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六大名城
迪丽瓦拉
2025-07-01 12:02:37
0

一、洛阳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是曹魏、西晋以及北魏后期的都城。

洛阳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046年,周公就在洛水北岸建城,当时的洛阳城被称为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

刘秀建立东汉后,洛阳又成为东汉的国都,之后历经曹丕代汉建魏、司马炎代魏建晋,洛阳城的首都地位依然没有受到影响。

西晋灭亡后,洛阳先后为匈奴汉国、后赵、前秦、后秦、北魏等政权占据,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了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洛阳又再次成为国都。

北魏洛阳城规模宏大,由宫城、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据《洛阳珈蓝记》记载,当时的洛阳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

对于洛阳城的繁华,《洛阳珈蓝记》中也有详细描述,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由此可见洛阳城当时的盛况。

可惜的是,北魏末年天下大乱,洛阳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东西魏分裂后,洛阳更是多次成为战场,曾经繁华的街市最终沦为了一片废墟。

好在洛阳的沉寂并没有太久。

数十年后,隋炀帝杨广又在原北魏洛阳城的西面新建了新的洛阳城,作为帝国的东都,洛阳城又再次兴旺了起来。

二、建康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朝的都城。

建康城始建于东汉末年,当时割据江东的孙权看中了这块“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便在此修建城池,以建功立业之意为其取名建业,东吴建立后更是把国都设在了这里。

西晋灭吴后,可能是觉得建业这个名字太霸气,晋武帝司马炎将其改成了建邺。

公元313年,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建邺又改名为建康,从此建康之名一直沿用到了南朝末年。

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驻于建康的琅琊王司马睿重建晋廷,是为东晋,建康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东晋的都城。

公元330年,东晋朝廷在原东吴苑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宫城,命名为建康宫,又称台城。

东晋时的建康城东西南北各四十里,南拥秦淮,北倚后湖(今玄武湖),西临长江,东近钟山(今紫金山),周围还有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白下城等多个卫星城,规模极为宏大。

东晋被刘宋取代后,建康又依次成为宋、齐、梁、陈四朝的都城。

史载在梁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时期,建康的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不仅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

可惜的是,梁朝末年的侯景之乱给建康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陈武帝陈霸先建立陈朝后,建康城又得到了恢复重建。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杨坚下令将建康城夷为平地,六朝宫室全部被毁,曾经的六朝古都建康就此变成了一片荒野。

但风水宝地就是风水宝地,三百多年后,随着五代时的南唐定都于此,一座新的都市又重现在了秦淮河两岸。

三、邺城

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是曹魏(北都)、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

邺城是河北名城,历史悠久,最早由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所筑,战国时邺城属于魏国,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之后邺城逐渐发展成为河北南部的中心城市,西汉时邺城是魏郡的治所,东汉末年又成了冀州州治所在地,是袁绍的大本营。

曹操平定袁氏后,把自己的根据地也放在了邺城,并修建了著名的三台(铜雀台、冰井台、金虎台),邺城也成了汉末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后来曹操封魏王(之所以称魏王,是因为邺城原属魏郡),王都也定在了邺城。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于洛阳,但邺城依然保留了北都的名号(曹魏以洛阳、长安、邺城、谯城、许昌为五都)。

五胡十六国时期,邺城又成为后赵的都城,之后冉魏、前燕也相继定都于此。

北魏时期,邺城为相州治所。

北魏末年东西魏分裂,东魏权臣高欢迁都于邺城,之后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国都也定在了邺城。

公元577年,北周灭齐,改邺城为相州治所,三年后,北周权臣杨坚掌控了北周政权,相州总管尉迟迥在邺城起兵讨伐却最终失败,杨坚平定尉迟迥后,下令将邺城夷为平地,邺城的居民则悉数被迁到了西南数十里的安阳。

一代名城就此被毁,之后再也没有恢复。

四、长安

在魏晋南北朝,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前赵、前秦、后秦以及西魏、北周五国的都城。

长安是我国最著名的古都,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的国都丰镐,战国时的秦国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建的秦朝,国都咸阳也在这一带,刘邦建立西汉后以长安为都城,长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东汉建立后,都城迁到了洛阳,长安改称西京,东汉末年,汉献帝在董卓的控制下又将都城短暂地迁到了长安,但不久天下大乱,汉献帝东归,长安城也在战火中逐渐衰落。

长安的再次兴起要到一百多年后。

西晋末年,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称帝,之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又有前赵、前秦、后秦等政权相继在此建都。

