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教科书中的这个大反派,让秦国得以崛起,为秦国统一立下两大功劳
迪丽瓦拉
2025-06-25 13:32:39
0

小时候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经常读到过《完璧归赵》,里面主要讲了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的故事,当时赵王得到了一块和氏璧,哪知道被秦王得知了。于是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当时赵国担心秦王言而无信便非常烦恼,可是又不敢得罪秦王。

就在这个时候,他手底下的一个宦官推荐了蔺相如,于是蔺相如被赵王拜为上卿,出使秦国,而当时秦王果然言而无信,在得到和氏璧之后便立马绝口不提城池的事情,而这个时候蔺相如便说和氏璧有瑕疵,趁此机会拿到了和氏璧。

而秦王也担心伤到和氏璧,于是立马拦下了侍卫,之后蔺相如和秦王约法三章,暗地里悄悄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这个就是“完璧归赵”的典故,在书中我们常常不难听到对蔺相如的赞美之词,而除了这个之外,后来的渑池之会也是蔺相如出面替赵王驳回了颜面。

在这些教科书之中,秦王无疑俨然是一个“大反派”的形象,为了得到和氏璧和羞辱赵王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书中对于蔺相如是极尽褒扬之词。

对于这个大反派,小时候我们学习的时候总是恨得牙痒痒,然而正是这个大反派其在历史上功绩可不小,书中的这个大反派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襄王,对于秦国来说他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秦昭襄王的贡献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书中的大反派为秦国崛起立下了三大功劳:

东出,东出,打垮六国

自秦惠文王时代起,在尽数收复了河西之地和开拓了巴蜀之后,秦国的目标就一直是自秦穆公时期的愿望:东出争霸天下。然而当时的山东列国由于看不起秦国,外加上“商鞅变法”的缘故让秦国被列国冠以虎狼之师,秦惠文王时期,列国屡屡合纵攻秦,秦惠文王时期的主要目标就是打垮列国合纵,东出的任务就交到了下一代手上。

到了秦武王时期,秦武王派遣甘茂打通了秦国东出的重要道路,韩国的宜阳,从此秦国东出再无阻碍。不过可惜的是,秦武王这个人太轴了,好好的大王不当非要去举鼎,最终被大鼎活生生砸死了,最后东出的任务交到了秦武王的弟弟秦昭襄王时期。

秦昭襄王时期,此时的秦国形势依然不利,东边的齐国虽然在军事上不如秦国,可是其具有相当强的软实力,当时列国的文化圣地稷下学宫就在齐国,而齐国由于盐铁之利在列国之中是经济最好的。秦国要想顺利东出,不得不考虑齐国在背后捣鬼,当年的合纵攻秦就是齐国在背后撑腰。

而秦昭襄王和其母宣太后便利用了当时齐闵王行事嚣张跋扈的缘故,联合了山东五国攻入齐都临淄,燕国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二城,虽然之后经田单火牛阵复国,可是自此之后齐国以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抗衡秦国。

而齐国衰弱之后,当时南方霸主楚国也是一个心腹大患,在秦惠文王时期,齐秦丹阳蓝田大战让楚国几乎元气大伤,之后齐楚垂沙之战让楚国更是进一步衰弱,然有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虽然衰弱,可是其地大物博常年带甲百万纵使衰弱也是不可小觑。

而秦昭襄王在位中期所作的事就是进一步打击楚国,先是诱骗楚怀王进入秦国并趁机扣留了他,在楚国群龙无首之际趁机连下楚国数座城池,在“渑池之会”后,秦国和赵国结盟,消除了后顾之忧便一门心思攻击楚国,让楚国失去了几乎半壁江山,从此楚国再也不是那个楚国了,鄢郢之战的惨败让楚国再也无力单独抗衡秦国,外加上楚国世族始终制约着楚国,从此楚国也进入了苟延残喘的道路。

在齐楚之后,秦国迎来了一个强大的邻居,北方的赵国,赵国中叶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君王:赵武灵王。他敏锐地感受到了之后发展骑兵的优势,因此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经过赵武灵王改造的赵国军队军事实力大增,论单兵素质绝对不亚于秦国锐士。

为了打击赵国,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在赵惠文王时期,秦国便一直想要彻底打垮赵国,然此时的赵惠文王虽不及其父赵武灵王雄才大略,不过此时的赵国也是人才济济,故而秦赵交锋,秦国一直没有占到便宜。

