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究竟是中肯的评价,还是夸大其词?
迪丽瓦拉
2025-07-23 19:33:29
0

曹操和郭嘉,三国最牛的组合!

纵观曹操征战一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郭嘉的打法,败张绣,杀吕布,败袁绍。一种是没有郭嘉的打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为什么赤壁之战败的那么惨,甚至让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雄心。因为赤壁之战的前一年,郭嘉去世。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铩羽而归,更加认识到郭嘉的重要性。但郭嘉已经去世,因此曹操颁布了举世闻名的《求贤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也就是说,曹操这时候深切的认识到人才的巨大能量,只有真正的人才,才真正能对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有帮助。

但可惜的是,郭嘉是老天的安排,而郭嘉之后再无郭嘉。因此以曹操的雄才大略大略,也只能在长江边上看一眼,然后回到许都。

也就是说,如果郭嘉不死,这位超一流的绝世天才,绝对会帮助曹操一统天下,根本没有刘备孙权的机会,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郭嘉是怎么未卜先知的!

1)只有超一流的人才,才能看清未来。

有人说,如果没有曹操,说不定袁绍也能一统天下。但事实会不会这样呢。作为同时辅佐过曹操和袁绍的人,郭嘉无疑最有话语权。并且郭嘉最善于对人物进行评鉴,他的话基本是百分之百正确,这个我们后面一一举例说明。我们现在他在袁绍身边的感受。

郭嘉于公元170年出生于颍川郭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郭嘉自负才高,对世俗压根不屑一顾。郭嘉厉害到什么程度,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大汉会土崩瓦解。因此郭嘉提早就隐居起来。只是暗中与英雄好汉交往,不开抖音不直播。因此郭嘉虽然才艺无双,聪明异常,但不是网红,知道的人很少。

在21岁的时候,郭嘉身负其才,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抱负。因此他就去见了袁绍。郭嘉为什么先去见了袁绍呢?因为袁绍这个人是非常有迷惑性的:

第一,袁绍确实心有大志,这个大志不是怎么匡扶汉室,而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王朝。

袁绍心又大志,他又不傻,因此就像古代的先贤学习。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周公,不但孔子推崇,非常多的知名人士都推崇。

周公最有名的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和任用。曹操《短歌行》里有句话最有代表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所以曹操和袁绍都是周公的粉丝。

周公这个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才来,他立刻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去见人才。正在洗头的时候,听见有人才来,立刻擦干去见人才。这也是周朝强大的原因。周公对人才的重视。而人才也不绝于路的去见周公。

袁绍跟着周公学,学的非常像,因此名声非常好,周围的人才都蜂拥而至。袁绍也在一瞬间人气爆棚。因此,郭嘉也去了。

第二,袁绍不会用人。

袁绍在极短时间招收了大量的人才,但他不会用。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所以人才到了袁绍这里,不是按能力分类任命,而是按名气任命。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任用的质量。

因此在袁绍的阵营里出现两个极端,就是袁绍的人才最多,然后人才之间的怨气就越大。这样人才在袁绍阵营不但不能形成助理,反而形成了内耗。

第三,袁绍自身能力不足!

我们通常知道,领导为什么要听一个人才的建议,就是因为谋士的建议恰好说到领导的心里,就是领导没有完全看透这件事,但已经深思过,但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时候谋士一说,领导立刻像纸窗户一样,一点就破。

但袁绍的才华实在有限,谋士的好建议今天提出了,袁绍要一个月之后才想明白。这样的话,黄花菜都凉了。比方说曹操征张绣的时候,刘备劝说袁绍起兵,袁绍说他最喜欢的儿子病了,没心情。后来官渡之战失败,才悔恨没有听刘备的意见。

袁绍这种人通常的口头禅就是:“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郭嘉这样对事情有提前预见性的绝世天才,跟袁绍这样的后知后觉合作,不被急死才怪。更何况郭嘉生性随便,不拘小节。因此郭嘉去看了袁绍之后,对天下大失所望。

因此,二话不说就立刻袁绍会去隐居了。因为郭嘉早看出来了,跟着袁绍没有好下场。

2)郭嘉和曹操,三国时代最牛的团队组合。

公元196年,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非常伤心,就让荀彧给推荐一位。荀彧就推荐了郭嘉。曹操和郭嘉一番交谈后,都发现对方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因此一拍即合。

曹操的野心起先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袁绍当时已经占领了北部,相对于袁绍的部队,曹操的简直都不值一提。并且曹操还刚经历了陈宫吕布背后捅一刀,最惨的时候只有三个县城没有丢。

