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戎马一生无伤,临危受命建设导弹基地,聂帅:为祖国争了光!
迪丽瓦拉
2024-04-23 02:01:27
0

原标题:中将戎马一生无伤,临危受命建设导弹基地,聂帅:为祖国争了光!

"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这是毛主席对于许世友的一则评价的。许世友60年戎马生涯,百死一生,靠着恶仗、大仗声名远扬,一度令敌军胆颤。他一生佩服的人不多,但开国中将孙继先算一个。

战争年代里不管是战士还是将领,哪有不受伤的?只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罢了!但是孙继先,无论是从小学习武术,还是投身革命后历经枪林弹雨、白刃战,他都未受过伤。这让打猛仗的许世友都佩服万分,连连称奇:

老孙就是厉害,我佩服!

孙继先打仗很猛,抗日战争时期,红军装备不够,本身枪少弹也少,像日军那般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就完事必然行不通。所以尤其是红军长征时期,为了降低损耗,红军打的基本都是近战,白刃战。

而每一次交锋,只要孙继先是和战士们一同在前线,他都是冲锋在前的那一个。问他戎马一生,到底杀了多少人他必然是记不得的,也是数不清的,但受伤次数却始终为零。至于为何?归根结底是武术底子够好。

孙继先是山东曹县人,又生活于一个习武盛行环境里,所以他12岁开始就拜师学武。不曾想第一个师傅才教了他一年,就带他投身他门。这不是孙继先不听话,而是他武术天赋极高,一年后师傅所学本领已然倾出,实在是教不了了。

师傅送他去的武馆名叫杨庄南馆,在河南商丘。这可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武馆,练的都是真把式,据说该馆是当时为数不多保留着正宗杨家枪法的武馆之一。

几年之后孙继先武艺大涨,可那时候国已经不像国,小家何以安然度日?孙继先意识到,想要在乱世中求生存,唯有军粮。思虑过后他便从了军。

孙继先凭借一身真功夫,次次都敢于走在队伍最前列。当普通战士时如此,当了连长、营长也同样如此。

都知"17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勇故事,可实际上理应是"18勇士"才对,因为孙继先也在其中。只是淡泊名利的他,并未把自己的算入其中。

1955年9月,孙继先授中将军衔,成新中国开国中将。可谁曾想,戎马一生的将军竟然在两年后出任基地司令,要助力新中国导弹事业。

"马上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坐火车回国,接受新任务。"

那时候已经是深秋,瑟瑟秋风吹来寒意正浓。而这一通电话,让孙继先头脑有些"发热"了。对于什么任务,电话中并未告知,他只得到了火车票已经买好的消息。

抵达北京见到肖华后,孙继先才知道新任务是"筹建导弹试验靶场"。朝鲜停战后,美国一直在用原子弹叫嚣自身的强大。面对核威胁,新中国也必须做些什么。

话虽如此,可孙继先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带人搞科研他心中完全没底。但终究他还是扛起这面大旗,去到了"靶场筹备处",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

刚到大西北时,"杂牌司令"孙继先啥都没有,怎么办?伸手要呗!

为了要人,总干部部门的门槛都快被孙继先踏平。为了要经费,他从万毅找到了总长罗瑞卿,罗瑞卿没办法只好找到了周总理,这才有了5个亿的经费。那时候的5个亿简直就是一笔巨款,用于基建设施后很快就少了大半。

为了建设一座西北人民大会堂,孙继先还叫板了自己曾经的领导陈士渠(孙继先任第八纵队副司令时,他是华野参谋长)。

为了将西北建设得更好,有人形容孙继先那段日子里就像个"拾荒者",听闻那里有边角料就去哪里要。得知北京人民大会堂竣工剩下不少材料后,他便跑去总理那里要批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其运往了大西北,不曾想陈士渠费让他退回去。

陈士渠也是心疼自己的兵,想给自己部队造个像样的营房,所以才想这些材料。

两人曾经一同闯刀山火海,革命友谊自是没得话说,可这次孙继先全然不给工程兵司令面子,直接叫板不让他运材料走。两人争执无果后,又一次闹到了罗瑞卿那里。

就这样,一批边角料从北京到西北,又被运了出去,而后又被运了回来。他们争的是一批废料吗?其实反映的是当时国家的物资有多匮乏。

1960年9月10日7时42分,20基地一阵轰鸣声响起,P-2导弹尾部燃烧着火光升空了。轰……7分钟后它击中了目标。

11月5日,东风1号导弹顺利腾空,中国第一枚导弹试验成功了!

聂帅握着孙继先的手,感谢20基地所有人,说他们为祖国争了光,争了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标题:历史上最残忍的一道菜,厨师通过这道菜当上丞相,随后饿死皇帝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道菜,它...
原创 美... 自近现代史以来,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多不胜数,其中有不少都是为咱们中国做过巨大贡献的人。如:华罗庚、...
原创 美... 近代开始,大量的华人,以劳工或者留学,或者偷渡等方式离开祖国,背井离乡,到海外打拼。 这逐步形成了我...
原创 夏...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周礼》 据《周礼》记载,天皇氏创立了《连山易...
原创 非... 在我们固有的认知当中,人类都是直立行走的,而这直立行走的能力,也是我们从猿类进化成人类的标志。而如果...
原创 和... 清嘉庆四年正月十三,北京城前海西岸,和珅府邸。 此时的和珅拥有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
原创 韩...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苏... 第一次,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苏联利用中国内乱,无暇顾及,支持外蒙古实质分裂独立。1921年以八世哲...
原创 高... #历史开讲# 高句丽是东北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古国,曾经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与中国和日本...
原创 美... 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灰色的废墟上,身处战争中的人民,用伤痛...
原创 苏...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后的街头 文 | 冯无畏 编辑 | 冯无畏 这是一段让人百感交集的名场面,不知俄乐公此刻会不...
原创 苏... 谈到苏联解体,必须承认内因是主因,但也不能不承认,外部因素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苏联不是孤立存在的,...
原创 苏... 苏联,曾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曾经人才辈出,曾经与美国肩并肩……说起苏联,相信世界各地的人都无不感慨...
原创 战... 一九三一年对中国而言是个特别重要的年份,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衰落,日本人的野心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东三...
原创 韩... 韩非子死了,死在了与姚贾的论战中。还是秦王嬴政做的裁判。 这位稀里糊涂就死掉的韩非,就是那位喜欢刑...
原创 苏... 苏联曾经的超级大国,它的同盟国都有着响当当的实力。1991年硕大的变故,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扬起的烟尘...
原创 皇... 内务府,清代官署名,掌宫廷事务。长官称总管大臣,无定员,由满族王公或满族大臣兼充,秩从二品,乾隆时改...
原创 “... 阿提拉是公元5世纪时期古欧洲匈人首领,欧洲的匈人和中国的匈奴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目前历史上暂无...
原创 努...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去世。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福晋阿巴亥哭得几乎晕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