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太极病逝时长子豪格已34岁,为何年仅6岁的顺治会登基呢?
迪丽瓦拉
2025-07-01 08:32:03
0

1643年建立大清的开国皇帝皇太极突然病逝,因为皇太极病逝的太过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要将皇位传给哪位皇子?

了解清史的人应该知道皇太极一生的挚爱是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并且将海兰珠所生的儿子直接立为皇太子,海兰珠是历史都承认的偏爱。只可惜海兰珠的皇八子还不到一岁便夭折,痛失爱子的海兰珠没过多久也病逝了。

皇太极伤心欲绝,一直到自己病逝,也没有再立新的皇太子。

皇太极在此之前身体一直都很好,自打海兰珠病逝后,皇太极也无心顾及其他,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虽然大清取得了松锦会战的胜利,庄妃布木布泰也帮皇太极劝降了洪承畴,关外的四座重镇全部归属于大清。皇太极离着自己挥师中原的目标更近了,但这些仍旧没能让皇太极有多高兴。在对海兰珠的日夜思念中,身体逐渐削瘦,以至于后来不能亲自处理朝政。

1643年八月初八,皇太极像是没事人一样处理了一天的朝政,然后去到皇后哲哲的寝宫,坐在南炕上休息休息,没想到这一休息再也没有起来。

两王相争

皇太极一直想要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可能皇太极也没想到自己的会病逝的这么突然,还没有将皇位继承制度正式颁布下去,便与世长辞。

如此只能是诸位亲王共同商议选出一位“贤能者”继承皇位;既然“父死子继”的制度并没有正式颁布,那么便表示:皇太极的儿子们有争夺皇位的资格,皇太极的兄弟们也有这个资格。

其中最有资格也最有实力继承皇位的有五人:

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34岁,继妃所生)

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的十四弟,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所生)

豫亲王多铎(多尔衮的同母胞弟)

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的同母胞兄)

礼亲王代善(皇太极的二哥,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所生)

在这五位亲王中礼亲王代善不光资历老,而且威望极高,更何况代善曾被太祖努尔哈赤封为皇太子,处理朝政事务,按理说代善是最有资格称帝的,但代善比皇太极还要大9岁,皇太极病逝时,代善已经59岁;虽然也想要登上皇位,但已经没了年轻时那么大的野心,不过他确实也很有实力。代善一直在观望,究竟谁登上皇位,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呢?

阿济格、多铎与多尔衮是同母胞兄弟,生母是太祖的大妃阿巴亥,太祖弥留之际,只有阿巴亥在身边伺候,有人说太祖给阿巴亥留下遗言“让多尔衮继承后金大汗之位,让代善辅佐多尔衮”;但这一遗言的真假,随着阿巴亥被逼殉葬、自缢而死也无从考证真假。

但可以肯定的的是太祖生前,确实非常喜欢多尔衮。在多尔衮还未成年时,便让其掌管全旗;

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对十四弟多尔衮很是重用,将其封为睿亲王。当然多尔衮之所以能被封为亲王,也是靠自己的实力说话,不仅为后金以及大清立下了不少功劳,在处理朝政事务上亦是英明果决,是被公认的宗族中最强者。

而阿济格与多铎,也都心甘情愿拥护多尔衮继承皇位。

多尔衮兄弟三人,掌管八旗中的两旗:正白旗与镶白旗。除了两白旗外,其实在两红旗、两蓝旗,甚至是皇太极亲自掌管的两黄旗中也有一部分人支持多尔衮。

在这五人中只有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虽说称呼多尔衮一句叔叔,但实际上比多尔衮还大三岁,生母是皇太极的继妃那拉氏。豪格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努尔哈赤还在时,便已经跟随父汗皇太极一起南征北战。在与明朝、察哈尔的对战中取得不少战功,皇太极建立大清正式称帝以后,豪格便被封为肃亲王,掌管户部。

顺治帝出生的时候,豪格29岁,已经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豪格的弟弟们,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而且全部都是庶妃所生,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立下什么战功。

豪格掌管着正蓝旗,皇太极病逝后,两黄旗其实也到了豪格的手里,因为两黄旗原先是皇太极亲领,皇太极病逝以后,两黄旗大臣坚决拥护豪格继承皇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豪格便认为:皇位非他莫属!

如此一来,形势已经很明朗了:争夺皇位的其实只有两个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

皇太极病逝仅仅几天后,争夺皇位之争已经愈演愈烈:

两黄旗大臣,包括索尼、鳌拜、图赖等八人齐聚肃亲王豪格的府上,提议让肃亲王豪格登上皇帝位。大家一番密谋后,认为最要紧的就是先取得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从小被太祖养在宫里)的支持才可以。济尔哈朗掌管着镶蓝旗,在朝中的地位不容小视。

豪格便派人前去征求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建议,但济尔哈朗并没有直接说要拥护谁,而是提醒豪格的派去的人:“这件事情需要跟睿亲王商量后再决定!”

