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4代孙孔繁森:两度进藏改革,50岁因车祸不幸殉职
迪丽瓦拉
2024-06-28 14:11:11
0

原标题:孔子第74代孙孔繁森:两度进藏改革,50岁因车祸不幸殉职

"我们必须砸烂束缚我们手脚的镣铐,要用我们自己的大脑吞吐历史风云,变压力为动力,变惰性为开拓性,变离心力为凝聚力、强大的生命力。"

雪域高原、齐鲁青山,中华民族的广袤大地上,一个嘹亮的名字传遍各地,这个名字就是孔繁森。

生前两度赴藏,用将近十年的光阴,孔繁森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西藏的建设发展中,书写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奉献诗篇。斯人已逝,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国人心中。

孔子后人,心酬壮志

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在山东聊城堂邑。山东是孔夫子的故乡,孔繁森不仅是与孔子同姓那么简单,他还是孔子的第74代孙,骨子中流淌着如孔圣人一般无二的,为国为民的赤诚血液。

孔繁森自小就受到了圣人思想的教育,在文化的熏陶下,一颗为民贡献的种子在他的胸中深深根植,并随着年岁渐长逐渐发芽。

17岁那年,孔繁森怀揣着炽热的心参军了,在军队中,他团结战友,积极向上,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这不仅是部队对他的肯定,更是他对自我付出的自证。

1966年9月,表现优良的孔繁森成功加入了我党,并在3年后从部队复员,成为了一名工人。如果是军人,那就守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如果是工人,那就成为一颗光荣的螺丝钉。

孔繁森在每一个岗位都尽力发光发热,组织感念他的奉献,将他提拔成了国家干部,给了他更大的发挥平台,孔繁森也一直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1979年,国家决定抽调一批干部去往西藏,为落后的西藏注入新的血液。彼时西藏较之内陆,不仅环境、气候恶劣,还十分贫穷落后,反观内陆发展一片欣欣向荣,干部们大多都不愿意离开,去西藏过苦日子。

孔繁森时任宣传部长,母亲年逾古稀,妻子也体弱多病,家中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这个小家庭是离不开顶梁柱一般的孔繁森的。

但获知这一消息后,他却义无反顾地主动报名赴藏。在临行前,他写下鲁迅先生曾作的怀念翟秋白先生的一副挽联: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家"以表明自己的信念,谁曾想,竟一语成谶,这句誓言竟预兆了他一生的结局。

两度进藏,心怀民众

孔繁森到藏后,担任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兼县检察院检察长一职。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孔繁森先是将风靡内陆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带到了西藏。

作为改革的先锋,他带领着群众们一起打场、收割、淋雨收庄稼、天晴晒谷物……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孔繁森与群众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孔繁森将一股改革的新风带到了西藏,群众们也感激这位无时无刻都在付出的干部。山路崎岖泥泞,甚至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平时往来稍远,就只能骑马通行。

在一次下乡的路上,他骑马时不慎从马背上摔落下来,当即昏迷不醒,医院远在30里之外的城区,岗巴的群众们为了救他,抬着昏迷的孔繁森走完了这段漫长的路程。

抢救过来的孔繁森对着藏族同胞们产生了更加特殊的感情,对于他而言,是藏族的百姓们给了他第二条命。

1981年,孔繁森从岗巴调回了聊城,临走那天,无数藏族人民前来含泪送行。在聊城时,孔繁森还时不时念叨着藏民们,如果还有机会,他还愿意再一次踏上那片土地,再一次与当地人民一起奋斗。

这个契机很快又来了,孔繁森仅仅陪伴家人7年,1988年,他又一次主动参选了进藏干部,二次进藏,当时他已经是聊城行署副专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份足以保证家人衣食无忧的铁饭碗,但孔繁森心中有更高的追求。

青山埋忠骨,热血洒高原

再一次回到西藏时,孔繁森没有走进岗巴,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拉萨。在拉萨,孔繁森任副市长一职,主要负责卫生、文教和民政工作。

一个县城的居民们普遍患有大骨病,为了弄清病因,孔繁森不辞辛苦,爬上了5000米左右的山顶采集水源。

同时,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医疗问题,他自掏腰包,准备了上百元的药品,为贫苦的百姓送去了生活的救命药。

孔繁森不仅关心百姓,还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他走遍全市大大小小的学校,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走中,拉萨的儿童入学率从45%上升到了80%。

关心儿童,关爱老人,将一颗心完完全全投入在为人民的奉献中去,自从来到拉萨,孔繁森没有一天是闲着的,但凡问起孔繁森,他总是在四处奔波的路途上,连女儿的婚礼,他都错过了。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一次地震后,孔繁森还收养了三个孤儿。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孩子的照顾,孔繁森却默默承受着这份辛苦。

他虽然是副市长,但工资几乎都被他用来资助贫民了,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拮据,为了补贴家用,孔繁森甚至多次献血,只为得到补贴……

赴藏期满后,他没有回到聊城,而是调转车头,前往了更加贫困的阿里。阿里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其艰苦的自然条件让人望而却步。

孔繁森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遍山川,探索阿里的经济发展之路,就在一切都蒸蒸日上、逐渐好转之时,意外发生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孔繁森的生命,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好干部,倒在了50岁那年,援藏的脚步骤然停下了。

后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只有简单的两件遗物,一个是8元6角的遗产,一个是对阿里发展的建议,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提起孔繁森时,人们总是眼含热泪,时至今日,他的事迹仍流传在华夏大地,他的精神也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党员的学习标杆,如今的海晏河清,是对孔繁森最好的赞歌。

文/南宫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