并且曹操在公元197年去征张绣,就因为贪图张绣婶婶邹氏的美色,把刚到手的肥肉又丢了。还损失了儿子曹昂,大将典韦。曹操很沮丧,袁绍很高兴,还专门写一封信来奚落曹操,曹操勃然大怒,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在曹操的眼中,袁绍是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

这时候郭嘉看出来曹操的心事,就根据曹操和袁绍的特点,提出了曹操十胜,袁绍十败的特点,断定曹操必胜,袁绍必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郭嘉分析人时的全面和细致,综合起来可以分以下几点:

第一,从战略目的出发。

袁绍目的就是为了叛汉,而曹操接纳了汉献帝。袁绍不接汉献帝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因此皇帝那一套他基本上都有。而曹操为了得天下,什么有效做什么。

第二,对人才的方式

曹操是真的用人才,而袁绍不过是装点门面。曹操对人才用法制,赏罚分明。袁绍是喜欢别人奉承他。因此,袁绍的人才形容虚设。

第三,自己的能力!

曹操的用兵能力谁都知道,以少胜多是常态。而袁绍喜欢虚张声势。最要命的是袁绍是行动上的矮子,并且极易改变主意。这样让下属无所适从。曹操用人不疑。基本上都是人尽其才。

第四,也是最重要,对局势变化的反应。

这一条袁绍基本上是零分,对事情根本没有任何预见性,基本上都是临时抱佛脚,事后诸葛亮。而曹操对局势的预见性非常强。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正因为曹操有前瞻性,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坏的结果。而袁绍对坏的结果选择无视,直到变的非常坏了,才后悔莫及。郁闷致死!

曹操本来没有信心,经过郭嘉一分析,曹操豁然明朗。的确袁绍就是这样的人,既然袁绍可以战胜,那么天下还会有战胜不了的人吗!这样一来,曹操的信心瞬间就提上来了。

因此,在得到郭嘉之后,曹操才明白自己该怎么走,走到何种地步。

3)郭嘉的神算,难道他真有神助。

郭嘉厉害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他所预言的事情,都是百分之百实现,没有例外。郭嘉这么厉害,他是不是一个神棍。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郭嘉对刘备的判断。

公元198年,刘备被吕布击败。没办法就依附了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就建议曹操杀掉刘备。因为刘备很有自己的一套,并且手下关张都是万人敌。这样的人迟早都是祸患。

曹操就咨询郭嘉,郭嘉不同意杀刘备,因为刘备是主动投奔曹操,如果曹操杀刘备,以后想投奔曹操的军阀都要好好想想了,杀一个刘备,堵了众人的归顺之心。

应该说,郭嘉是“用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来招揽人才。刘备这样的人曹操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人不能容忍的呢。

但郭嘉也认为刘备是枭雄,可以软禁,把刘备终身控制起来。曹操听了郭嘉的话非常赞同。但他采取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式,走感化的道路。可惜的是没有感到刘备,甚至关羽都没能感化。最后还都放走了,郭嘉听说后对曹操说:“放走刘备,变数生了!”曹操不以为意!

但后来刘备三分天下,证实了郭嘉的判断。

第二,郭嘉对吕布的判断。

吕布占领了徐州之后,曹操出兵吕布。先前打的还是比较顺,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把吕布围困在下邳。这时候吕布一反常态的坚守不出。战争持续了大半年,曹操打的非常累,眼见士兵都非常疲惫,曹操准备放弃。

但郭嘉这时却看到了机会。他拿项羽做例子来说,最后得出结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

也就是说,对于吕布这样勇猛之人来说,是最没有耐性的,比较喜欢爽的战争,一旦攻击受阻,就会完全丧失信心。因此郭嘉反而劝曹操急攻。

曹操听从郭嘉的计策,一面攻城,一面决堤水掩下邳,果然攻克下邳,擒杀吕布。

从这里可以看出,郭嘉的判断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人性来判断的,刚猛的人往往不能持久,飞速的箭在力量用尽的时候很容易落下。正是基于客观的判断,才让郭嘉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先打刘备,还是先打袁绍。

公元200年,曹操碰到一个艰难的抉择。在袁绍准备大兵压境的时候,刘备又占据了徐州。

这样曹操陷入两难境地,袁绍的大兵压境的传言已经日久,这时候去打刘备,如果老窝被袁绍端了,不就搞笑了。不仅曹操,曹操的下属也都这么想的。

这时候又是郭嘉,郭嘉说,袁绍的思维往往慢半拍,因此你去打刘备,袁绍不会反应过来。但如果放任刘备占领徐州,却是一个巨大的祸患。

刘备是一个枭雄,只是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他现在在徐州立足未稳,很容易被击败,一旦他在徐州站稳脚跟,对我们的危险就大了。

