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朝之后为何不见神仙干涉朝政?
迪丽瓦拉
2025-08-21 22:04:26
0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其内容以"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基础,在商、周两国的战争中加入了宗教、神明等外部力量作为辅助,阐教与截教互相争斗,各显神通。

在这一时期,神仙们作为幕后推手,掌握战争走向,影响两国局势,当是周朝战胜的主力军。然而,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在商朝时期活跃在朝堂之上的神仙们,商朝之后却为何再也不见神仙干涉朝政,绝天地通了?

商朝在神仙地位,用其为王权背书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我国第一个存在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根据商代流传下来的甲骨资料,可知殷商时期盛行万物崇拜,他们"敬鬼神、好卜卦、喜祭祀",所崇拜的对象不拘泥于实物,包含大自然中的各个方面。

如山水河神、日月星辰等。这些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存在无限的神力。商人们"好卜卦",去问卜对象有三类,天神、地祗、人鬼。在他们的眼中,"帝"是最大的权力掌管者。

人世间有君王皇帝,那么在大自然的各类神中自然也存在着他们的"帝"。"帝"的权力广泛,其一是掌握自然气候的控制,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神话中天帝掌管雷公电母,而雷公电母们负责打雷刮风。

其二,"帝"掌握人世的祸福奖惩;其三,"帝"还需掌管战争胜负与王朝的兴盛交替。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大自然的"帝"的权力是高于人世间的君王的。从王权主观上来说,存在一个比王权权力更高的阶层是十分不可取的。

但是由于"帝"的存在虚无缥缈,且殷商将自己的祖先称作是"帝"与人间沟通的桥梁,这就导致了原本该分化权力的宗教反而称为王权的助力,且局限于殷商。

宗教思想充斥于每一个人脑中,这样一来,神仙们干涉朝政也就不足为奇了。那就相当于总公司派人到分公司考察业绩,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这样浓重的宗教信仰下,商人"重祀"、"重殉",不将生命放于眼里,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为了向神明祈求而付出的小小代价。

神仙的地位如此崇高、绝天地通,百姓们自然就不会对其干涉朝政有什么怨言,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庇佑,让百姓极富安全感。

为殷商背书的神仙们被周朝当权所摒弃

周朝推翻殷商统治之后,其"敬天保民"的思想逐渐代替殷商的"残民事神",其从根本上改变了商朝的神学观念,"帝"这一商人眼中天帝唯一主宰的观念开始消失。

这样看来,周朝似乎是要推翻以残忍手段祭祀的迷信宗教思想,但实际并非如此。周朝时期的人祭活动并没有减少,反而越发繁复。那么,周朝又为何开始扼制神仙们干涉朝政呢?

当然是出于王权与统治权。由于殷商当权将商人们的主宰"帝",称作殷商君王祖先在天上普渡世间众人,或者说是殷商君王祖先去世后在天上作为与"帝"沟通的媒介。

这样的说法不仅能够让王权得到神明授念的加持,更能巩固殷商王权,毕竟那是殷商君王的祖先。而这样一来,推翻殷商王权的周朝就像是一个触犯神明的逆贼,在王朝的初期,百姓们稍有动乱就很容易动摇其根基。

周朝自然也不需要一个为前朝背书的宗教在干涉自己的朝堂,故周朝推翻原有神学势在必行。周公在神学中引入了"德"的理念,称夏桀商纣是因为无德作恶,方被收回君王之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周公将实际利益放置于百姓眼前,以"惠"图之,与殷商时期虚无缥缈的神学拉开距离。要知道,眼前的利益才是老百姓们所关心的,至于其他,就要排在温饱金银后面了。

周朝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也希望殷商能够彻底消失,将其从至高无上的帝位上拉下,重新确立神学体系,提高百姓的地位与自我认同感。

消除前朝的影响

一对热恋中的男女,都会介意对方曾经的伴侣,更不用说这朝代更迭之事。当权者最忌讳的就是百姓们念及前朝的好,那就代表着社会基层中隐藏着不安定的因素,随时准备起反。

殷商时期的神仙地位过于崇高,背靠大树好乘凉,百姓们心中有安全感,而周朝需要消除神仙的崇高地位,相应地,百姓们心中的安全感在一开始也会存在一个大幅度的降低,为什么商朝后神仙们不再庇佑新朝了?

