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兴起,闲暇时光增多,对于阅读的需求就不断增加,那个时代就产生了大量的通俗小说。
其中《封神演义》因为结合了历史,虽说说文字和故事性,相比于同时代的小说要差劲很多,但是因为他的故事结合了历史,而且写得武王伐纣的故事,只此一家,所以封神演义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的非常广。
尤其是明代小说的通病都是把好人写得极好,把坏人写得极坏,所以封神演义里就有了一个最坏的人物,而且他也是中国最坏帝王的代称,他就是纣王。
小说里纣王可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现实对女娲这个远古大神,动了淫念,在墙上留下了诗句,于是遭到了女娲的降祸。
但妲己只是个引子,真正的坏事都是纣王做的,比如说残害忠良,发明炮烙之刑,挖比干的心,杀死自己的妻子,酒林肉池荒淫无度,杀死了西伯侯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并把他做成了肉包子让西伯侯吃等等恶行。
最后是离心离德,被西伯侯联合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商纣王,尽管一路坎坷,但最终姬发率领的诸侯联军,打败商纣王,他本人也自焚而亡。
这些基本上是我们熟悉的纣王的形象,而且中国历史上还有个成语叫做,助纣为孽,说的就是这个协助纣王做坏事的人,都写尽成语里面了,可见纣王算是坏透了。
但真实历史中的纣王是这个样子吗?
先说这个名字,纣王是后人给他的谥号,并不是他的名字,谥号就是对一个帝王一生的总结,什么叫纣呢。
“杀戮无辜,贼仁多累,残义损善曰纣”,谥法里说得很清楚,这个谥号是非常坏的一个谥号,纣王正式的称呼叫帝辛。
知道了这个,以后再看到电视剧里称呼纣王的,你呵呵一笑就行了,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有纣王这个称呼的。
那么小说里说的纣王,到底是不是历史真实呢,事实上差距很大,但是写《封神演义》的许仲琳跟一个几千年前的纣王无冤无仇,干嘛要污蔑他呢。
这也不能怪科举屡次不中的许仲琳同学存心搞破坏,主要是因为纣王的形象一直都不好,尤其是随时时代的推演,是越来越不好。
而抹黑他的人就是周朝人,再加上中国历朝历代一直都被周朝奉为模范王朝,尤其是周公时代,那简直好的不得了。
既然周朝这么好,那他推翻的商朝肯定就是腐朽不堪的,纣王也一定是荒淫无耻的,历史总是有叠加效应。
一件事情,不管是好是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一两句话的事情,不断地被后人添油加醋,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不断累加的结果,原本只是史书上一句话的事儿,故事也基本上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那么纣王既然是亡了国,肯定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不然为什么会亡国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纣王做的事情,都是大事,真是因为这些大事,导致了一时间没有防备,西边的周人,而突然遭到打击而灭亡的,而且连孔子都说过,西周的制度其实是不如商朝发达的,相对于商朝而言,周人更像是一群蛮夷。
纣王最大的失误在于不断地同东夷作战,有“十祀征夷方”的记载,正是这种不断扩充地盘的行为,导致了商朝的不稳定。
尤其是你要打仗,就需要财力支持,而财力的支持,必然导致对内部利益的加速掠夺,从而导致了部族的反叛,其中周人是最大的一枝。
总征讨四方这个意义上来说,纣王其实是个有为的君主,但是这种有所作为最后却败了了内部的反叛,最终纣王被历史定义为最无耻最荒淫帝王的代表。
本质上纣王是汉武帝一样的人物,但是却没有遇到汉武帝那样稳定的内部环境,在不断征伐的过程中,终于把自己给玩死了。
其实周朝建立之后,也不断地到处打仗,消灭那些不听话的部族,而周人相当于商而言,自身的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但是更加善于征战,这种模式在此后几千年的文明演化中都非常熟悉。
而甲骨文发现之前,关于商朝的记录其实是非常少的,读书人能看到的资料非常少,就只能一遍遍一次次地给纣王身上抹黑,到了《封神演义》登峰造极,创造了一个人神共愤的人物。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曾说:他对东南的经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我国现在江苏西北部和长江流域的最初开发,帝辛是有过功绩的。
他像极了后世的隋炀帝,开疆拓土之后,功劳反倒是被后来者抢去了,然后不断抹黑这个有为的君主,最后雄才大略就变成了劳民伤财,执法严密就变成了严刑峻法名不聊生。
总之,历史上纣王是成王败寇的典型代表,败了就是败了,但真实的纣王并不是我们通常认知下,那个什么也不会,就知道喝酒吃肉杀忠臣的无能昏君。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系列(01)(作者:昭烈名臣)
本文为文史自媒体昭烈名臣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聊最野的八卦,说最正的历史,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