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26位兵部尚书,陈新甲惹来的争议是最多的,这是为何?
迪丽瓦拉
2025-07-01 15:33:59
0

他的故事很好玩,也是鲜为人知的,我相信你会喜欢。

第一件事,先给我亲爱的小伙伴科普一下明朝的兵部尚书都有谁:从第一位兵部尚书于谦开始,大明王朝先后经历了夏言,胡宗宪,彭时,丁汝夔,邝埜,石星,王在晋,崔呈秀,袁可立,袁崇焕,梁廷栋,张鹤鸣,祁伯裕,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陈新甲,张缙彦,石茂华,史可法,翁万达,杨博,江东,王越,孙承宗等26位兵部尚书!

第二件事,兵部尚书是干嘛的?兵部尚书又称为大司马,相当于现如今社会的军委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总和。

看出来了吧?这兵部尚书比皇帝都有实权啊。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后期会跟大家挨个聊聊这所有古代历史上的兵部尚书!

今天也不废话了,就先来说一下陈新甲这个人!

1.废物点心

哈哈,这个小标题把我自己弄笑了。再怎么“侮辱”人也别说人家是废物点心啊。但请大家看看陈新甲的所作所为吧。

说清军打辽东那会,可把崇祯急坏了,恰逢陈新甲刚上任,皇上就想问问他对保卫辽东有什么好的建议没?

陈新甲就回皇帝说,这洪承畴当了薊辽总督后,确实是朝廷的得力干将,但最好不要总是死守着吧?得有点动作啊?跟他皇太极还有什么客气的呀。

崇祯不说话,心想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给我打一个看看,恐怕还不如洪督师。

所以崇祯摆了摆手说,不行不行,洪承畴是一把打仗的好手,他且攻且守自有他自己的道理,现在辽东军是我们大明最后一张王牌了,如果草率出手导致全军覆灭的话,那我大明就真的一点退路没有了。

崇祯不仅否定了陈新甲的建议,还让他再想一个其它的办法或者策略出来。

可陈新甲竟然张口结舌地啥都说不出来了!

气得崇祯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身为堂堂的兵部尚书,朕问你用兵之道,你竟然说想好了再回答朕?真是废物!你给朕下去!

陈新甲就赶忙灰溜溜的下去了!

不得不说,举人出身之人连谈论用兵之道都谈不得,因为书生意气毕竟是幼稚的,而战场上的厮杀又是血淋淋的,有时候是书本上的理论讲不清的!

但陈新甲并没有死心,他还想找一个突破口,让崇祯听从他的建议,不让洪承畴且战且守,而是速战速决。

办法还终于让陈新甲给想到了!

2.军饷啊军饷

为何陈新甲执意要崇祯改变主意,下令让洪承畴速战速决呢?

原来这陈新甲自视自己了解辽东,认为自己毕竟做过宁前道佥事,掌管过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等山海关外的重地。

虽然他文人当“武官”多有纰漏,但好在认吃也认打,只要是自己犯了什么指挥不力的过错,就马上在崇祯面前请罪,所以官职降来降去,最后还是当上了兵部尚书。

说某一天,陈新甲又为了辽东的事面圣了,恰好遇见了曹化淳,他就像陈新甲肚子中的蛔虫一样,说你跟皇上说事总得有个侧重吧?你直接说让洪承畴速战速决跟皇太极来一个痛快,皇帝肯定不答应,但是如果你从军饷的方向来说呢?你可知道这一年来洪承畴花了皇上多少银子吗?花了上百万两啊!再这么下去,国库能吃得消,皇上能吃得消?

陈新甲大脑中灵光一现,是啊,速战速决就能省钱,省钱这事是崇祯最高兴的吧?

果然,这一次,在陈新甲和曹化淳的联合进谏下,崇祯竟然采纳了陈新甲的建议,就让洪承畴跟皇太极来一个巅峰对决,速速结束辽东战事!

为了督促洪承畴,皇上还派曹化淳为钦差大臣亲自赶往辽东,协助洪承畴打理军务,还提出了让洪承畴四面出击清军的“找死方案”!

皇上派一个门外汉来指挥洪承畴部,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啊,只能说,当时崇祯真是被猪油蒙了心!

3.真实情况

是的,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如果洪承畴的军队主动出击的放在,那就是中了皇太极的圈套!

当时祖大寿那边的兵从锦州逃出来,给洪承畴报信说,督师啊,出大事了,这几天清军不断地向义州运送军队,粮食和武器也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其中光是红衣大炮就有三十门,而且清军已经在松山与锦州之间弄了许多营寨,把锦州团团围住了!你们万不可贸进啊!

洪承畴一分析这个情况就说:皇太极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看似围着锦州,其实他的眼光放在松山这里,只要松山陷落了,锦州就没有退路了!这在兵书上叫什么呀?就叫“围点打援”啊,我们可千万不能上了皇太极的当!

不仅如此,洪承畴还想让吴三桂回一趟京城,面奏皇上,请求调动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还有山海关总兵马科等一同前来,尽量达到能匹敌皇太极的大部队!