为了消除前朝殷商神仙地位过于崇高所留下的影响,周朝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宗法融于宗教之中,以一条无形的绳索有条不紊地将百姓们圈于守法、安居之地。商朝时期,存在着单一神、世间主宰"帝",若有敌则问卜。

若有难,再问卜,且神学与王权关系紧密,互相承认对方的合法性与最高地位,这就导致了在百姓心中任何事都是不可逆的。因为都是"帝"在决定,战败、王朝更迭等事情在百姓眼中不过是"帝"的决定。

百姓们没有参与感和紧迫感,过于安稳悠哉,国家过于松散,自然而然会被人所淘汰。从商末周初开始,宗教礼法开始聚焦于"人"身上,或许祭祀仍在进行,但它也在进步。神学的不可反抗性在变弱,人们正确的意识形态在逐渐形成。

从王权依赖神学到王权统一神权。王权不再需要神学的背书,神学逐渐成为配角,甚至路人甲。从历史上看,这并非是神仙不再干涉朝政,而是朝政不再允许宗教的干涉了,周朝百家争鸣的场面足以证明边缘化神学的重要性。

周朝十分成功地将殷商的影响降到最低,也成功地制止了神仙于朝堂之上的再次出现。从周朝始,我国也逐渐走向一个更文明、更有秩序的社会。中世纪时期,西方由于宗教过于强势,导致当时人丁凋零,社会一片混乱。

这就是"神明"过度干预人间事的结果。周朝改换神学或许出于世俗的原因,为了权力、为了地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这时开始,人们开始将目光聚集于眼前、于自身,而非虚无缥缈的天上神。宗教信仰并非全无好处,它能够使人心暂时得以慰藉,但最终,人们的心事无法靠其得到圆满。

一件事情被逐渐边缘化,就代表着它不适用于这个人、这个社会。周朝以殷商为戒,从中寻得最佳解决方法,且为我们后人留下的珍宝财富,值得我们庆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时代是一个充满纷争与变革的时代,诸侯争霸,英雄辈出。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楚...
原创 苏... 勃列日涅夫那会儿,苏联可真是风光,像是那种高楼大厦上的金尖塔,远远瞅去,闪闪发亮。二战后,这帮人把自...
原创 清... 看过古装影视剧的小伙伴对流放宁古塔并不陌生,一些罪犯通常会被统治者流放宁古塔以做惩戒,这种现象在清朝...
原创 秦... 前言 统治者想要永远掌权,江山永不倾覆,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民心,赢得百姓的支持。这是每一个帝王必须面...
原创 蒙... 蒙哥,是统一的蒙古帝国最后的大汗,自蒙哥之后,蒙古帝国就四分五裂,演变为了元朝和四大汗国并列的局面,...
原创 在... 以前咱看《三国演义》,觉着那个刘备了不得, 不仅他自己仁义,而且手下还有那么多达人: 像关羽啊、张飞...
原创 朱...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国皇帝,他年轻时候,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吃了很多苦头,为了生存下去,他在社会...
原创 清...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清朝晚期的剃头匠人为客人掏耳朵时的情景。客人手里还拿着一个烟斗,那时候去理发,不仅能...
原创 清... 俗话说:自古帝王多薄情,生在帝王家意味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也伴随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变幻莫测...
原创 诸... 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之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从223年刘禅登基到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
《资治通鉴》:王安石的改革与争...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性的改革家。他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宣言闻名于...
原创 1... 1947年,国军一个参谋被我军俘虏,他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军区司令亲自接见,这个人名叫赵炜,他是国...
原创 晚... 在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东方古国,开始把人民的生活推向了水深火热的地步。很多武...
原创 1... 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国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想方设法施救,蒋介石甚至接到了爱因斯坦的致电:“陈...
原创 北... 不吹牛,不说暗话,就让我们来评断宋朝是不是大一统。 要说中国的统一,恐怕在秦王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
原创 母... 引言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原创 司... 司马懿死后其陵墓为何从未被盗,只因其临终时留下“六字真言” 司马懿20岁被曹操任用,他留给世人最大的...
原创 原... 雍正是历史记载的清朝非常勤勉的一个皇帝,在位13年,励精图治,他留下的政治经济遗产使得他的继承者乾隆...
“剃刀将军”东条英机:陆军普信... 以下文章来源于循迹晓讲 ,作者三喵先生 说到东条英机,相信哪怕不熟悉二战的朋友也有所耳闻,这位甲级战...
原创 历... 这是一个历史谜团! 据《史记》等典籍记载,黄帝“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意思是说,黄帝手下的百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