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不敢灭掉东晋?
迪丽瓦拉
2025-07-01 04:02:11
0

江山美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忍住这巨大的诱惑。

从曹魏代汉到公元249年,一直托病的司马懿趁着曹爽、曹羲等将领陪同幼帝曹芳外出祭拜祖先之时,悍然发动高平陵事变,将曹魏的军权和政权牢牢掌控在司马家族手中。

可是此次兵变中,司马懿不怕托孤重臣曹爽等人,而是对当时的谋士桓范更为忌惮,听说桓范带兵逃出洛阳,还紧张地问手下:“智慧逃了,该怎么办?”。

虽然桓范最终因软弱的曹爽被牵连而受到株连,但在100多年后,就是连司马懿也想不到,桓范的后代,会对自己子孙的社稷形成那么大的威胁,甚至还丢了江山。

原来,桓范一家可不简单,出身于著名的龙亢桓氏,属于齐桓公的后代,西汉末年,桓荣发迹,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太子少傅等职,桓氏开始在汉朝崭露头角。

桓范虽然被司马懿所杀,但桓氏后人众多,到了晋元帝时期,桓彝家中五子都在朝中身居要职,尤其以桓温、桓冲地位更高。

就是这个一代枭雄桓温,差一点就将东晋的皇帝拉下马取而代之。历史就是有着无数的巧合,但桓温并没有真正灭掉东晋,真正灭掉东晋的还是后来的刘裕,而他为什么不敢灭掉东晋呢?

桓温逐步权倾朝野

桓温的父亲桓彝曾经与晋明帝密谋平定了王敦之乱,因而获得了皇帝的赏识。

桓温是长子,在父亲被叛军杀害之后,15岁的桓温立志要为父亲血仇,3年之后,手刃仇家,被众人称许。23岁,桓温就当上了辅国将军。345年,桓温升任荆州刺史,将长江上游的兵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年轻气盛的桓温有了军权,还得立功才能继续升官。

为此,在尚未获得朝廷同意的情况下,桓温带领兵马西进巴蜀,决定将日渐衰微的成汉政权拿下。

在东晋朝野一片唱衰的背景下,桓温出乎意料地打赢了战争,并又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平定成汉,自己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凭借手下所统治的八州之地,开始自行招募兵马,逐渐形成了半独立的势态,让东晋朝臣上下十分惧怕。

之后,桓温计划北伐,但受到阻挠。恰逢此刻其竞争对手殷浩数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给桓温以口实,上书历数殷浩罪状,最终将殷浩告倒,桓温手中权力再增砝码,至此,东晋朝中上下,已经无人能够撼动桓温的地位。

桓温的北伐之路有喜有悲,前两次的胜利让桓温更加狂妄,但第三次北伐却被前燕兵马设计伏击而大败。尽管在仕途上桓温受到了一点点小的阻扰,但并不影响桓温在东晋朝中的地位。

桓温有无篡位的想法

从史料中抽丝剥茧,其实,桓温真的有篡位的野心。《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记载有桓温的一句话:“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就足以证明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但仔细研究桓温企图篡权的道路,竟然与许多夺权者并不相同,显得非常晦涩和暧昧。按照桓温的想法,当自己成功北伐之后,就自然而然获得了政治资本,到时候自己已经功高盖主,东晋皇权不张的皇帝自然会乖乖地进行禅位。

但没有料到的是,桓温第三次北伐失利,中间还遇到原部下袁真、袁瑾父子闹意见,又大费周折处理袁家父子。待这件事处理完毕后,桓温想,干脆先废了现在的皇帝司马奕再说,于是给了大臣们一个很别致、很无奈的理由——皇帝不能生育,怀疑为太监!

虽然褚太后知道这就是无中生有的原因,但却不得不下诏将司马奕废为东海王,而司马奕也成为晋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被废掉的皇帝。之后,司马昱登基,史称晋简文帝。

后来被封为丞相的桓温采取了缓兵之计,并没有在朝中主理朝政,而是将异己清除之后,回到了辖地姑孰想着简文帝将皇位禅让于自己。皇位的禅让,除非受到逼迫,要不好好的皇帝谁不想做。

所以,直到简文帝驾崩,桓温也没有得到自己梦想的位置。尽管桓温说出了那句“否则就遗臭万年”名言,但却一直没有将其落实。后来,桓温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做法,也曾侧面暗示皇帝和朝中大臣,在简文帝的遗诏中,让自己摄政,而不是辅政。

但桓温先前的做法太不得人心,简文帝身边的大臣坚持只让桓温辅政,桓温白白吃了个哑巴亏。桓温虽然心中闷闷不乐,却一时也没有更好的主意。

所以,就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装聋作哑,既不接受新皇帝要求入朝辅政的诏书,也不接受皇帝的恩赐。

