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通常对外来文化接受度较低,清朝的康熙帝却是少见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皇帝,他曾经误会巧克力是西方的特效药,特地下圣旨指定要巧克力,却在亲自尝了一口后失去兴趣。
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5月,康熙帝感染疟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太医院所有的药方都起不了作用,最后服用法国传教士献上的金鸡纳霜才康复,康熙帝也因此对西药产生兴趣,碰巧当时入宫的西方传教士有喝巧克力饮品的习惯,引起了康熙帝的好奇,误以为当时被称作「绰科拉」的巧克力也是一种西方特效药。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6月,罗马教廷特使多罗抵达广州,带来内、外科医生和一批西药准备进献,康熙帝得知后特地下旨给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询问是否有绰科拉,赫世亨向多罗拿了150块绰科拉,并向传教士了解饮用方法,未料呈送给康熙帝时,他只尝了一口便失去兴趣,并命令赫世亨调查清楚绰科拉的药效。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5月,赫世亨上奏给康熙帝,称绰科拉并非药物,反而更像一种保健品,老人、胃功能较弱的人,或者腹内有寒气、腹泻、消化不良的人都可以饮用,能增加胃热以助消化食物,但内热发烧者、患有痨病者、苏醒过来者、痔疮流血者,以及泻血者则不宜饮用。
康熙帝看完后只回覆「知道了」就再也没有下文,可能是因为绰科拉并非药物,还有很多食用禁忌,所以心生厌烦;加上供应绰科拉的罗马教廷多罗,也因为来华后对儒教的排斥而遭康熙帝厌恶,导致绰科拉的「入宫」之路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