原标题:中将戎马一生无伤,临危受命建设导弹基地,聂帅:为祖国争了光!

"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这是毛主席对于许世友的一则评价的。许世友60年戎马生涯,百死一生,靠着恶仗、大仗声名远扬,一度令敌军胆颤。他一生佩服的人不多,但开国中将孙继先算一个。

战争年代里不管是战士还是将领,哪有不受伤的?只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罢了!但是孙继先,无论是从小学习武术,还是投身革命后历经枪林弹雨、白刃战,他都未受过伤。这让打猛仗的许世友都佩服万分,连连称奇:

老孙就是厉害,我佩服!

孙继先打仗很猛,抗日战争时期,红军装备不够,本身枪少弹也少,像日军那般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就完事必然行不通。所以尤其是红军长征时期,为了降低损耗,红军打的基本都是近战,白刃战。

而每一次交锋,只要孙继先是和战士们一同在前线,他都是冲锋在前的那一个。问他戎马一生,到底杀了多少人他必然是记不得的,也是数不清的,但受伤次数却始终为零。至于为何?归根结底是武术底子够好。

孙继先是山东曹县人,又生活于一个习武盛行环境里,所以他12岁开始就拜师学武。不曾想第一个师傅才教了他一年,就带他投身他门。这不是孙继先不听话,而是他武术天赋极高,一年后师傅所学本领已然倾出,实在是教不了了。

师傅送他去的武馆名叫杨庄南馆,在河南商丘。这可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武馆,练的都是真把式,据说该馆是当时为数不多保留着正宗杨家枪法的武馆之一。

几年之后孙继先武艺大涨,可那时候国已经不像国,小家何以安然度日?孙继先意识到,想要在乱世中求生存,唯有军粮。思虑过后他便从了军。

孙继先凭借一身真功夫,次次都敢于走在队伍最前列。当普通战士时如此,当了连长、营长也同样如此。

都知"17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勇故事,可实际上理应是"18勇士"才对,因为孙继先也在其中。只是淡泊名利的他,并未把自己的算入其中。

1955年9月,孙继先授中将军衔,成新中国开国中将。可谁曾想,戎马一生的将军竟然在两年后出任基地司令,要助力新中国导弹事业。

"马上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车回国,接受新任务。"

那时候已经是深秋,瑟瑟秋风吹来寒意正浓。而这一通电话,让孙继先头脑有些"发热"了。对于什么任务,电话中并未告知,他只得到了火车票已经买好的消息。

抵达北京见到肖华后,孙继先才知道新任务是"筹建导弹试验靶场"。朝鲜停战后,美国一直在用原子弹叫嚣自身的强大。面对核威胁,新中国也必须做些什么。

话虽如此,可孙继先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带人搞科研他心中完全没底。但终究他还是扛起这面大旗,去到了"靶场筹备处",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

刚到大西北时,"杂牌司令"孙继先啥都没有,怎么办?伸手要呗!

为了要人,总干部部门的门槛都快被孙继先踏平。为了要经费,他从万毅找到了总长罗瑞卿,罗瑞卿没办法只好找到了周总理,这才有了5个亿的经费。那时候的5个亿简直就是一笔巨款,用于基建设施后很快就少了大半。

为了建设一座西北人民大会堂,孙继先还叫板了自己曾经的领导陈士渠(孙继先任第八纵队副司令时,他是华野参谋长)。

为了将西北建设得更好,有人形容孙继先那段日子里就像个"拾荒者",听闻那里有边角料就去哪里要。得知北京人民大会堂竣工剩下不少材料后,他便跑去总理那里要批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其运往了大西北,不曾想陈士渠费让他退回去。

陈士渠也是心疼自己的兵,想给自己部队造个像样的营房,所以才想这些材料。

两人曾经一同闯刀山火海,革命友谊自是没得话说,可这次孙继先全然不给工程兵司令面子,直接叫板不让他运材料走。两人争执无果后,又一次闹到了罗瑞卿那里。

就这样,一批边角料从北京到西北,又被运了出去,而后又被运了回来。他们争的是一批废料吗?其实反映的是当时国家的物资有多匮乏。

1960年9月10日7时42分,20基地一阵轰鸣声响起,P-2导弹尾部燃烧着火光升空了。轰……7分钟后它击中了目标。

11月5日,东风1号导弹顺利腾空,中国第一枚导弹试验成功了!

聂帅握着孙继先的手,感谢20基地所有人,说他们为祖国争了光,争了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英勇追击,围歼敌旅——闻夏战役纪实 1946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在闻喜、夏县地区展开了一...
抗战馆“网上展馆”上线 足不出... 7月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原创 若... 《三国第一猛将之争:吕布与赵云的巅峰对决》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卷中,吕布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武将...
徐戬|世界历史中的“九一八” 本文原刊于《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图:1946年5月3日,东京审判开庭的第一天 (图片来源:...
重温峥嵘岁月,共绘和平画卷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石岐街道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
回顾,俄罗斯专家大胆预测:美国... 前言 当年苏联那么庞大的超级帝国,说散就散了,谁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2008年,俄罗斯专家帕纳林...
原创 谁... 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北京的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宣告灭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自缢?...
原创 原...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决定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全国各地担任藩王,期望他们能够成为拱...
原创 汉... 刘邦欲废太子刘盈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帝王困境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太子废立往往牵动着整个朝局的神经。据《...
原创 他...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历史类文章进行扩写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增加细节描述。以下是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历...
当青春遇见荣耀 | 我校师生观... 铭记烽火岁月 强国有我 大国长剑 傲啸苍穹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9月3日上午,...
原创 湖... 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曾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燕雀安知鸿鹄之...
原创 杜... 徐州撤退前的战略抉择与战场风云 在决定放弃徐州之前,杜聿明曾秘密前往南京与蒋介石商议作战计划。为了...
新京报《北平抗战刻忠魂》长卷在... 100多处抗战遗迹和纪念设施,数十个抗战故事,汇成1.56米的长卷,重现平郊抗战那段血火淬炼的历史。...
武瑞婷、于留振评《被掩盖的原罪... 《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著,陈志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
抗战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显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高毅哲)8月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原创 史...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帝王为表彰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往往会赐予丰厚的赏赐。除了赏赐广袤的良田、璀璨...
原创 他... 唐高宗李治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往往被塑造成一个性格软弱、缺乏主见的君主。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源...
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组织干警观看...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白石山...
原创 夷... 三国历史中的关键转折:夷陵之战与诸葛亮的角色重估 公元221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