只是在新皇帝继位的二月,桓温突然带兵入朝,当朝的文武百官吓坏了,以为桓温要兵变。可没想到的是桓温只是要求皇帝给其加九锡之礼,没有兵变上位的其他举动。

篡晋夺位成泡影

回顾历史,王莽曾经被西汉皇帝赐予九锡,随后西汉结束,短暂的新朝建立。后来,曹操、司马昭等等统统被前朝皇帝加九锡,这些人在历史的评价都带有一个“奸臣”的标签。

桓温出生于世家,这些典故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也想效仿前人,平平静静,又不“遗臭万年”地获得司马家的皇位。

从性格上看,桓温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从其带兵打仗来说,似乎不是,但从想当皇帝,又扭扭捏捏,不干脆利索的行动来说又侧面证明了他确实是。这是桓温为啥没有灭晋的第一个原因——优柔寡断,或者说,内心始终处于矛盾纠结之中。

再者,桓温家与皇帝司马家还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亲家关系。

要知道,桓氏世代为官,东晋的皇帝为了拉拢这些权臣,多次将公主嫁给桓氏子弟。

桓温的老婆就是南康长公主,其父亲是晋明帝。可以说桓温是名副其实的驸马。

桓氏家族的子弟大多数也和司马家有关系,若是自己采取厉害手段将皇帝拉下马,肯定会遇到反抗,一旦失败,自己一大家子可能就会遭殃。

就此而言,与皇室的联姻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让其成为权臣,也束缚了权臣夺位。

尽管桓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其手下却没有几个与其志一条心。他在第三次北伐失败之后,又让部下袁真承担主要责任,造成袁真与其反目成仇。

桓温此举大大伤害了手下,对此,桓温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因此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时,桓温还是选择了较为保守的策略,力争以温和的方式获得政权的和平交接,却被当时谢安、王坦之采用了“拖”字诀,直接将病重的桓温拖死,此事才罢了。

总结以上三个原因,也是阴错阳差,桓温最终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

但桓温的儿子桓玄却没有老爸那样想来想去,直接在桓温去世30年后代晋称帝,将桓温追为宣武皇帝,也算是圆了桓温的一个皇帝梦。

但桓玄的桓楚政权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刘裕所取代,历史进入到下一个朝代——刘宋。桓温所担心的桓氏一大家的命运也因此而分崩离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的儿子中,他最喜欢哪个?是分阶段来讲的。首先咱们看一下康熙儿子的树形图。 在大清一朝,康熙是生...
原创 道... 帝王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旻宁 年号:道光 在位:1820~1850 享年:69岁 庙号:宣宗 谥号...
原创 乾... 乾隆,清军入关后的第4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康...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真正罪魁祸首,恐怕是被捧为“世界性大帝”的大明太宗皇帝朱棣。很多明史发烧友喜欢将朱棣和朱元...
原创 康... 爱新觉罗·福全,康熙皇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清朝杰出的军事统帅。51岁病重时,康熙前来探望。为何康熙前脚...
原创 鳌... 说起鳌拜,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个权臣,他并不是影响力最大的,不过经过金庸先生《鹿鼎记》的演绎,鳌拜...
原创 康... 一天,康熙皇帝让侍卫与他下棋,下棋中途康熙有事离开,让侍卫等他回来。半月后,康熙才想起此事,派人查清...
原创 康... 在我国古代人提倡早婚,尤其是皇家,平均结婚年龄更是早于平民。比如说当时的康熙大帝,他11岁就结婚娶了...
原创 康... “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天花病毒从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
原创 康... 很多人都觉得雍正能当上皇帝背后肯定有很大的阴谋,甚至在电视剧《宫锁心玉》中,胤禛(雍正的名讳)正是篡...
原创 康... 清宫无脑剧看多了,我们总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康熙的绯闻上,其实康熙是个非常聪明而且颇有成就的人,这一点,...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战争不断,形成了魏、蜀、吴三方对峙的局面。刘备致力于复兴汉代,是一代君主英雄的存在。无论刘...
原创 康...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在封建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可怜的,不仅仅是贫苦老百姓家中可怜,出生在帝王家庭...
原创 明... 明朝的皇贵妃和清朝的皇贵妃有什么区别? 明朝的皇贵妃和清朝的皇贵妃有什么区别?明朝的皇帝在册立皇后之...
原创 道... 清朝后期,各种颓势已经初步显现。到了道光皇帝时期,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时刻准备侵袭,内有流民蓄势待发,...
原创 民... 民国乱世,军阀拥兵自重,长期混战,让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在民国军阀中,有这样一位奇葩的军阀...
原创 靖... ◆文:刚子聊历史 ◆原创作品,洗稿 、 抄袭必究 明初的方孝孺是历史上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公元140...
原创 “... 后金创立的八旗制度,是满族史、清朝史上,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制度。 八旗制度的发展...
原创 这...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仙,其充满了浪漫笔法和超脱境界的作品一直被人们传颂了几千年。然而对于李白我们...
原创 《... 宋朝开国君主太祖皇帝赵匡胤文治武功彪炳史册,民间对其武力尤其崇拜,传说赵匡胤武艺惊人,流传后世的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