曹操立刻出兵打刘备,结果刘备一打就败了。而袁绍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兵,充分证明了郭嘉的正确。袁绍的确在抓战略机会上只能说太差了。

第三,官渡之战,准确的预测了孙策。

曹操在和袁绍官渡对峙的时候,孙策收复了江东。孙策极具战略眼光,很快看到曹操的软肋。准备出兵袭击曹操。

曹操很紧张,但郭嘉让曹操不要紧张。孙策是军事能力强大,用兵无人能及。但孙策有一个天大的弊病,就是他的江东是打下来的,并且是只花了六年时间。所以江东必然内部不稳。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孙策打江山杀伐果断,杀死了很多英雄豪杰,并且这些英雄好汉很得人心,但都被孙策杀了。因此,这些人的手下必然不服,会报复孙策。

孙策这个人勇武异常,非常自信。所以经常一个人,身边不跟卫队,就会给这些人可乘之机。所以孙策必然会死于暗杀。

郭嘉的话音刚落,孙策就被许贡的门客杀死。充分验证了什么是神算。

老子曾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更何况孙策根本没有和,而是靠手中的刀硬是杀出来一片山河。怨气冲天,自己又不重保护,可以说后面杀他的人都排到了巴黎,他却不在意,怎么不不死。

因此,郭嘉的判断往往基于对规律的分析!

综上所述:郭嘉的才华只能说是举世无双。他可以说对世间的真理研究的非常透彻,已经超越了对人性的研究,已经接近某种大道。

更让人羡慕的是,郭嘉和曹操一见如故,心灵相通。曹操对郭嘉是无条件的信任。因此,郭嘉的每一次分析才收到巨大的功效。很多人有才,但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也是白白浪费才华。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组合。如果郭嘉不死,刘备和孙权根本没有任何机会。郭嘉提前就会预料到,并且曹操听他的。这才是最可怕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如果大家读过莫言的《檀香刑》,就能感受到旧时代的刑罚能“变态”到什么样的地步。 当然, 这种特殊的刑...
原创 《... 《还珠格格》 中,皇后和香妃脾气秉性天差地别,皇后霸道不讲理,还很嚣张跋扈,对待令妃、小燕子等人是鼻...
原创 苏... 巅峰时期的苏联的确很强大,就连美国都要避其锋芒敬其三分。不过苏联的发达却很畸形,其经济收入更多的是来...
原创 明... 宋朝和明朝可以说都是文官主导朝堂。尤其是明朝,文人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高,同时明朝的文官似乎也相当的有...
原创 十... 清朝历史上,皇室之中要论感情最深的一对兄弟,恐怕没有人比得上雍正帝和十三爷胤祥了,那他们的关系究竟有...
原创 司...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还是以曹操为首的北方...
1959年,金日成为何不顾反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要...
原创 南... 中国人一向对于生前身后的事情都有着非常关注的态度,因此死后安宁,生前富贵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对于多数...
原创 6... 62师转战西北后的生产工作 作者:王仅推荐:王皇义 六十二师1959年3月奉命转战西北后,继续全面...
三国杀:难道画师都是足控?这都...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中,斗地主模式无疑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模式,所以武将能否适配...
原创 慈... 说起晚清的大太监,相信大部分人会第一个想到慈禧身边的李莲英,但其实,生活最滋润的大太监,并不是李莲英...
原创 陆... 兵法有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有时候为了前进一步,你得后退一两步甚至三步。我们都知道,看古典战争文学...
原创 曾... 汉字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传播范围最广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是古...
原创 中...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前言 俄乌之间的冲突已经过去十几个月了,俄罗斯是否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这...
原创 全... 随着二战的过去,世界各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国家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于是世界上发生大规模战...
原创 民... 民国名媛何其多,但有一个名媛则与众不同,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她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是骨子里透...
原创 故...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贪图享乐大兴土木,给百姓带去了极为沉重地徭役,没过几年,隋朝就被弄得民不聊生,忍...
原创 清... 今以国朝公主之适外藩者,谨依玉牒诠次其諡号,而以外藩福晋、郡主之荷册封者,貂冠毳袜之伦,缀於后为一表...
原创 北... 北宋灭亡后,所有貌美的公主,都被带到这个地方,结局大都很惨 在很多人眼中,能能当一个公主,在这样的家...
原创 三... #头条中国史# 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吴国名将数量不少。吴将的特点是能力平均、攻守平衡,虽勇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