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死,赵国亡”,如果李牧没有死,赵国还可以撑多长时间?
迪丽瓦拉
2024-06-27 17:07:04
0

原标题:“李牧死,赵国亡”,如果李牧没有死,赵国还可以撑多长时间?

李牧之在雁门,法主于守,守乃所以为战;祖逖之在河南,法主于战,战乃所以为和;羊祜之在襄阳,法主于和,和乃所以为守。是和战、守本殊途而同归者也。——王质

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名将非常多,而被历史公认最著名的有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个人又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他们四位都是从各自阵营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然后凭借自身实力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国家最为倚重的大将。

众所周知战国有七雄,而这四位中白起和王翦出自秦国,廉颇和李牧出自赵国,显而易见,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当属秦国和赵国。

秦国比赵国实力更强,即便如此秦国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去开疆扩土,其他六个国家为了能够与之抵抗,相互合作、相互制约,但谁都不敢做那个开第一枪之人。

随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国家的经济、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秦国国君随即开始讨伐六国,实现统一全国的伟大志向。

虽然赵国领土面积不大,表面看上去实力也并不强,但却人才辈出,尤其廉颇和李牧两位名将,如果不出阴招,想要打赢二人并非易事。

而李牧的存在与赵国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当时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那么如果李牧不死,赵国就不会被秦始皇消灭吗?

抗击匈奴

今天就来聊聊“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抗击匈奴,二为抵御秦国。

李牧乃第一位北破匈奴的名将,打得匈奴几乎全军覆没。在秦国实行灭六国的计划中,李牧成为秦国最大障碍,秦国诸位大将都败在他手上。

一开始李牧只是赵国的一名小兵,由于在战场上不惧强敌、敢拼敢杀,很快便得到上级将领的赏识,后来逐渐被重用,官职也在不断上升。

打仗时李牧有一套自己的谋略,当时赵国北部边境地区战事频繁,李牧跟随大部队去抗击匈奴,他懂得以退为进,首先让匈奴人放松警惕,面对对方的不断挑衅李牧假装示弱,等匈奴人认为李牧只是一个挂名将军掉以轻心后,赵国军队再来个回马枪,打匈奴个措手不及。

这场仗打退匈奴10几万大军,李牧的带兵能力得到很多人肯定,匈奴人此后不敢再骚扰赵国北部边境地区,其他将领带兵匈奴人可以碰一碰,但只要看到李牧的军旗就会立即退让回避。

李牧在边境地区驻守多年,最终凭借优秀的带兵能力和出众的谋略,被朝廷召回,参与到大大小小各种军事以及政事中。

军中廉颇任大将军,李牧位居其下,廉颇曾多次与李牧聊到军事话题,每次都对李牧的才能表示极度认可。

长平之战爆发以后,赵王听信小人谗言免去了廉颇的大将军职位,廉颇因此大怒,带兵攻打前来替换自己的乐乘,乐乘不敌廉颇逃走了,廉颇因为赵王的态度没有回去,投奔去了魏国。

重创秦军

赵国损失两员大将,放眼望去能够上战场领军之人只剩下李牧,其实赵国还有一位名将,名叫庞煖,只不过他当时选择了归隐,后来才复出。

赵王迁刚继位不久,秦国就派出桓齮将军率兵攻打赵国,赵国面对强敌连连战败,当时李牧还在抗击匈奴,赵王紧急将李牧召回,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让战局扭转。

双方对峙时桓齮多次引诱李牧出击,李牧身为抗战杀敌的老将,已经熟读兵法,自然不会上当。

后来在桓齮出兵正面攻打赵国时,李牧绕道攻入秦军大营,再在半路上伏击,等秦国发现中计回来援助时将桓齮打败。

此次战役让赵国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举国上下无不夸赞李牧,赵王直接将他封为了武安君,其他国家也都知晓赵国有一位如此优秀的将军。

