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灭亡谁该背锅?“世界性大帝”朱棣的责任不可推卸!
迪丽瓦拉
2025-07-01 09:03:09
0

明朝灭亡的真正罪魁祸首,恐怕是被捧为“世界性大帝”的大明太宗皇帝朱棣。很多明史发烧友喜欢将朱棣和朱元璋相提并论,认为朱棣的能力、功绩在明朝历代皇帝中仅次于朱元璋,是明朝历史上的伟大皇帝。然而这不过是表象而已,朱棣相比朱元璋实在差得太远,不客气地说,单论能力,朱棣可能连朱允炆都不如。

朱元璋出身小农,所以在一统天下后他对大明王朝这台机器的设计方案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强行用王朝的行政力量对抗经济发展规律、东施效颦元朝发行纸币结果导致通货膨胀、人为地划分出匠户等地位低于平民的群体,但在大的方面,朱元璋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他通过编修《皇明祖训》调整皇族内部各个支系的关系,规范了皇族内部秩序,着力构建“天子居中,诸王拱卫”这般内外相维的家族统治体系;同时严格打压宦官,将这一特殊群体完全排斥在权力系统之外;他意识到明朝的大患一定来自北方,于是乎着力巩固北部防线,积极主动出击,打击蒙古。

皇家、朝堂、边境三个对于明王朝而言最为重要的部分,朱元璋用了三十年分析、研判、部署,可谓用心良苦。

朱元璋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保证朱家天下的“万世相传”。但他的好儿子朱棣,却让朱元璋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朱元璋赋予朱棣一系的使命很简单——充当大明帝国北方防线东部的屏障,皇帝之位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皇明祖训”中清清楚楚定下的。然而,朱棣却打着所谓“清君侧”的名号公然叛乱,最终从朱标一系手中夺走江山,并对大哥的后代毫不手软——建文帝朱允炆和太子朱文奎不知所踪;建文帝幼子(朱标的小孙子)朱文圭被囚禁数十年,直到明英宗时期方才被赦免;朱标的三子朱允熥被废为庶人,囚禁在凤阳,永乐十五年暴毙;朱标的四子朱允熞同样被囚禁在凤阳,卒于狱中;朱标第五子朱允熙更是在永乐四年因府邸“失火”去世,年仅十六岁。

朱允炆兄弟们离奇的死亡,朱棣很难撇清关系。此中更是暴露了朱棣利欲熏心,为达目的不念亲情的丑恶行径。即便朱元璋赋予了藩王所谓“清君侧”的权力,但他们所打击的范围仅限于奸臣,即便皇帝施总,然皇子尚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公然登基,野心昭然若揭;再者,即便建文帝有罪,与他的兄弟们又有何干系?朱棣何必对自己的侄子赶尽杀绝?

朱棣这么一整,不仅使得他的后代一直背负着“篡位者”的隐性压力,更是给大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灾难。朱棣之后,明朝的皇帝普遍短命,除了嘉靖和万历两人活过五十岁之外,其余都未能到知天命之年。由此推断,朱棣一系的基因可能存在某种缺陷,导致后代极为不健康。皇帝的短命造成了诸多问题,如皇子教育不到位,大政变动频繁等,加剧了社会矛盾。所以,朱棣应当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行为买单。

朱棣是朱元璋在北部构建“亲子防线”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大明帝国东部防线的重任,其地位不可替代。靖难之役中,朱棣裹挟着驻守东北的宁王一同发兵南下,造成北部边境的东方防线彻底空虚,等于是将大宁一带拱手让给了蒙古,同时燕京也几乎沦为了蒙古的“补给基地”。加之朱棣即位后的“软刀子削藩”,边境地区没了藩王的镇守,压力进一步增大。从靖难开始到迁都北平为止,朱棣给了蒙古诸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扩大势力,朱元璋时代多次北伐的成果彻底付诸东流。尽管朱棣后来向北迁都,并对蒙古采取了一定的军事行动,然而大多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作用十分有限。

不仅如此,朱棣连年征战导致明朝军力疲弱,北方边境线不断南移,明蒙对峙中明朝也逐渐由攻转守,陷入不利的境地。可以说,朱元璋一手建立起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朱棣手上被彻底摧毁。如果老朱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活过来。大明王朝在之后的二百年中一直与蒙古纠缠,国力大多耗在北部,最终导致无力应对新兴的女真勇士。从这个意义上说,朱棣又有一罪。

