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错用一人,害苦孙子朱允炆,成就了朱棣一城战天下的传奇
迪丽瓦拉
2024-06-28 03:33:14
0

原标题:朱元璋错用一人,害苦孙子朱允炆,成就了朱棣一城战天下的传奇

在冷兵器时代兵马、物资对战争起着决定性作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传奇人物的诞生就在于其才能可以打破常规,成就非凡,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位。这个男人以难以完全控制的燕京一地,开启了“靖难之役”的篇章,成就了一城战天下的传奇,这在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其中朱棣文治武功,统军才能不可忽视,但朱元璋在世时看重、提拔的李景隆表现差强人意也是重要原因。朱元璋为孙子朱允炆培养的大将,熟读兵书,性格低沉,有名将风范。但观其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和朱棣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称之为“当代马谡”也没什么问题。

最初朱棣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虽然他是燕王,但大多数将士对于皇帝朱允炆的名头还是很顾及的,大多持观望态度。朱允炆为了削藩,派出特使谢贵收买燕王旧部,意图通过抓获朱棣达到削藩效果。但事情败露,朱棣起兵占领燕京,“靖难之役”自此拉开序幕。

朱棣多年的燕王生涯,无论治军、治政都很出色,受到了众多将士、官吏爱戴。所以很快收服了燕地旧部,朱允炆启用的前朝老将耿炳文,完全被朱棣打得还不了手。朱允炆想起了朱元璋的教诲,启用了朱元璋为自己培养的新一代名将,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

李景隆带领五十万明军,意气风发的开始了讨伐朱棣的征程。占据绝对优势的李景隆一上来就错失良机,没有选择进攻外出的朱棣军,而是依照兵书稳扎稳打,进攻起了城高池深的燕京。按兵书来讲,这么做确实没问题。但建立在双方极度不平衡的势力基础之上,朱棣出城一定是寻找战争的转机,李景隆完全没有必要放他离去,增加战局未知性。

事实也是如此,朱棣深知凭借自己的实力,绝对不是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对手。他找到了宁王朱权那里,一顿痛哭泣,请求这个弟弟为自己向朝廷说情分。但之后的情况就扑朔迷离了,这个向来以精明睿智著称的宁王。竟然在自己的地盘上,毫无知觉的被朱棣俘虏了,塞外的宁王可能没有半分警觉性?很大可能就是不满朱允炆削藩制度,自己又没有起兵的魄力,暗中助长朱棣的气焰。

但不管怎么说,朱棣得到了宁王麾下七八万善战之士和六千辆战车,以及雇佣来的游牧民族武装朵颜三卫,形成了一股可以对抗李景隆的军力。李景隆五十万大军进攻燕京,城池岌岌可危。不过“虎父无犬子”,朱棣世子朱高炽在姚广孝辅佐下,利用水浇城墙凝冰,苦苦坚守,为李景隆攻城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多日难以破城的明军士气低迷,疲惫不堪。朱棣带领草原上的近十万精锐骑兵、战场,呼啸而来,如同山崩地裂、势不可当。李景隆麾下明军大乱,燕京城内朱高炽趁机率军出城,内外夹攻,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彻底崩溃,自此燕王朱棣展开了反攻的号角。

或许是出于对爷爷朱元璋的盲目崇拜,朱允炆并没有责怪这位爷爷培养的大将。反而认为李景隆战败,是因为权威不够高,各军指挥不协调,反而给李景隆加了代天子征伐的权力。

朱允炆不顾一切的信赖着李景隆,李景隆却在倾其所有的坑害着“伯乐”朱允炆。朱棣和李景隆指挥水平根本不在一个频道,李景隆依照兵书聚集兵力,稳扎稳打。可朱棣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带领北地精锐骑兵,攻击太原、济南等周边重地,所向披靡。就这样朱棣在前方收着战果,李景隆率军匆匆追赶,等到了地方人影都没了,双方展开了一场闹剧。

