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化淳背叛崇祯之后,曾数次洗白,但群众的眼光仍然是雪亮的
迪丽瓦拉
2025-07-01 15:33:53
0

今天跟大家聊聊明末太监曹化淳,他满腹经纶,深得崇祯赏识和器重,但又伤崇祯最深!

是他一次次地让崇祯加深着自己当皇帝17年的认知:朕非误国之君,尔等却是误国之臣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说这曹化淳可不是太监中的废物点心,也从不会给人一种太监特有的阴柔诡秘的感受,他从表面上看来甚至还有不阿的正气,直率的气场!

比如他五官立体,面如满月,眼神凌厉,眉毛斜入鬓中,怎么看,怎么都是一身正气!

用仪表堂堂来形容曹化淳毫不为过!

曹化淳不仅颜值高,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内涵平平的太监群体中,曹化淳绝对是一股清流!

在崇祯还不是皇帝,仅仅是信王的时候,曹化淳就已经进入信王府陪伴崇祯了!跟崇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好基友!

不过在魏忠贤专权的时候,他被发配到南京,等待魏忠贤给他的罪名,他知道,无论是哪一样罪名,他都会不得好死!

可到了1627年,朱由检继了皇帝位,曹化淳的好日子马上到来了!

他被重新召还到皇帝身边,还被崇祯委以重任!

可是随着他当官当得久了,恶习逐渐加深,坏事也干了不少!

他身上的污点跟他的才华一样,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想抠掉都抠不掉!

比如1638年那会儿,洪承畴与皇太极鏖战松锦,当时的兵部尚书是陈新甲,因为军事上的“短视”跟曹化淳一拍即合,非说这仗要是拖得太久,得浪费不少银子!

所以在崇祯帝和洪承畴都有意死守辽东,跟皇太极用时间死磕下去的时候,陈新甲非得建议崇祯速战速决!

陈新甲甚至举荐曹化淳为钦差大臣,亲自前往辽东,用自己的“书生意气”去指挥监督洪承畴的“孔武有力”!

堂堂的蓟辽总督洪承畴面对昏庸皇帝的昏庸办法,简直是哑口无言!

因为他何尝不知皇太极的诡计多端?

他采取的放长线钓大鱼的方针,是古代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目的就是彻底拖垮大明军队!一直耗到大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

但越是这种情况越不能速战速决,进入皇太极的圈套!

针对当时的情况,步步为营,且战且守是最正确的,也是唯一正确的!

但崇祯帝已经被最聪明的书生曹化淳和兵部尚书陈新甲洗脑:就是要省钱,就是要速战速决,不能再浪费银子在扯皮的战争上面了!

2.速战速决的结果

当时,洪承畴确实是听话了,明明知道曹化淳的言论是无稽之谈,但谁让他是钦差大臣呢?

谁让他在这场决定明朝生死命运的关键战役中,成了崇祯的喉舌呢?

速战速决的结果是:1640年,洪承畴兵败塔山和杏山!

事情都这样了,曹化淳还坚持:不能退缩,把皇太极给我打回盛京去!你们要是退缩,那你们就是孬种!

1641年,辽东挺不住了!

曹化淳还跟陈新甲一起,坚持速战速决!

士兵们看不过去,问曹化淳你算老几?除了会写诗你还会干别的吗?

曹化淳很是嚣张:怎么?你们想反吗?我算老几?就冲我是钦差大臣,我立马可以斩了你信不信?

明军不敢说话了,洪承畴也懒得跟他争辩,反正崇祯让快点结束战斗,那就快点结束战斗,结果纰漏就在所难免!

1641年,明军开始与清军决斗!

八个总兵,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玉田总兵曹变蛟,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汇集在了一起,几乎就是明军的全部力量了,都一齐上阵了,七七八八,十三万人之多,准备跟清军决一死战!

这一战,如果赢了,那就是明朝的翻身仗,如果输了,那明朝也就等同于灭亡了,因为没兵了,不灭亡等什么?

这一战该有多么凶险?是不是应该好好筹谋,认真对待?

可该杀的曹化淳还整天在军营中叫嚣:打,给我打,给我狠狠的打!我不信我大明干不过皇太极!

事实证明,曹化淳和陈新甲等人实在是太短视了,太不自量力了,太轻视皇太极了!

人家皇太极当时身体很不好,但竟然从遥远的盛京赶过来,来了一个御驾亲征!

上来就把松山和杏山的联系给切断了,明军藏在笔架山的粮草被清军给弄得干干净净!

洪承畴想往前走,走不出去!

想往后退,全是大壕沟,这沟挖得也贼“艺术”,上宽下窄,人掉下去了爬不上来,马掉下去了,马蹄子也抽不出来!

到处是大坑,坑里都是水,水里还有钉!

明军说是有八个总兵,可是大难临头的时候,都顾着自己逃跑,没有一个人想跟洪承畴一起突围的!

连曹化淳自己都趁着夜色,坐船逃跑了!

恨得崇祯只想给他来个斩立决!

这就是曹化淳和陈新甲的“速战速决”策略,几乎搭上了整个的明朝!

