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所谓的“战国四大名将”指秦国的白起和王翦以及赵国的廉颇和李牧。四大名将均匀地分布于秦赵两国,如此巧合令后人心中疑惑顿生:莫非战国时期其他各国无名将?亦或者秦赵两国莫非携带者无形的名将基因?其他五国难道真无人能与“四大名将”并驾齐驱吗?
“战国四大名将”出自何处?
要确定战国时期是否有其他国家的将领能与“四大名将”并驾齐驱,必须明确“四大名将”一词背后的评定标准。因此,我们首先要去追溯“四大名将”这个提法的渊源,它究竟出自何处,由何人提出,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去解构其背后的评判体系。遗憾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战国四大名将”的提法,这个词汇只见于互联网和面向大众的“讲坛”上。
过去两千多年中,首次将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四人同列的作品是《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兵最精”。至于作者周兴嗣作此判定的依据何在,他本人也没有说明。毕竟《千字文》的主要功能是教小孩认字,其内容虽不是对汉字的任意排列,而是将千余汉字组成易于记忆的词语,但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不十分强。我们有理由相信,“起翦颇牧”四个字恰好全部被梁武帝所选中,且恰好代表四个人的名字,所以周兴嗣巧妙地将其排列起来。要说依据,实在难寻。另外,即便《千字文》将四人名字并列,战国四大名将这个提法也没有直接出现。
因此,“战国四大名将”究竟出自何处,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词语最先流传是在互联网上,而后经过百家讲坛的传播而为人所熟知。至于为何非要是“四大名将”,可能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做归纳时对“四”这个数字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凡归纳多以四为一组,如“四大美人”,“四大名著”,“四大天王”;现代的“四小生”,“四小花旦”等等。对战国名将的排名,大概也遵循了这个不成文的原则。
所以说,“战国四大名将”是个主观性很强但很顺口的评价性词语,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
谁能媲美“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能媲美现行“四大名将”的实力战将并不少。别的不说,战国中期的一对“死敌”表现绝对不输四人。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大破两强之一的齐国,连下七十二座城池。在乐毅的打击下,曾经一度与秦国并尊东西二帝的齐国险些亡国,后土地虽恢复,但元气大伤,国力衰微,再也没有称霸的资本。挽救齐国于水火之中的大将田单亦称得上名将。当时齐国仅仅剩下两座城池,亡国之运就在眼前,贵族田单巧妙地看出了联军的矛盾,抓住其薄弱环节,用火牛阵大破联军,一举收复所有国土。七十二座城池反复易手,即便翻遍整个中国历史,也难以再找出第二个如此震撼的交战回合。
所以,乐毅和田单绝对有资格和四大名将并驾齐驱。
当然,更有资格的当属齐国的大将匡章。此人不为民间所熟知,但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位了不起,甚至足以载入史册的名将。战国时期,秦国的屏障函谷关唯一一次被攻破便是匡章的杰作。齐闵王时期,秦国已经通过变法做大做强,成为六国的威胁,“合纵抗秦”的意愿在六国统治者之间不断强化。公元前298年,匡章带领齐国、魏国和韩国三国联军共同进攻秦国,在函谷关外与秦军对峙。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赵国和宋国派兵加入,匡章带着五国联军一鼓作气攻下函谷关,秦国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不可一世的秦庄襄王不得不拉下面子向六国求和,向参战国割让土地,并归还秦国侵占的韩国和魏国国土。和约达成后联军方撤回。这是六国合纵抗秦过程中唯一一次对秦国的大胜,也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距离亡国最近的一次。从这个角度来说,甭管匡章带着几国联军,将不讲武德,能把签过打成这样足以展现他的能力。
当然,真正能对飚“四大名将”的战国将领远不止上述三人。尽管“战国四大名将”的提法已经深入人心,难以撼动,但我们决不能机械地认为战果时代仅有起翦颇牧四位名将,同样也不能认为他们就是战果时代最厉害的四人。从更为宏大的视角来看,“战国四大名将”一词以点带面,实质上表达的意思是战果时代英雄辈出,人才济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