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 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宋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北宋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极少,十分珍稀名贵。
北宋官窑是宋徽宗引入汝窑及开封东窑等窑口制作精华创制的青瓷巅峰之作,作为国仪之用。北宋官窑造型古朴典雅,釉质醇厚,匀润,釉色温润如玉,纹片如宝石冰裂,器口微微泛紫,底足褐色如铁,其清籁幽韵,趣雅拔俗的艺术风格和追求,是其他瓷种望尘莫及的。
同时,北宋官窑作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只供朝廷专用,于一般百姓来说,实乃不敢想象的难求之物,故北宋官窑瓷向来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之说,足以可见北宋官瓷之稀有罕见。
此北宋官窑贯耳尊直口,短颈,溜肩,腹部向下内敛,撇口平底,口沿呈海棠式。颈部与肩部左右侧分别以双为耳,使整体器物显得大气得体。
瓶身以棱为主要纹饰,此工艺及其难得,自古有“一方顶十圆”之说。腹部向下微微内敛,颈部外撇,底部呈以足的形式,是一件非常不错的北宋官窑风格的藏品。
其北宋官窑双耳雚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北宋官窑贯耳尊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