直到了赵孝成王时期,此时赵孝成王刚登基不久,行政方面略显稚嫩,而秦昭襄王趁此机会则是利用赵国朝堂对于廉颇的不满,趁机逼得赵国换下廉颇,而秦国则偷偷换上了白起,最终导致了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

可以说秦昭襄王完成了历史交给他的使命,让大秦得以成功崛起。

打压“四贵”

在秦孝公时期,卫人卫鞅进入了秦国,得秦孝公近侍景监引荐,秦国从此定下了“军功爵制”,秦法规定:“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大秦从此定下了“军功爵制”的道路。

然而在秦国后期,秦国的“军功爵制”隐隐然已经有崩溃的迹象,原因在于当上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她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为了控制权势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芈戎、魏冉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被他提拔了起来,当时称之为“四贵”。

而也经过宣太后的改变,当时秦国朝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是秦昭襄王的权力已经有被宣太后取代的趋势,当时秦国只知有“四贵”,而不知有秦王。另外一个则是秦国庙堂之中,芈姓势力崛起,并在此之后逐步成为除秦国嬴姓公室之外的又一大势力。由于宣太后的过多干预,秦昭襄王实力已经受到了进一步侵害,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秦国必然会走上山东列国的道路,而就在这个时候魏人范睢入秦,他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驱逐四贵和远交近攻。

而秦昭襄王在得到了范睢的提点之后,便立马废了魏冉,驱逐芈戎,将秦王权力进一步收回,加强了中央集权,更主要的是让秦国“军功爵制”得以延续。

所以历史有时候是以“有色眼镜”看人,历史上秦昭襄王的手段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只要能对自己有利都可以用,然而秦昭襄王也正是靠着这些招数让秦国得以崛起,在秦昭襄王时期他真正做到了秦国可以以一打六的时代,秦国的崛起靠的正是秦昭襄王,他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两大不可磨灭的功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澹... 梁山五虎之中的大刀关胜,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关羽的嫡系子孙;铁鞭呼延灼是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
原创 时... 宋江和宋清的父亲是宋太公,史进的父亲是史太公,孔明和孔亮的父亲是孔太公,穆春和穆弘的父亲是穆太公,施...
原创 为... 孙权借南郡:一场深藏不露的政治博弈 引言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赤壁之战的烽火尚未完全熄灭...
原创 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之时,黄巢与子侄...
日本有识之士呼吁归还掠夺文物,... 自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从中国掳走的金银、文物数量巨大。多年来,中日两国学者、有识之士不断呼吁...
原创 李... 1966年12月3日,中国台湾省的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将军,于昨日突发心脏...
原创 为... 秦始皇时期,名将王翦在统一六国后选择功成身退而非悄然隐退,这背后有着深刻原因。彼时,秦国功臣中惨烈殒...
原创 谋... #头条创作挑战赛# ? #分析三国# ? 三国前期,袁绍占领冀州后,凭借其四世三公的威望,很快就有许...
原创 杀...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的皇帝,名字源自于《易经》中的“六一颂”:“元亨利贞”,他出生...
原创 南... #为什么说辛弃疾是最能打的诗人?# 一、壮志凌云少年时 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的山东济南,彼时北...
原创 樱... 侵华日军将领樱田武,曾长期担任第五师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和参谋长,尤其是在其师团参谋长任内,先后辅佐了板...
原创 盘... 阅读之前不妨动动你的手指点个关注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属于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许多英雄...
原创 联... 宋徽宗统治时期长达26年(1099-1125),在此期间北宋大致完成对河湟之地唃厮啰政权的征服,巩固...
原创 此... 三国,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但是...
原创 曾... 匈牙利,这个位于中欧内陆的国家,历史上曾是响当当的存在,其辉煌的历史与复杂的政治变迁让人唏嘘不已。然...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乞丐这一职业如同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社会的底层艰辛,也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他们之...
原创 变... 简介: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号荆公,临川(在江西省)人。他向皇帝宋神...
原创 保... 《——【·前言·】——》 爱新觉罗·保泰,康熙帝的侄子,父亲是康熙的哥哥,连襟更是废太子。这种显赫的...
原创 记... 在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身,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和束缚。 在张学良重获自由之后的一次...
原创 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