明军的十几万兵一夜之间没有了,被杀的,被俘的,不会水还跳海,结果被淹死的!

崇祯惊恐得站都站不起来!

以为洪承畴阵亡,给他设坛祭拜的时候,才知洪已经降清!

好讽刺!

3.曹化淳干了什么好事

是的,曹化淳枉费崇祯对他的信赖,他就是这么用自己的幼稚和刚愎自用坑了大明!

不仅如此,李自成杀进京城的时候,曹化淳是第一个开了城门迎接闯王的!

第一个给李自成跪下,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也是他曹化淳!

你投降李自成也就投降李自成了吧,更离谱的是,曹化淳还在皇帝面前阴阳怪气,仗着自己有李自成撑腰了,就趾高气扬的跑回来劝降,跟崇祯说什么:大厦将倾,一木难支!万岁爷,您要是还不答应李自成的条件,跟他“分国而治”的话,那万岁爷的下场可就凄惨了,啧啧啧,可怜见的!

气得一旁的王承恩要杀了卖主求荣的曹化淳,被崇祯给阻止了!

背叛崇祯的人太多了,曹化淳又算老几?杀他何用呢?

但曹化淳却越发猖狂,还用起了激将法:万岁爷您不敢杀我,如果您杀了我,信不信外面闯王的百万大军能把这京城给踩平喽?!

崇祯气得怒目圆睁却无计可施!

曹化淳早已把崇祯看到了骨头里,又往旧主子心上插了一刀,一边把一丈白绫扔在崇祯脚前一边叫嚣:万岁爷,闯王的条件您要是不答应,那我看您也就只有自我了断这一条路可走了,可别怪奴才没有提醒您!

是的,曹化淳以为李自成占据北京,成为北京城里新的万岁爷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是风水轮流转!

李自成只做了一天的皇帝,就往陕西逃跑了!

他一个马夫,压根就没有当皇帝的命!

倒是多尔衮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杀进了京城,没过几个月,就扶持儿皇帝顺治在北京称帝了!

这,倒是很出曹化淳的意外!

不过,按照他一贯的卖主求荣的套路,他又想投靠清朝!

这时就有人不乐意了,比如顺天府的杨博,宛平杨时茂等人,分别上疏给大清,说这曹化淳不能启用吧?当时明朝灭亡的时候,他第一个开门迎贼,贼入了城,他又挺身亲自侍从,现在贼跑了,他又想侍从大清,敢情他是见一个侍一个啊?这样的乱臣,不杀他都不能服万民心,还能让他侍从?

曹化淳这下慌了,开始不断地为自己辩解!

他很害怕,自己的劣迹不断流传下去,他就没法在这个世间做人了!

所以他就各种方式为自己洗白,甚至在1662年自己去世前夕,还亲自撰写了“被诬陷”的遗嘱,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惜,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他事情做都做了,还想不认账?真是岂有此理!

人家王承恩怎么不怕被别人诬陷啊?

一样的太监,人家王承恩是有史以来很少见的陪主子一起死的,而他呢?是主子没死之前,他就早早把上吊的白绫奉上的人!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除... 历史名人的生平与普通人相比,开头、过程和结尾似乎是一样的曲折,但不同的是关键节点的选择则造就了不同的...
原创 宰...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不久前的《人民的名义》中体现的...
157件文物已抵达!“拿破仑”... 7月1日,记者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从...
原创 清...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原创 安... 安倍洋子,1928年出生于东京的政治世家。她的父亲是后来的前首相岸信介,母亲是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 ...
原创 门... 吕布的兵器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到那柄威风凛凛的方天画戟。 随着《三国演义》...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国综合国力作为弱小,但是他们在诸葛亮的率领下,曾对魏国发起了6次北伐,更是多次压制魏军。...
原创 他... 1948年,通过“国民大会”当选为“总统”的蒋介石,拉孙科出来竞选副总统。老蒋的本意,是希望借助孙科...
原创 秦... 战国七雄是历史上一个各封地军阀混战的年代,七个王国在中华大地上上演着你攻我打的剧情,直到最后大秦帝国...
清华北大,同发讣告!他曾在广东... 6月30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同发布讣告,曾在两校任职的历史学者刘桂生于6月...
原创 越... 汉字在越南已经使用了近1800年,它随着中华文明的影响而传入这个东南亚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
原创 清... 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传统王朝——清朝入关,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后妃制度。 如今多不胜数的宫斗...
《吾家吾国》出版,记录“无双国... 2021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播出。节目记录的是一群90后、00后...
原创 西... 清朝晚期到民国之间的百年多的历史,是中国人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中国对此的定义是百年之耻,然而数千年崛...
原创 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其中官制体系的系统有效、成熟完善很大程...
原创 康... 康熙51年7月,担任江宁织造官同时兼任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病逝,但是他留下了超过30万两白银的亏空。其...
原创 汉...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明王朝的覆灭归根结底还是涉及到官员的腐败,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再加上自然灾害频...
原创 汉... 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薄姬是吴人,秦末,魏豹自立为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开始时,魏豹...
原创 清...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皇宫的妃子,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彼此斗得你死我活。《甄嬛传》里就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