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明知朝廷有奸臣,为何还非要受招安?还愿一个被误解的宋大哥
迪丽瓦拉
2024-06-28 03:34:06
0

原标题:宋江明知朝廷有奸臣,为何还非要受招安?还愿一个被误解的宋大哥

在某吧看到一个问题,很多人在讨论宋江选择投降朝廷,难道没想到会遭到高俅等奸臣的陷害吗?

我认为宋江百分百是想到了,而且这个结局也很可能在宋江的意料之中。但是受招安投降朝廷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而且宋江一直对兄弟们说,如今圣上身边奸佞当道,我等该当报效朝廷,助圣上祛除奸佞。但是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最终一杯毒酒要了宋江的性命,临时还要拉上李逵一块上路。

很多人骂宋江是个小人伪君子,为了自己的权贵不惜牺牲兄弟的性命。我小的时候看小人书,宋江的装束是那种绣着铜钱的员外氅,可见当时的环境下,人们是怎么看待宋江的。但恰恰是宋江甘愿做“伪君子”,才能让兄弟们流芳千古。

看似在梁山之上有吃有喝,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但那都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破灭掉。自打晁盖上梁山开始,就总为粮食发愁,宋江上山后,打了几仗确实夺了些粮食。但是随着梁山人马的增加,这些粮食根本就不可能够用,再打还打谁?宋江又没有造反的心,再打就是跟朝廷作对,大宋年间,朝廷并没有对北方老百姓进行苛政。你还打谁去?

另外一点,梁山上的这些兄弟们根本就人心不齐,那些朝廷降将日思夜想想回去继续为官,只要少数人不愿意招安。更多的是没有主心骨的,宋江让去哪就去哪。这些人最后肯定要内讧。不管最终怎样,梁山的道路只有覆灭。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果继续在梁山为寇,就算死了,也会被史书写成为害一方的贼寇,因为史书是统治者写的。但要是招安,兄弟们为国出力,兴许能建功立业,拜相封侯,死后也会成为为国捐躯的英烈。最终宋江牺牲自己换来了这些!

一个成功的领导这些方面都会想到,这是脑残永远也不会想到的,脑残只想一时痛快,根本不为以后着想。

受招安,一定会面对奸臣,宋江在郓城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吏肯定知道官场这一点。但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唯有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得到皇帝的信任,给兄弟们一个归宿的同时,帮助皇帝祛除掉这些奸佞,这才是宋江所想。

但是事与人违,宋江没有想到这些奸佞的能力和手段,竟然如此的毒辣,最终宋江带着遗憾饮下一杯毒酒。不过也不必叹息,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悲哀和无奈,自古只有实事造英雄、没有英雄造实事的!

大宋也很快遭到了报应,金国人很快打来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虽然刘少奇和彭德怀之间的争执很快平息了,但这件事却引发了广泛而深远的反思。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不同领...
原创 白... 说到白刃战,很多人都会想到“抗日神剧”。这些剧中最让人吐槽的情节就是像“手撕鬼子”这样夸张的描述。虽...
原创 临... 袁世凯的一生堪称惊天动地,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瞩目的英雄人物,也有不少被视为反派的角色,而袁世凯恰恰是一...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被誉为“锦马超”,而在羌人眼中,他更是被奉为“神威天将军”。他首次出场时便表现得...
原创 关... 三国的各方势力中,刘备出身最为平凡,虽然他一直挂着“汉室后裔”的名号,但这只是他在江湖上混日子的一个...
原创 你... 照亮印度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
原创 赵... 赵括是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特别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中,他的名字被广泛提及。到底赵括是一个军...
当年韩信不过一介无名小卒,夸夸... 从底层崛起的全能型选手。 1 在萧何赏识韩信之前,韩信可不是无名小卒,他此时已是治粟都尉,是汉军中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当...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9日电 (陶拴科)今年是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发掘出土30周年,曾...
原创 为... 古代的冷兵器战争通常是面对面的激烈肉搏,真刀真枪的较量。因此,冲在最前面的人往往会面临很大的死亡风险...
原创 杨... 历史开讲 梁启超曾指出,历史人物的记载有时会存在失实的情况。历史学家因为个人的偏见或者私人恩怨,往...
原创 三... 当你阅读《三国演义》时,是否有过疑问,刘备这个“大耳贼”明明除了会哭,似乎什么都不擅长,可为什么他依...
原创 周... 周总理,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无私奉献,一心为民,您为国...
原创 1... 1980 年,一个法国人说了句让人听了想笑的话:“苏联撑不过十年。” 那会儿的苏联,正是个头顶 “超...
原创 揭...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部广为流传的悲剧英雄传记,一部是《说岳全传》,另一部是《杨家将》。它们都讲述...
原创 司...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即便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今...
原创 萨... 引言 唐代诗人韩愈在《平淮西碑》中提到:“地大物博,蘖牙其间。”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不仅疆域...
原创 康... 1898年秋天,戊戌变法失败的血色还未褪去,两位核心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仓皇逃亡日本。彼时...
原创 林... 在民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年代,能从乱世中走出一个林徽因,已经够让人侧目。但你知道吗?她背后其实站着四位“...
原创 6... 每一次朝廷更替,都会迎来一个新君主。而每个开国皇帝想要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宝座,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