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过商鞅变法看公司推行新政策需要遵循四点原则
迪丽瓦拉
2024-06-27 17:07:08
0

原标题:资治通鉴:通过商鞅变法看公司推行新政策需要遵循四点原则

商鞅变法是秦国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废除了秦国旧的体制,创立了适应秦国发展的新制度,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壮大的国力,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虽然商鞅变法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是我们通过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上也是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资治通鉴》中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一、商鞅变法的始末

商鞅来到秦国推行他的变法,这时候秦国的那些贵族们都不赞同商鞅的变法,商鞅就向秦孝公进言说:“百姓不会考虑开创的计划,他们只会分享利益;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也不能和他们共商大计,所以成大事的人要想强国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这时虽然有大夫甘龙在一旁阻扰但是秦孝公还是听从商鞅的意见由他主持变法。

商鞅于是就制定了变法的法令:将百姓编成五家为一伍、十家一什,并且要互相监督,实行连坐法。举报奸谋的人和上战场杀敌的人一样有赏赐,知情不报的人和战场上投降敌人的同罪处罚。获得军功的可以有上等爵位。私下斗殴的人根据轻重程度进行处罚。致力于本业工作的,种田的生产粮食多的,织布织的布匹多的,可以免除赋役。因为懒惰导致贫困的,将成为奴隶。皇室贵族没有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确了爵位秩序高低,以及相应配套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有功劳的人就获得相应荣誉并获得物资上的奖励,无功劳的人及时家里富有也不能显耀。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资治通鉴·周纪二》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写好了但是没有公布,害怕百姓不相信这个法令。于是商鞅就让人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商鞅当众下令有人把这块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赏十金。百姓感到这件事情很奇怪,没有人上去搬这个木头。商鞅又加到赏赐五十金,终于有个人尝试着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马就赏赐那个人五十金。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资治通鉴·周纪二》

这下秦国百姓都知道商鞅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商鞅就颁布了法令,法令推行了一年,秦国的百姓说来说新的法令给他们带来了不便。这时候刚好太子触犯了法令,商鞅就说:“新法令推行不好是由于上层人士没有很好执行。太子是国君的子嗣,不可以对他施行,于是就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施行了处罚。”这下子秦国人都很认真遵守这个法令。

法令推行了十年,秦国出现了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局面,百姓也积极为国家去战斗,不再进行私下械斗,这下乡野也都实现了大治的局面。这时候那些当初说新法令不好的人又跑来说新法令好,商鞅说:“这些都是乱法的刁民!”于是就把他们都迁到边境上去住,自此百姓再也不敢随便议论法令的是非了。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资治通鉴·周纪二》

二、借鉴意义

从商鞅变法的整个过程其实可以对我们现在作为管理者如何推行制度激励员工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制度一定要有针对性,商鞅为何能在秦国实行变法,这是因为秦孝公继位后,秦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东方的其他六国,向东发展受制于魏国,向南向西发展受制于楚国,先王开创的河西之地被韩魏赵给瓜分了。而且其他六国还看不起秦国,认为秦国是未开化的国家。所以此时秦孝公急切想要通过变法来改变秦国弱小的局面,怎么改变呢?就是商鞅变法中的推崇军功,摒弃贵族世袭的现状,只有在战场上立功才能有爵位。

对于公司而言,我们制定制度也是要有针对性,通过制度来摒弃原来的旧的环境和习惯,将目标明确,把力量都往一个方向使劲,同时对于制度的执行还要有一定的奖惩措施来激发大家执行的积极性。

二、对于制度的执行,要有奖惩的措施。一项新的规章制度要想从上往下推行下去,人人都自觉依章办事,往往要靠奖惩手段来刺激。对于能按规章制度办事,表现好的,要予以奖励,通过物质激励让别人向他看起,树立起几个典型之后,制度推行的效果会好起来。但是对于拒绝按新的规章制度办事的,也要予以处罚,这样才会让人敬畏。特别是对于违背制度的也要抓一两个典型起到震慑作用。要不然没有处罚措施,这个制度到最后也是无法推行下去的。