与此同时,在睿亲王多尔衮的府上,多铎与阿济格也都很着急,一个劲地追问多尔衮:“你难道在惧怕两黄旗大臣们吗?两黄旗中我们的那些亲戚都是支持你的。”

多尔衮一向沉得住气,并没有轻易地表态,但是按捺不住的都铎与阿济格已经在调兵遣将;针锋相对的是两黄旗大臣们,也在蠢蠢欲动。

不想步阿巴亥后尘的庄妃

皇太极的突然病逝,让庄妃(孝庄文皇后)也打了一个寒战,她想到了太祖努尔哈赤病逝后,大妃阿巴亥的下场。

阿巴亥是太祖的宠妃,而且还生有三个儿子;即便是如此,还是成为汗位之争得牺牲品,被逼殉葬与太祖。

而庄妃呢?

不仅没有皇太极的宠爱,而且自己也只有一个儿子福临。但庄妃不想跟阿巴亥一样成为皇位相争的牺牲品,皇后哲哲作为庄妃的亲姑姑,自然是支持庄妃的,更何况庄妃与皇后哲哲背后还有整个蒙古科尔沁的支持。

庄妃虽然没有得到皇太极宠爱,但她早起协助皇太极处理朝政上的能力,确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如此有谋略才能的巾帼英杰,又怎么甘心寄人篱下呢?

只要是提到庄妃(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大家有一般都会想到庄妃与多尔衮之间的儿女情长。

所以便认为:福临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其实是多尔衮为了庄妃将福临推上了皇位。

但其实并非如此!

多尔衮确实喜欢庄妃不假,但多尔衮并非是如此专情之人,更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将到手的皇位弓手让人。

那么,福临究竟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在此,不得不佩服庄妃,确实懂得如何运筹帷幄。

皇太极称帝时,册封一后四妃,全部都是来自蒙古,而且都是博尔济吉特氏(并非一个家族),这五位被称为“崇德五妃”。

崇德五妃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其他的妃子,而且崇德五妃所生的儿子地位上也远远高于其他庶妃所生的儿子。不过崇德五妃只生了三位皇子:

皇八子(宸妃海兰珠所生,不到一岁早夭)

皇九子福临(庄妃布木布泰所生,太宗病逝时只有6岁)

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懿靖大贵妃娜木钟所生,太宗病逝时3岁)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娜木钟虽然地位上高于庄妃,但毕竟是二婚嫁给皇太极,原先是察哈尔林丹汗的妻子,其影响力自然不如庄妃。

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同时,庄妃也在为自己的儿子筹谋:

前边已经提到两黄旗大臣支持的是肃亲王豪格,索尼便前往永福宫去询问庄妃的意见。不过庄妃并没有先说,而是先让索尼说说他们两黄旗大臣们的想法。

索尼直言不讳,说两黄旗大臣支持肃亲王豪格登上皇位,然后将福临立为太子。

庄妃很清楚若是豪格继承皇位的话,福临的太子之位不过时摆设,自然是豪格说了算,说不准哪一天庄妃便要步阿巴亥的后尘了。

不过庄妃并没有直接反对索尼,而是让索尼说原因。索尼将肃亲王豪格的功绩说了一遍,庄妃并没有打断索尼的话。

索尼说完以后,庄妃也没有接着话茬继续;

而是直接将索尼的父亲还有叔父都夸赞一番,并且提到了太宗皇太极对索尼的倚重。

庄妃这些话确实对索尼很是受用,随后庄妃提到了一个重点:索尼在蒙古问题上处理地很好,而且很清楚满蒙联姻是我们大清的国策。

索尼一听,直接明白了庄妃的意思:若是支持豪格继承皇位的话,便是没有遵守太祖与太宗重视的国策。

一时间索尼不知该如何接话茬,庄妃便示意索尼退下;在索尼临走之前,庄妃还说了半句话:“肃亲王现在正在掌管正蓝旗,提醒你一句皇帝向来亲掌两黄旗.....”

索尼这才恍然大悟:若是肃亲王继承皇位的话,两黄旗大臣的利益真就不敢保证了。

索尼离开永福宫以后,随即便召两黄旗大臣商议,商议的结果是:坚决拥护太宗的儿子继承皇位,而不是肃亲王豪格了。

崇政殿议政

在崇政殿议政的当天,一大早多尔衮便找到索尼,询问索尼的建议,索尼直接告诉多尔衮一句话“坚决拥护太宗的皇子,其他的便不清楚了。”

索尼的话让多尔衮意识到:自己想要登上皇位真的是困难重重,最起码两黄旗大臣中的绝大多数不会支持自己。

而且多尔衮也很清楚,庄妃想要自己的儿子登基,而不是自己。

为此多尔衮不得不指定第二套方案:若是不能直接登基称帝的话,便以退为进,将福临推上地位。

崇政殿议政刚开始,两黄旗大臣便会直接立誓:一定要太宗的皇子继承皇位。但是被多尔衮给呵斥了下去,两黄旗大臣将崇政殿团团围住,而其他各旗也在整军待发,随时听候调遣。

多铎与阿济格先表态:多尔衮继承皇位!

