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珠为何独得皇太极恩宠?具体原因,成熟男人都明白
迪丽瓦拉
2024-06-28 00:05:56
0

原标题:海兰珠为何独得皇太极恩宠?具体原因,成熟男人都明白

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绝对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在其父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权基础上,建立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礼的大清王朝,并逐步统一关外地区,为清朝入关、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奠定了绝对基础,皇太极对于清朝的巨大贡献,当属开天辟地。

作为一代帝王,皇太极的后宫生活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所在。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有被勒令离婚的继妃;有转赐给大臣的妃子;甚至还先后纳娶了两位寡妇,而且其中一位寡妇还独得皇太极恩宠长达八年,直至这位妃子病逝。

她就是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

天聪八年,时年26岁的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嫁给了时年42岁的皇太极,成为皇太极“五大福晋”中,排名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的关雎宫宸妃,并在其病逝之前的八年时间里,独得皇太极恩宠。

在皇太极的后宫中,仅有史可查的后妃就多大15位,可其为何独对一个26岁,而且还是再嫁的寡妇如此恩宠呢?

笔者认为,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恩宠,每一个成熟男人都能理解!

我们先来看下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到底独宠到了什么程度?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载: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睢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而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贤妃来吊,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也就是说,在《清史稿》对海兰珠的记载中,除了身份和进入皇太极后宫的时间说明外,其余记载全部是“海兰珠独得恩宠”的相关记载。在海兰珠病逝以后,皇太极类似“恸甚”、“迷惘”、“悲悼不已”甚至因海兰珠病逝而牵扯出皇室宗亲被株连夺爵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且,在《清实录》、《满文老档》乃至大清附属国朝鲜所成《朝鲜李朝实录》对于海兰珠独宠的情况,都有相关记载。

崇德二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宴请朝臣的同时,还发布了大清王朝第一道“大赦令”。

《清太宗实录》记载了这份只有皇位继承人才能享受的“大赦恩谕”:

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除十恶之罪不赦外,其余等罪,咸赦除之。

也就是说,在皇八子刚刚出生不久,尚有5位皇子在世的皇太极,便早早地确定了皇八子的皇位继承人身份。

可想而知,皇八子之所以能够得到皇太极的特殊恩宠,只有一个原因——“子凭母贵”!

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恩宠,可见一斑!

那么,这种特殊的恩宠,到底来自何处呢?

《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记载了皇太极的形象:

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

有上述记载来看,皇太极俨然一副文武双全的英武帝王形象。当然,这里面肯定有着清朝遗民对于清朝开国皇帝的刻意美化,但根据后世流传的皇太极画像也能看出,上述记载并无过多偏颇。

皇太极接过后金政权的时期,正值后金政权急需发展壮大,和明朝、朝鲜等正处于紧张对峙、连年征战的特殊时期。在此复杂局势之下,皇太极对于女性的需要,并不单单是生理上的需要,更多的是来自心理上、来自心灵相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的心理安慰。

生理上,海兰珠进入皇太极后宫之时,已经26岁,虽然不及13岁便嫁给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正值妙龄,但其因为更加丰满温润、更加的体贴入心,再加上之前的婚姻经历,对男性更加的了解,更懂得男人在夫妻生活方面需要什么、懂得该如何取悦男人,海兰珠几乎能够满足皇太极在生理上的一切需求。

而且,这种满足,绝非年幼小姑娘能够达到的程度。

《啸亭杂录》中,还记载了皇太极的文人习性:

太宗天资敏捷,虽于军旅之际,手不释卷。曾令儒臣翻译《三国志》及《辽》、《金》、《元史》,性理诸书,以教国人。

也就是说,皇太极在征战四方的同时,还对历史书籍痴迷不已,乃系一位内外兼修的帝王。在整个后宫中,也就只有以“贤淑文静”著称的宸妃海兰珠能够在此方面和皇太极拥有共同语言,填补皇太极在刀光剑影中的心理缺失。

生理上,能够满足皇太极的一切需求;心理上,能够让皇太极实现征战之余的心理安宁;如此女性,已经步入中年的成熟男性,焉能不独宠?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史稿·本纪二·太宗本纪一》、《啸亭杂录》、《清太宗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正如周恩来总理对溥仪所讲:“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时的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
青砖灰瓦间的时代变奏:解码通江... 在川东北的崇山峻岭间,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的改造工程正掀起一场静默的革命。这个总投资超亿元的...
原创 苏... 在正文开始前,我们先来看这张图: 【毒教材的部分插图截取】 这是2022年爆出的中小学生教材插图,...
原创 建... 建文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由于作为太子的爹朱标英年早逝,早早就被爷爷朱元璋立为皇太孙,作为大...
双奖演员领衔、金牌主创打造,《...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持续“圈粉”的文化热潮中,一场穿越千年的西汉家宴正悄然在舞台上“复活”。由湖...
原创 苏... 在1911年清朝灭亡后,外蒙古迅速宣称“独立”。当时的中国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外的危机四伏,边疆问题几...
西汉最硬气的开国功臣:刘邦喊他... 公元前195年,长乐宫的病榻前,弥留之际的汉高祖刘邦给皇后吕雉留下政治遗言: "曹参之后,可令王陵为...
原创 纵... 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它南下灭亡西夏、金、宋,西征花剌子模、西域诸国、中东地区乃至欧洲地区...
原创 北... 1947年夏天,新疆北塔山的上空,风声呼啸,似乎预示着一场风波的来临。一队中国骑兵正在边境线上紧张巡...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为何对功勋卓著的韩信、萧何痛下杀手,却始终信任谋士张良?这个看似矛盾的历史现象...
原创 原...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名利都是每个人追求的对象,尤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更是追求的焦点,而且...
原创 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开始,一直到其覆灭,经历了无数波折和剧烈的变迁...
原创 清...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这意味着统治中国近300年时间的清政府,已经土...
原创 兄... 前言: 在革命年代,有许多普通家庭为了国家的自由和独立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其中罗家一家便是其中之一。他...
原创 明...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经历了许多的朝代的变迁,不过要说讨论最多的一个朝代,估计就是明朝了。大家对明朝的...
原创 溥... 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3岁初登帝位,一生担任过2次皇帝,并且都是傀儡皇帝。他这一生过得并不安详...
北齐后主高纬:乞丐皇帝的另类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皇帝以其豪华的生活、卓越的才能和辉煌的业绩而被人铭记。然而,北齐后主高纬的故...
原创 原... “迁徙”之事自古有之,通常而言都是落后地区往发达地区迁, 古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迁徙之地有一个统...
原创 原... 文/晚风暮雨 甲申之变,明朝灭亡,江南的明朝宗室在文臣武将的支持下,先后建立起弘光、隆武、绍武、永历...
原创 原... 我们观看历史记载时,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许多在位期间内政、外战都处理地极好的皇帝,会被称作千古一帝,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