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vs庞涓:马陵之战,两大兵家斗法,性格决定命运
迪丽瓦拉
2024-06-27 17:06:12
0

原标题:孙膑vs庞涓:马陵之战,两大兵家斗法,性格决定命运

战国历史上,孙膑和庞涓虽是同门师兄,却实非同道中人,最终分道扬镳,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是如此。

两人曾在鬼谷子门下拜师学艺,三年后结下仇怨。庞涓追名逐利,将孙膑的同窗之情与鬼谷子的培养之恩,抛诸于脑后。

孙膑在魏国封将,排挤掉孙膑后,一直耀武扬威,孙膑被齐国设计救回,从此与孙膑势不两立,马陵之战孙膑吊打庞涓,把魏国与齐国的矛盾推向巅峰。

争端肇始

说到马陵之战,我们不得不提桂陵之战,魏国依仗军势攻打赵国,赵国与盟国齐国求助,孙膑定下计策,令齐军围攻赵国都城。

原本想在赵国长驱直入的庞涓,情急之下不得已撤退,削除一部分兵力救援国都,在路途上又中孙膑计谋,误以为齐军不堪一击,不曾想落入伏击圈套,被齐军一度活捉。

齐军虽赢得胜利,却未挫败魏军的主力队伍。魏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不时进犯。

可以说,桂陵之战是马陵之战的前奏和序曲,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旧账尚未清算完毕。

庞涓统领魏军,一心巴望消灭齐国,取下孙膑的首级,前去向魏王邀功。

孙膑吸取以往之教训,看清庞涓狡诈之本性,一心只想报效齐国知遇之恩,将对庞涓的深仇大恨埋于心底,在魏国的军事斗争与较量中,既赢回了个人声誉,又消灭庞涓以绝后患。

围魏救韩

公元前341年,魏国转而侵犯韩国,韩国不能以一己之力抗争,再次请求齐国调兵声援。一场好戏正在徐徐拉开。

孙膑不愿轻易折损齐国的兵力,欲等待韩魏两国经过一番交战,再施以计策挽韩国于水火。

当庞涓统帅的魏国军队压境之时,实力弱小的韩国,哪里是其对手,被征服地一败涂地。韩国上下早已灰心丧气,认定齐国一味只作壁上观。

韩国在生死存亡之际,齐国的身影终于出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正面临被齐军包围的危险。

庞涓以为胜利在望,没料到老对手作怪,坏了自己的前程好事。庞涓不甘落败孙膑之手,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并调拨10万精锐轻骑兵,专门应付来自齐军的挑衅。

齐将破局

孙膑深知庞涓此次来势汹汹,不妨让他先小尝一下甜头,从而继续保存齐军的实力。以孙膑对庞涓的了解,对方定会摸清营灶的数量,以此判断齐军具体的兵力人数。

于是,孙膑令军中每日减少营灶的数量,表面上给庞涓制造齐军畏敌的假象。仅仅三天的时间,齐军撤消的营灶数量已超数万之多。

一眼望见齐军营灶骤减,大喜过望的庞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齐兵溃不成军、望风而逃,孙膑不过徒有其名耳。

主帅太子申警告过他,不要让齐军蒙蔽了双眼,自以为是的庞涓,当然不肯听劝、执意孤行。庞涓心心念念要斩除孙膑,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顾虑?

魏军并不知道,前方之路道阻且长、风雨加急,齐军正在谋划一场精心布局的埋伏。

孙膑借道窄险峻的地势,划出埋伏圈的范围,并下令砍倒林间树木,阻断庞涓骑兵的进路,只在其中一棵树上,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的标记,令埋伏兵在此各就各位,等日落后庞涓骑兵一靠近,便点火示意大家瞄准射击。

庞涓率领先行部队,一路上直奔而来、马不停蹄,忽而遇道路拦截,又见树干上有字辨不清,只教士兵拿火把一瞧。大惊失色的庞涓,知道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庞涓来不及报复孙膑,即被孙膑先下手为强。庞涓死于他的狭隘与自负,其宿命被师傅鬼谷子一语言中。

