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以国朝公主之适外藩者,谨依玉牒诠次其諡号,而以外藩福晋、郡主之荷册封者,貂冠毳袜之伦,缀於后为一表,曰哈屯者视福晋,曰格格者视郡主也。
前言:其实现在很多清宫剧会给人造成一些误解,尤其是在称呼上,比如说大家熟知的一些电视剧中,里面很多角色都被叫成格格,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清朝的称呼不止如此,尤其大家所熟知的《还珠格格》,作为皇帝的女儿,不应该被叫成格格,而应该被叫做公主。
公主和格格的区别
在皇太极当上皇帝之后,开始称自己和后妃们生的孩子为公主,皇后所生的女儿是固伦公主,而其他妃子所生的女儿是和硕公主,这样做主要是做出区别,毕竟皇帝所生应该和其他大臣或者皇亲国戚所生有所区别。
其实最主要就是因为等级制度的影响,皇太极在清军入关之后,还是比较聪明的,为了更好的统治,他也做出了很多改变,明朝时期还是叫皇帝的女儿公主的,所以他也有所效仿,除此之外,他对等级制度也做了详细的规划,等级观念森严,也就势必导致不是所有人都要被叫格格。
格格用的范围更广一些
其实格格是分等级的,一共分为5等,有的时候也被当成身份比较尊贵的人的称呼,之前有史料记载,在康熙年间,曾经叫苏麻喇姑为格格,这样的称呼主要是为了表示对苏麻喇姑的尊敬,所以格格在这里是一个代称。
除了这种尊称之外,其实格格也是一个泛称,有很多没有封号的清朝贵族女子也都被叫做格格,其实格格在清朝时期就是一个称呼,之所以被使用的多,都是因为大家愿意把它当成一个泛称,喜欢将格格作为一个代称也是清朝的一大特点。
为了更好的巩固朝政
公主的称号可以说早就有了,我国封建社会很多朝代都喜欢叫皇上的女儿为公主,但是清军入关之初,很多风俗习惯还是在延续之前满族的习惯,尤其是在称呼上,还是喜欢将女儿称做格格,但是皇太极当了皇帝之后,还是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很多人觉得他将自己女儿的称呼改成了公主,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笼络汉族官员的方式方法。
公主和格格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过其实在清朝的史料中也可以看出记载更多的还是格格,毕竟格格作为满族对贵族子女的主要称呼还是非常常见的,而且为了更好的交流,一般情况下在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叫格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除了皇族贵族之外,其实一些亲王的低阶侍妾也会被叫做格格,这里可以看出格格也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人虽然都叫格格,但是等级上有所差别。
综上所述:其实在清朝时期,为了朝堂更加稳固,也会有一些和亲的事情发生,在这个时候,除了皇帝自己的女儿之外,有的时候也会破格将大臣或者亲王的女儿升为公主以备和亲之用,这些公主被派去和亲,虽然有很高的称号,但是也是政治牺牲品,没有选择权,所以即使有封号也是苦命人。
参考文献:《蒙古册降表序》、《清史稿》、《清会典》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