南北朝末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的主要地盘就在关陇一带,长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西魏的都城,之后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北周权臣杨坚建立隋朝,长安的都城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公元589年,杨坚派大军南下攻灭了南方的陈朝,再次统一了分裂近三百年的华夏大地,长安又一次成为了大一统王朝的首都。

五、晋阳

晋阳(今山西太原)城最早由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简子所建,以易守难攻而著称,春秋末年著名的“晋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正是这一战导致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成就了赵国的百年基业,拉开了战国的序幕。

晋阳也是赵国最初的都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晋阳成为太原郡的治所,之后从汉朝到北魏,晋阳除了在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末年短暂的做过一次都城外,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是并州的治所所在地。

晋阳最显赫的时候是从北魏末年到北齐时期。

北魏末年,权臣高欢控制了北魏政权,他将自己的霸府建在了晋阳,晋阳也成了北魏当时实际上的行政中心,之后从东魏到北齐,国都虽然放在了邺城,但晋阳始终以别都的性质存在,其地位不亚于首都邺城——北齐历代皇帝多数时间都居于晋阳。

六、江陵

在两晋南北朝,江陵(今湖北荆州)是中国南方仅次于建康的第二大名城。

在东晋和南朝的大多数时间里,江陵都是荆州的治所,而当时的荆州不仅地盘大,人口多,而且位于首都建康的上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东晋王、谢、庾、桓四大家族中,庾亮、桓温都凭借实力强大的荆州而得以控制朝局。

南朝时,荆州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江陵也成为南方著名的大都市。

南梁末年梁元帝萧绎在位期间,江陵更是成为了南梁的都城所在,之后萧詧建立的西梁(西魏、北周的附庸国)也把都城定在了江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元祐七年,高太后在临终前一年又给孙子宋哲宗安排了一件堵心事,她给哲宗安排了一场婚事,对象是马军都虞候...
原创 韩... 提起韩愈,想必我们大家就十分熟悉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文学成就毋庸置疑,《师说》作为我们...
原创 李... 一、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最大的功臣是谁?没错,便是尉迟恭。其实最初时一切很顺利,李世民也...
原创 霸... 葵丘之盟后的齐桓公,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 是的,从周公之后,再也没有过一个臣子能有齐桓公这样的荣光...
原创 戎... 战国时期,赵国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原是中原地区老牌诸侯国晋国的家臣,也就是说赵国的前身其实只是一个...
原创 大... 他的故事很好玩,也是鲜为人知的,我相信你会喜欢。 第一件事,先给我亲爱的小伙伴科普一下明朝的兵部尚书...
原创 曹... 今天跟大家聊聊明末太监曹化淳,他满腹经纶,深得崇祯赏识和器重,但又伤崇祯最深! 是他一次次地让崇祯加...
原创 名... 虎门销烟名噪四方的林则徐,是被写进历史书设立纪念日的民族英雄。在英国丧心病狂的向中国倾销毒品鸦片,毒...
原创 包...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去世于公元1062年,享年63岁,他的亲家是高居相位长达50年的...
原创 美... 公元六九五年的一天,武则天下令把薛怀义斩首,薛怀义却哭着问:“陛下,我床前床后服侍您这么长时间,没有...
原创 李... 历史如果仔细研究会很有意思,纵观历史,朱棣和李世民都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文韬武略,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
原创 “... 项梁,是楚国大将军项燕的儿子,在楚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楚国希望的代表。 陈胜战死的消息传来,这对义军们...
原创 孝... 1655年,孝庄外出回宫,偶然撞见儿子顺治偷摸在凉亭和弟媳抱在一起,旁边还有人放哨。孝庄大怒,下令暴...
原创 一... 作为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一切都逃不过利益两个字。这其实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差不多,很多都是建立在...
原创 她... (南楚 马殷 形象) 天成五年,公元930年,南楚的开国君主马殷病逝了。 死的时候七十九,差一岁到八...
原创 她...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为了今天的和平幸福和稳定的生活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原创 1... 自从欧洲白人殖民者抵达美洲大陆后,这块大陆上的原住民就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尤其是和美国做邻居的墨西哥...
原创 1... 1912年清朝正式走向了灭亡,取而代之民国建立了起来。但是在民国建立初期,全国上下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袁...
原创 富... 乾隆是清代在位执掌权利最长和寿命最长的一代皇帝,享年89岁。统一天下后,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清王朝...
原创 九... 九门提督,是清朝的官职之一,它在历代皇权的更迭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知道九门提督有多重要,首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