公元前232年,秦始皇派出两路人马攻打赵国,李牧也把赵国士兵分为两路前去御敌,让司马尚带兵在长城一线死守,然后自己冲锋陷阵,这一次秦军又被打败。

关于李牧的死,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道:“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遂灭赵。”

陷害而死

秦始皇为统一六国,于公元前229年再次派兵攻打赵国,这次担任大将军一职之人乃王翦,赵国则再次派出李牧御敌。

王翦得知对手是李牧,自知打过他对方,于是建议秦始皇施一招“反间计”,让他们先内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赵国听信小人谗言,果然中了计,他派人前去收缴李牧的兵权,李牧为国家着想拒绝不交,结果被赵王设圈套斩杀。

得知李牧已死后,王翦再无顾虑,率军一举攻入赵国城下,赵国没有一位将领可以抵抗得住王翦的进攻,最终赵王被俘虏,赵国灭亡。

秦始皇最终没有杀赵王,而是将他流放,流放途中赵王写下一首名为《山水》的歌谣,可以看出他非常后悔杀李牧和司马尚。

词为:“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不听聪兮,敢怨秦王?”

其实赵国命数已尽,就算李牧还活着赵国也会灭亡,秦国攻打赵国时国内正在闹饥荒,情况已经不容乐观,所以灭亡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最久也撑不过一年。

小结

可以说李牧是个“悲剧”,他如果生在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家,遇到一位明君,或许会成为开国功勋,成就应在白起、王翦等名将之上,实在可惜了!

话说回来,如果李牧不生在赵国,或许不会被君王看中,多次封他为大将军领兵展示才能,从而名垂青史。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山水》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极为关键的战役,标志着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最后一次较量。战役的结果不仅决定了北方的...
原创 “...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嘴巴上说着一堆好话,见了人说人话,见了鬼说鬼话。这种人就像...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他生活在元朝末年的动乱时期,那个时候的社会动荡让他学...
原创 清... 清朝的物产非常丰富,几乎什么都有,乾隆皇帝傲慢地拒绝了英国使者马加尔尼的请求,不愿建立商贸关系。这个...
原创 为... 当谈到中国的崛起时,许多西方国家的反应就像邻居家突然中了彩票——既感到羡慕,又有些焦虑,甚至开始感到...
原创 古...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秦始皇功绩卓著、威名远播,几千年来声名不衰,因此至今仍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他。...
原创 1... 今天咱得聊聊一个特别牛的老人,他叫周寿谊,活了 116 岁,硬生生见证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更迭,这...
原创 张... 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五人是帮助李显重新登基为帝,恢复李唐江山的重要人物,因此李显为了...
原创 丞... 在谈到汉室的兴衰时,汉高祖刘邦是一位明智的皇帝,他开创了盛世大汉。而在刘邦的治国过程中,有两位重要人...
原创 回...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提到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贞观之治”这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在李世民的统...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刘备稳坐西川,晋升为汉中王。同年,关羽发动北伐,斩杀庞德,俘获于禁,成功水淹曹军七个营...
原创 上... 唐亮,1910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时,他便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革命...
原创 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令人混淆的历史人物。例如李广与李广利、张宗昌与张昌宗、李自成与李秀...
原创 常... 1391年,广西龙州发生的动乱让朱元璋深感懊恼。他最信任的战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在接到消息后不久突然...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让很多将领的英勇事迹更加广为人知。比如赵云...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英勇的英雄和聪明的智者,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便是一个充满悲剧与智慧碰撞的典型。曹...
原创 李... 在许多史书中,李世民被描绘得异常出色,几乎把李渊的存在感掩盖了,给人一种大唐的江山仿佛是李世民一手打...
三晋古树名木丨新绛县:古树千载... 山西科技报原标题:古树千载知兴衰 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新绛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隐匿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古...
原创 长... 长安的名字非常优美,为什么后来会改成西安呢?这个名字又是由谁来改的呢? 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朝代都...
原创 秦... 前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