但多尔衮并没有附和,多铎便着急了,说到:“若是你不称帝的话,那我就继承皇位,太祖的遗诏中有我的名字。”

多尔衮说:“太祖遗诏中,可不止你一个人的名字。”

多铎便说:“如果我不行的话,代善哥哥也行!”

代善虽然也想称帝,但他很清楚压根轮不上自己,边说到:“睿亲王若能登皇位的话,便是大清的福气;若是睿亲王不答应的话,耗油肃亲王,我实在是年老,不能胜任了。”

多尔衮没有表态,肃亲王豪格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但是多铎与阿济格说什么都不同意。

豪格耍起了小孩子脾气,直接拂袖而去,以为自己走了,议政便不能再继续,一定还会将自己请回来。

让豪格没想到的是:多尔衮还另有伏笔。

两黄旗大臣见豪格离开,便直接冲进殿内。

多尔衮看着双方剑拨弩张的样子,很清楚若是自己继承皇位的话,八旗内部必然会出现内讧,如此一来对大清极为不利。

但是让位与豪格,多尔衮更不愿意,便说到:“既然肃亲王主动退出,那我们就立皇九子福临为新帝,大家说好不好?”

若是福临登基的话,两黄旗大臣的利益不会受损,自然是支持的;索尼等人便纷纷表态答应;虽然原先支持豪格的大臣还想说什么,但豪格都已经走了,也不好再开口。

多尔衮接着说:“福临还小,还不能处理朝政,暂且由我跟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辅佐;等到福临成年后,再亲政如何?”

郑亲王辅政,此提议得到镶蓝旗的支持。

豪格虽然后悔,但为时已晚。

既然已经定下来人选,为了防止再出什么乱子。礼亲王代善即可召集文武大臣们宣布:“皇九子福临称帝!”

并且率领宗室王公们一起发誓,紧接着便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两位辅政大臣发誓。

结语

很多人会将福临的登基归咎为多尔衮与庄妃的私情,其实多尔衮真没有那么专情:会为了庄妃,将到手的皇位让给福临。

福临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力量平衡的结果。

因为不管是豪格还是多尔衮登基,双方都会不满,势必会引起八旗内部的纷争;不管是豪格还是多尔衮都不敢直接挑起内讧。

更何况福临的背后不仅有皇后哲哲的支持,还有整个蒙古科尔沁的支持;虽无战功,但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楚文化 是长江流域先秦文化集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闻磊 近日,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七次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原创 汉... 前129年,匈奴再次兴兵南下,等待十年的卫青,终于有了上场表演的机会。 面对匈奴的挑衅,汉武帝吸取了...
原创 玛...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生灵存在,人类也只是其中的一种高级存在而已。即便是发展到现如今,仍然有很...
原创 刘... 作者:甘棠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一共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刘邦和弟弟刘交的感情最好。 刘太公一共娶了...
原创 盘...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个好武将没有好坐骑怎么能行?三国时期,一流的武将也需要好的坐骑。在这一历史阶段...
中共一大纪念馆里有群小小讲解员 2023年7月19日,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参观者络绎不绝。视觉中国供图 在庆祝建党103周年来临之...
花脚大仙分享:《亚述之王:亚述...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珍品展中篇 苏州博物馆西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亚述之王:...
雍正王朝:众兄弟中,为何十四阿... 自古以来,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自己登上帝位,为了江山,多少宫廷的权力斗争无一不是残酷、无情,父子...
从无到有!TA见证了莘庄近百年... 【编者按】 你眼里的莘庄是什么样?有人说莘庄是“外交家”,因为它有着3条轨道交通联通5个区镇;有人说...
原创 织... 一般认为,室町幕府灭亡的标志是织田信长流放足利义昭,但是这种说法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分析...
原创 他... 战争的残酷性往往极大的考验了敌我双方的战斗意志,有时间强大的信念确实可以让人无坚不摧。而抗日战争的胜...
原创 建... 公元1402年6月13日,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第四年,燕王朱棣率领大军兵临南京城下。 这场史称“靖难之役...
宋代女性千奇百怪的冠饰 近日,社交平台频繁出现“满头簪花”的旅游写真美照,各大美图APP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了“满头簪花”的...
魏晋南北朝六大名城 一、洛阳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是曹魏、西晋以及北魏后期的都城。 洛阳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046...
原创 太... 谈起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相信各位历史发烧友都是比较熟悉,也看过很多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对杨秀...
原创 乾... 不管是野史还是民间的谈资之中,都传说乾隆有一位“香妃”,她遍体异香,惹得皇帝分外宠爱,民间甚至认为香...
原创 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
原创 一... 卫子夫说:"你既然这么狠心,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离开你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一代贤后就这样结束了自己...
原创 麒... 中国五千年历史,辅佐明君成就伟业的功臣不少,有伴随君主的开创之臣,也有伴随后世之君中兴之臣。 麒麟阁...
喜讯!广东诚成文化申报非遗文化... 近日广东诚成文化向中国数字非遗课题组提交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一事荣获批准,这无疑是广东诚成文化的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