三、做事信用为先。从商鞅徙木赏金这件事,可以看出信用的重要性。要想为制度实行打下良好的环境,就要讲信用。该奖励的就要奖励,该处罚的就要处罚。现实中有好多公司在奖励这一块看到员工按公司奖励标准会得到很大一笔奖金,然而老板却迟迟不肯兑现,想尽办法这边克扣一点那边克扣一点,这不仅仅让原本应该得到奖励的员工寒心,也让其他员工寒心,整个公司就丧失凝聚力,不仅优秀的员工会离开,公司可能以后也会很难走远。

四、对于制度可以提意见但是不能私下随便议论。一项制度的执行或许会有一些缺陷,毕竟有时候领导者考虑问题也不会面面俱到。但是有问题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提出来,不能对制度随便议论,这样可能会传播出一些消极的东西,造成对公司不好的负面影响,这样的人要及时清理。

所以说,作为一个管理者,公司一把手想让你在公司推行改革,如何有效推行这个改革呢?第一就是要有一套有针对性的制度(商鞅变法中推行的法令);第二要有奖励措施(恩威并施,商鞅变法中按军功论赏赐和爵位,太子犯法处罚太子老师以儆效尤);第三要有信用(商鞅徙木赏金);第四制度可以修正但不能随便议论(商鞅把那些妄议变法的人都迁到边境上去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有这样两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汉武帝,两人都是文治武功的绝代...
原创 新...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毛主席奉行了“一边倒”外交政策。所谓的“一...
原创 魏... 演义中,罗贯中非常厚待蜀国:不仅给了蜀国大将很多的戏份,而且还赐予了他们强大的主角光环。也因如此,魏...
少康,力挽狂澜的复国之君 故事得从夏朝前期说起,那时少康的伯祖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这人,对打猎游玩痴迷到了极点。他常常带着大队...
原创 方...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作为一名军人没人希望自己失败。在水浒传之中,梁山一百单八将自结义以来,战无不胜...
原创 蜀... 蜀汉五虎上将最早出自《三国志平话》,指的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沿用了...
曝光率不高的西晋有哪些名将,好... 聊到历史上的那些厉害将军,咱们脑袋里一下子能蹦出好多名字。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咱们随口就能说的,往...
原创 玄... 前言 626年,一场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下场,或许,他们到死都不知...
原创 溥...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曾经的200多年的历史中,统治着这片土地。然而,这片土地还是被...
壮族作为第一大少数民族,在中国... 很多人来广西旅游会发现,广西并不像是一个自治区,来广西旅游并不会像去新疆、西藏、内蒙古那样充满民族特...
原创 古... 其实在很多乱世,老百姓在战争真正到来之前,其实是不会意识到已经‘天下大乱’了。 所谓的‘汉人不知东...
原创 假... 就武艺而言,蜀汉能够与关羽比肩的无外乎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至于魏延等人在档次上与“五虎上将”尚有...
定档!明晚在江苏卫视首播 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消息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 将于2月26日—27日 (本周三至周四) 在江苏...
原创 鬼... 鬼谷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谋略家,由于他精通百家学问,明理审势、光记多闻、通天彻地、智慧卓绝...
原创 他... 古时候有赵括纸上谈兵,近代的时候国民党也出了一位赵姓将军,夸下海口要将刘邓大军击溃,结果不仅兵败于王...
原创 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之乱世起源于大唐帝国...
原创 蒙... 蒙古国本是中国的一部分,一直服从中原王朝的管理。后来因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而直接宣布独立,那时候的中国...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1901年的女子生活留影旧照,彼时正值晚清与民国的新旧交替之际,国内不但涌出大批的...
汉朝七位有庙号的皇帝都做出了哪... 庙号的传统,其实从商朝那会儿就开始了,但可不是每位皇上都能得到庙号。秦始皇一统六国,建起秦朝后,就把...
原创 如... 予方聊生活 唐国强在《雍正王朝》中饰演的雍正皇帝,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角色之一。他的表演既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