回顾一下历史脉络,桂陵之战称得上是马陵之战的导火索,对孙膑来说,收拾宿敌庞涓,乃国仇与家恨并举。孙膑有恩于庞涓,庞涓却屡屡加害。

孙膑的军事才能,远胜于庞涓百倍。从一举夺魁的马陵之战中可观出一二,孙膑将其军事思想的精髓,全面贯穿马陵之战的始终。

重视国家利益,关注国境防守,不滥用武力解决问题,避免无谓的出征与牺牲。

在国与国出现纷争之时,冷静分析战情局势,准确地把握当下战机,不随意消耗军队热情,以谋略为主,以武装为辅,灵活多变地运用对策。

而反观庞涓的表现,贪功是他最大的性格缺陷。战场上固然要发扬勇武的精神,但他的视野格局狭小。

对得与失斤斤计较,情绪容易起起落落,心态上失衡不稳,思维上固执己见,不肯倾听旁人意见,对战略战术不予深究,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只擅长于对故交孙膑,针锋相对、公报私仇。

孙膑堪当古代的军事家,庞涓充其量不过一介莽夫。前者有勇有谋,后者有勇无谋,孰优孰劣,可不一见分晓?

庞涓所学之术,扫荡小诸侯国绰绰有余,但在以艺辅威的高级战争中,他显然跟不上时势的要求。

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庞涓只把孙膑当成敲诈勒索的对象,孙膑却能忍受一时的屈辱与折磨。

从该战役性质上看,围魏救韩是义举,小国岌岌可危,救韩即救齐。庞涓以大国之将的身份,肆意践踏弱国领土。

如果对韩、赵等国见死不救,齐国的未来堪忧。庞涓发动侵略战争,已把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优势,有违春秋民心走向。

多行不义必自毙,他所谓的“雄心壮志”,终拗不过命运发展的自然规律。

孙膑是齐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抱有深厚之情。庞涓出仕后的背信弃义,坚定了孙膑服务于齐国的决心。魏齐两国的矛盾对立,本质上是庞涓与孙膑不和的产物。

二人分别在魏国与齐国,身居于军事高位,有能力参与军事行动,调遣必需的军事资源,在战场上谋篇布局、直面彼此,两大兵家斗法还是智者取胜。

战争的实践证明,魏国启用庞涓为将非明智之举,他具备一定的才能,但远远够不上统领的素质,他对朋友两面派的做法,欺瞒得了魏王和糊涂将士,却骗不过孙膑和鬼谷子的眼睛。

孙膑为了雪耻,和齐国将士们勠力同心,最终,以其人之身换其人之道。魏齐之争,暂可休矣、完美收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临终前,曾给朱允炆留下了一支神秘的军队,然而建文帝为何至死都未曾启用这支军队呢?明朝是中国封建...
原创 康... 清朝的皇位更替历来风云变幻,其中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而在这些争议中,最引人注目的...
原创 揭... 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非常热衷于修道,并且一直追求长生不老。为了保持神秘感,他常常通过扶乩这种方式...
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
原创 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常常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弱的朝代。不同的朝代通常会有特定的形容词,比如秦朝被称为...
原创 古... 大约在4700年前,当黄帝与蚩尤展开激烈战斗时,古埃及人开始了金字塔的建造工作。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千年...
原创 希... 德黑兰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开罗的第二大城市,拥有近1700万人口,自1796年起一直作为伊朗的首都,...
原创 民... 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原创 九... 封建时代的王朝,为了增强防御能力,常常利用地形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而每座城池更是会设立坚固的城门,并...
原创 老... 回忆是对时间最好的致敬。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带大家回顾一些老照片。 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和社...
原创 此... 贾府祭祀宗祠时,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家族礼仪。这场祭祀活动对家族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排序和责任,体现了家...
原创 西...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
原创 打... 201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在其著作《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重新揭示...
日本关东军在苏联有多惨?冻死当...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1945年8月9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并迅速发动了...
花脚大仙分享:《观天下——大明...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系列19 南京博物院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
原创 朱... 其实,优秀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制度就应该进行改革、...
原创 末...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太平天国的第一位女丞相,也有满清最后一位太监。今天我...
原创 越... 昨儿半夜窝在沙发上看历史纪录片,看到梁武帝萧衍第四次从同泰寺被“赎”回宫那段,手里的薯片都停了——这...
原创 历... 《木兰诗》中曾写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于许多...
原创 八... 1944年,八路军炮兵班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遭遇了约200名日军,而他们手里仅有一门没有炮筒的山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