至于朱棣和建文帝究竟谁更优秀,更是值得一说。尽管建文帝最终丢掉了江山,但这并不能说明与朱棣相比他不配做皇帝。朱允炆比朱棣小17岁,这个差距并不仅仅指年龄,更体现在经验上。众所周知,经验是可以积累的。朱允炆既然被朱元璋看重,证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加之他统治期间,除了朱棣叛乱之外,其余施政均有条有理,颇有明君之范。当时的大明王朝实质上形成了“藩王主兵,皇帝主政”的权力分配体系,在这个体系下,至少朱允炆干得不错。如果朱允炆没有被推翻,大明王朝在他手底下能被治理成何种模样不得而知,但绝不会比永乐后期民生凋敝、军力疲敝、起义频仍的局面更差。

更重要的是,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在常年被囚禁、身心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活了56岁,证明朱标这一系的体质要优于朱棣一系。古代中国,皇帝执政时间长意味着政局稳定——康乾盛世便是例子。所以,如果朱标一系一直掌握皇位,大明王朝或许能多苟活几年,说不定也能创造出类似康乾盛世那样跨度百年的盛世。

因此,说朱棣是大明王朝不得善终的罪魁祸首,有理有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在古代中国,开国功臣往往面临皇帝的猜忌,他们的家族想要保持荣耀和富贵绝非易事。然而,在明朝,沐氏家族...
原创 隆... 一 佟国维是典型的官场老狐狸,他的头脑要比隆科多好使的多! “九子夺嫡”最终局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
原创 若... 提及古代杰出女性,很多人会想到武则天、孝庄太后这样的人物,她们都完美诠释豫剧里那句经典唱词:“谁说女...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老街区丨... 厚厚的李氏族谱,颇为沧桑的祠堂功德碑,像两条平行的溪流,呈现在我的面前。无论选择哪一条,溯流而上,都...
原创 诸...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可谓一对好基友,特别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不断演绎下,几乎成了一对相爱相杀,心...
原创 2... 在2013年浙江余姚的一处工地上,出土的两件器物最终改写了历史,在这座距今8000年的史前遗址当中,...
原创 揭... 大家都知道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事之中,国民党黄百韬第7兵团约12万大军被包围在了距离徐州以东60多公...
原创 抗... 1943年5月,日军攻陷宜昌。25日,渡过清河逼近石牌要塞。第十八军负责戍守石牌要塞,军长方天又以第...
原创 乾... 满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满清政府统治的王朝,出现过一个所谓的“康乾盛世”,也称康雍乾之...
名家面对面,来一场关于思想史的... 近日,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徐家汇书院三楼,举行了一场名为《怎么看待历史的真实与虚构——回到真实...
通济门遗址公园来了! 南京城墙城门一共有内13、外18个 而通济门城墙是占地规模最大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通济门城墙被拆...
姓赵的都是赵国人吗?探寻赵氏起... 赵氏源于上古东夷鸟族的伯赵(劳)氏,后出于西周造父后裔的赵国,赵国与秦国是嬴姓同宗,是周代战国七雄之...
原创 行... 曹操(字孟德)能在三国中位居老大,可不是仅靠头脑灵活、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征战上位的。 行军打...
带您走近“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覆面、金镶玉兽面纹饰牌、玉戈……郑州作为早商“亳”都,有着什么样的都城文明,当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有志愿入党?先看看革命先辈们怎... 入党吗? 很好!但请你先考虑一下, 你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被敌人逮捕了你能保守秘密吗? 你能永远...
原创 雍...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生母为良妃卫氏,与雍正皇帝同父异母,幼年时曾由大阿哥胤禔的母亲惠妃那拉氏抚养,...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个问题想必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在举荐新太子时。因为隆科多的“临时倒戈”,倒...
原创 鲁...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人应该对隆中对并不陌生,三顾茅庐之后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也正是在这一次会面当...
80年代的香港 到处是高楼大厦... 80年代,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四周到处是高楼大厦。Alain Le Garsmeur 摄 80年代的...
原创 《... 康熙后期,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空虚和吏治腐败。而“九龙夺嫡”势同水火,局势复杂,康熙虽然精明,但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