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珠为何独得皇太极恩宠?具体原因,成熟男人都明白
迪丽瓦拉
2024-06-28 00:05:56
0

原标题:海兰珠为何独得皇太极恩宠?具体原因,成熟男人都明白

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绝对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在其父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权基础上,建立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大清王朝,并逐步统一关外地区,为清朝入关、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奠定了绝对基础,皇太极对于清朝的巨大贡献,当属开天辟地。

作为一代帝王,皇太极的后宫生活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所在。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有被勒令离婚的继妃;有转赐给大臣的妃子;甚至还先后纳娶了两位寡妇,而且其中一位寡妇还独得皇太极恩宠长达八年,直至这位妃子病逝。

她就是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

天聪八年,时年26岁的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嫁给了时年42岁的皇太极,成为皇太极“五大福晋”中,排名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的关雎宫宸妃,并在其病逝之前的八年时间里,独得皇太极恩宠。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仅有史可查的后妃就多大15位,可其为何独对一个26岁,而且还是再嫁的寡妇如此恩宠呢?

笔者认为,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恩宠,每一个成熟男人都能理解!

我们先来看下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到底独宠到了什么程度?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载: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睢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而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贤妃来吊,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也就是说,在《清史稿》对海兰珠的记载中,除了身份和进入皇太极后宫的时间说明外,其余记载全部是“海兰珠独得恩宠”的相关记载。在海兰珠病逝以后,皇太极类似“恸甚”、“迷惘”、“悲悼不已”甚至因海兰珠病逝而牵扯出皇室宗亲被株连夺爵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且,在《清实录》、《满文老档》乃至大清附属国朝鲜所成《朝鲜李朝实录》对于海兰珠独宠的情况,都有相关记载。

崇德二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宴请朝臣的同时,还发布了大清王朝第一道“大赦令”。

《清太宗实录》记载了这份只有皇位继承人才能享受的“大赦恩谕”:

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除十恶之罪不赦外,其余等罪,咸赦除之。

也就是说,在皇八子刚刚出生不久,尚有5位皇子在世的皇太极,便早早地确定了皇八子的皇位继承人身份。

可想而知,皇八子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太极的特殊恩宠,只有一个原因——“子凭母贵”!

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恩宠,可见一斑!

那么,这种特殊的恩宠,到底来自何处呢?

《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记载了皇太极的形象:

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

有上述记载来看,皇太极俨然一副文武双全的英武帝王形象。当然,这里面肯定有着清朝遗民对于清朝开国皇帝的刻意美化,但根据后世流传的皇太极画像也能看出,上述记载并无过多偏颇。

皇太极接过后金政权的时期,正值后金政权急需发展壮大,和明朝、朝鲜等正处于紧张对峙、连年征战的特殊时期。在此复杂局势之下,皇太极对于女性的需要,并不单单是生理上的需要,更多的是来自心理上、来自心灵相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的心理安慰。

生理上,海兰珠进入皇太极后宫之时,已经26岁,虽然不及13岁便嫁给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正值妙龄,但其因为更加丰满温润、更加的体贴入心,再加上之前的婚姻经历,对男性更加的了解,更懂得男人在夫妻生活方面需要什么、懂得该如何取悦男人,海兰珠几乎能够满足皇太极在生理上的一切需求。

而且,这种满足,绝非年幼小姑娘能够达到的程度。

《啸亭杂录》中,还记载了皇太极的文人习性:

太宗天资敏捷,虽于军旅之际,手不释卷。曾令儒臣翻译《三国志》及《辽》、《金》、《元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也就是说,皇太极在征战四方的同时,还对历史书籍痴迷不已,乃系一位内外兼修的帝王。在整个后宫中,也就只有以“贤淑文静”著称的宸妃海兰珠能够在此方面和皇太极拥有共同语言,填补皇太极在刀光剑影中的心理缺失。

生理上,能够满足皇太极的一切需求;心理上,能够让皇太极实现征战之余的心理安宁;如此女性,已经步入中年的成熟男性,焉能不独宠?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啸亭杂录》、《清太宗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金融“贷”... 回望山西,北魏的青褐浑厚,隋代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薄而出,五代的温煦沉着,宋代的隽永大方,明清的严谨...
原创 明...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明朝海军,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
原创 1... 朋友,你去过昆明吗? 在漫长的古代,昆明一直是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大批军事移民进入...
原创 阿...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覆盖广泛、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大帝国,其统治期间...
原创 慈... 清末民初,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家陷入动荡不安,而当时的统治者以慈禧为首,更是因为腐败无能而备受...
原创 慈... 前言 在我国人心中,慈禧的形象常常被描绘成宫廷斗争中的残忍女人或是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她为了实现独...
原创 陕...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前言: 古代的许多高权重墓地都具有深远...
原创 有... 司马迁、郑和、童贯,这些历史上的太监,尽管身体残缺,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远的影响。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
原创 太... 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清·...
原创 武... 历史洪流奔腾不息,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转,每一页辉煌的篇章背后,皆镌刻着几位非凡人物的深邃足迹。武则天...
原创 毛...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除了在政治和思想理论上,有一骑绝尘的令人瞻仰的成就以外,在其他领域也颇有...
原创 李... 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领5000步卒,孤军深入讨伐匈奴,没想到却被匈奴8万骑兵围困,血战之后,李陵...
原创 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社会动乱。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一系列英勇豪杰。曹操崭露头角,横扫吕布、袁绍等群雄...
原创 秦... 文 / 子玉 对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许多人其实都会有一个疑问,嬴政的个人能力和历代秦王所做的...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建立,中国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八旗子弟在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备受朝廷重视。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八旗子弟中出现...
原创 曹... 曹操统领一众谋士猛将,势力庞大,但其多疑的性格让他对身边的人都保持警惕。然而,在这众多谋士将领中,唯...
原创 蔡... 文/史小二记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段故事。关于曹操。曹操曾路过曹娥碑,大才子杨修随行。 曹娥碑的...
原创 他... 世人皆知蜀国五虎将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也有甚者认为蜀国第六虎将是后起之秀魏延,但是殊...
原创 吴... 如今的祖国富足强盛,屹立于世界之巅。遥望近百年前,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屡遭外敌的入侵。在国家危亡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