洪承畴的这个想法跟吴三桂不谋而合,都不建议速战速决,只能打持久战,一直拖到清军粮草殆尽,再大规模杀出,彻底击溃清军。

这崇祯不仅答应了,还真的调遣了上述人员跟洪承畴、吴三桂等一起对付清军。

谁承想,只是转瞬间就听从了陈新甲的建议,还派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钦差大臣”曹化淳!简直是朝令夕改啊!

可是,洪承畴能违抗圣旨么?皇上让他去死,他不得不死啊!

这就是当时无比尴尬的情况!

4.欣喜若狂的皇太极

皇太极不停地放着“烟雾弹”,一会这里打一个败仗,一会那里打一个败仗,就是为了引明军的大部队出来,但苦于洪承畴就是不上他的当,不跟他恋战。

洪承畴倒是很聪明,但无奈崇祯是个目光短浅之人,为了区区几两军饷,想快点结束战斗,更有陈新甲、曹化淳等“废物点心”的歪招频出!洪承畴这是不打也得打了,甚至还得主动求战!皇太极能不高兴吗?只要一口口地吃掉辽东,接着就可以一口口地吃掉大明了!

真是不怕有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有猪一样的队友啊!洪承畴就这样被陈新甲和曹化淳给掣肘了!真可怜!

特别是那个曹化淳,动不动拿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压”洪承畴,动不动口出狂言:你们真是找死啊,连钦差大臣的话你们都敢不听了?

他怎能想到,因为他和陈新甲这些人的自恃甚高,明朝眼看就要灭亡了!那个陈新甲也活不了太久了!

1642年,松锦之战!

皇太极找到了洪承畴的后阵极为虚弱,前阵极为锋利!

当时洪承畴把所有粮草都屯在塔山和杏山之间,松山的主力主要靠这条粮草供应线,只要截断这条粮草供应线,洪承畴的主力部队就是再英勇善战,也会不战自乱了!

皇太极当时是带病御驾亲征的,喊出的口号是:松山必胜!一统天下!

而洪承畴也喊出了自己的口号:臣在,松山在!臣亡,松山亡!

可最后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松锦之战,明军大败,洪承畴被俘后投降!大明的最后一点家当,彻底毁在了洪承畴手里!

不,也是毁在陈新甲的手里,毁在曹化淳手里!不,更是毁在刚愎自用,用人不淑的崇祯自己手里!

想那陈新甲以自己秀才一般的迂腐,最后害了大明!

后来,看实在打不过,他听从崇祯的密令,跟清军议和,结果消息泄露,天下一片哗然,崇祯为了不“引火上身”,不得不忍痛把陈新甲干掉了……

想崇祯跟陈新甲谈论议和的事,都是通过手诏秘密往来的。

偏陈新甲把这样重要的东西放在案几上,还被家童泄露,交给各省驻京办疯狂传抄!天下哗然不说,崇祯也几乎恼羞成怒,本以为陈新甲会把责任引到自己身上,任凭处置的,没想到陈新甲还认为自己做得很对,明显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个一向自认为很聪明,办事极有逻辑的陈新甲就这样顶着一身骂名离开了这个已经腐朽没落的世界……

就这样,陈新甲成了敌兵还没有打到城下,就被先行干掉的兵部尚书!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除... 历史名人的生平与普通人相比,开头、过程和结尾似乎是一样的曲折,但不同的是关键节点的选择则造就了不同的...
原创 宰...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不久前的《人民的名义》中体现的...
157件文物已抵达!“拿破仑”... 7月1日,记者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从...
原创 清...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原创 安... 安倍洋子,1928年出生于东京的政治世家。她的父亲是后来的前首相岸信介,母亲是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 ...
原创 门... 吕布的兵器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到那柄威风凛凛的方天画戟。 随着《三国演义》...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国综合国力作为弱小,但是他们在诸葛亮的率领下,曾对魏国发起了6次北伐,更是多次压制魏军。...
原创 他... 1948年,通过“国民大会”当选为“总统”的蒋介石,拉孙科出来竞选副总统。老蒋的本意,是希望借助孙科...
原创 秦... 战国七雄是历史上一个各封地军阀混战的年代,七个王国在中华大地上上演着你攻我打的剧情,直到最后大秦帝国...
清华北大,同发讣告!他曾在广东... 6月30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同发布讣告,曾在两校任职的历史学者刘桂生于6月...
原创 越... 汉字在越南已经使用了近1800年,它随着中华文明的影响而传入这个东南亚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
原创 清... 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传统王朝——清朝入关,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后妃制度。 如今多不胜数的宫斗...
《吾家吾国》出版,记录“无双国... 2021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播出。节目记录的是一群90后、00后...
原创 西... 清朝晚期到民国之间的百年多的历史,是中国人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中国对此的定义是百年之耻,然而数千年崛...
原创 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其中官制体系的系统有效、成熟完善很大程...
原创 康... 康熙51年7月,担任江宁织造官同时兼任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病逝,但是他留下了超过30万两白银的亏空。其...
原创 汉...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明王朝的覆灭归根结底还是涉及到官员的腐败,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再加上自然灾害频...
原创 汉... 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薄姬是吴人,秦末,魏豹自立为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开始时,魏豹...
原创 清...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皇宫的妃子,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彼此斗得你死我活。《甄嬛传》里就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