直到朱棣把周边重镇肆虐一空,集聚了足够了力量,准备决战时,李景隆才追上了朱棣的脚步。双方在河北进行了一场旷世大战,一方是李景隆聚集的六十万明军,一方是朱棣的燕军和朱权的宁军,接近十五万。

可河北什么地形大家都明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面对朱棣近十五万骑兵,李景隆就在平原之上布兵迎敌。轰鸣的马蹄声打破了宁静的平原,明军将士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敌军冲阵。强大的冲击力使步兵方阵难以维系,空有六十万人马,却无使力之法。李景隆的平原决战,彻底打光了朱允炆可以调动的实际军力,朱棣此战之后已经具备了南征的力量。

回到南京的李景隆,受到了群臣的弹劾。面对雪花般的弹劾信,朱允炆还是选择了宽恕李景隆,并没有责怪朱元璋为自己培养的大将李景隆。

可不久李景隆再次坑惨了朱允炆,面对南京城下的朱棣大军,朝廷再也没有兵马应对了。李景隆很识相,打开了城门,迎接朱棣进城。事后朱棣加封了李景隆,还赞叹他是“靖难第一功臣”。原因是“默相事机之功”,这个征讨朱棣的朝廷大将李景隆,完美的配合了起兵靖难的燕王朱棣。塑造了朱棣以一城一地,征战大一统王朝,最终获胜的传奇。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实录》

《中国通史.明清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农拿着“小红本”去部队,司令... 1972年4月,时任济南军区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范天恩将军正在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拿起听筒,...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民... 1959年12月,溥仪迎来了他的新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改造后,末代皇帝溥仪终于获得了特赦,成为了名副其...
原创 县... 1928年1月,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一支身披国民革命军第140团军旗的队伍,在白雪皑皑的山区中艰难跋...
原创 1... 1981年5月7日,春末的空气温暖而宜人。曾经声名赫赫的国民党将领杜聿明,正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气...
原创 朱... 朱元璋欲置沈万三于死地,宴席上他指着一道菜问沈:“这是什么?”沈万三聪明应答三个字,保全了性命。 ...
原创 论... 咱今天来唠唠三国蜀汉那些事儿。一提到蜀汉的大将,很多人脑袋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肯定是关羽、张飞、赵云...
原创 文... 1957年4月,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曾言:“历史上不是常提‘文景之治’吗?实际上,文帝...
原创 台... 在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战役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李宗仁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也因此被后世铭记...
原创 汉... 在阅读本文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随时获取更多相关内容,同时也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
原创 臭... 随着影视剧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被搬上荧幕。这些人物的塑造,往往在编剧的巧妙笔触下发生了改变...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先点击“关注”,以便您随时查阅我们精心准备的系列优质文章,也便于与他人讨论和分...
再读《三国演义》,我才知道中年...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高考之后,算是比较晚的了,后来又看了1994版同名电视剧。那时候眼里全是...
原创 美... 当提到“世界第二”时,许多人可能会首先联想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这被广泛视为美国的胜利。美国...
原创 明... 写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作者们每天都在辛勤地撰写文章,只为生计而努力。因此,希望各位观众能够理解并支持...
原创 历... 纵观中国五千年辉煌历史,许多历史人物赫赫有名,流芳百世。正是这些历史人物,成就了影视作品中丰富多彩的...
原创 宋... 宋朝文艺圈才子柳永:情场的得意难掩仕途上的坎坷 柳永以其卓越的词作而享誉全国,他的一生如同一幅复杂...
原创 我... 1948年,曾泽生率领的60军发动了反蒋起义,这一举动不仅对我军和平解放长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辽...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实现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的目标,发动了多次北伐。其中,首次北伐尤为关键,本是...
原创 朱... 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荒淫无度的皇帝,但能够与之匹敌的驸马却是前所未有。众所周知,历史上的驸马地位常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