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中的胤礽因为两次逼宫行径被废,历史上也是如此么?
迪丽瓦拉
2025-07-01 14:32:48
0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的经历可以说是印象深刻,而这两次被废的经历不约而同的都与“逼宫”有关。

胤礽第一次被废黜是在康熙热河秋闱期间。十四阿哥胤禵模仿胤礽的笔迹,仿造了太子手谕,进而使得凌普调兵包围了康熙行宫,营造了太子“叛乱逼宫”的假象,康熙也在这样的危机局面下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胤礽第二次被废黜是在康熙南巡回京之后。如果说第一次“逼宫”是因为被人伪造手谕被动发动的“兵变”,那么这一次可以说是胤礽主动采取了“铤而走险”的行为,意图通过宫廷政变,进而抢夺皇位,提前登基。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胤礽的所有行动均为康熙所预料并且进行了有效的应对。而在这次“逼宫”行动失败之后,胤礽也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

当然这只是影视作品的演绎,真正的历史上,尽管胤礽为康熙两次废黜,“叛乱逼宫”都是康熙将其制裁的重要原因,但是这其中还是基于康熙的警觉和假象等主观因素,真实的“逼宫”还未等萌芽就已经被扼杀了。

胤礽深夜窥视康熙营帐,导致了胤礽的第一次被废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热河秋闱期间,康熙皇帝本人与皇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可谓是已经彻底激化。

在此之前,太子胤礽的种种恶行可谓是表露无疑。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甚至指示自己的亲信和下人向官员索贿,影响非常恶劣;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和朝臣的态度可谓是骄横之极,引得了其他康熙皇子的反对以及朝中大臣的一致反感。同时,康熙本人对于胤礽也已经是愈发的不满。

而在热河秋闱期间,康熙皇帝非常宠爱的十八阿哥胤衸病重,之后便去世了。就在康熙以及众皇子对于胤衸的病逝极度悲伤的时候,胤礽依旧是全无伤感之意,甚至还与人宴饮作乐,使得康熙极度愤怒。

在这之后,康熙皇帝又发现,太子胤礽总是在深夜逼近康熙皇帝的行宫大帐,并且从缝隙中向内窥视。由于此时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断激化,并且康熙对其是极度的不信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感到自己处在了“未卜今日被鸠、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的状态中,更是“日夜提心吊胆,坐卧不安”

鉴于这样的情况,康熙皇帝在伤感之余,更感到了极大的愤恨,于是,康熙为了避免自己为胤礽所害,决定先下手为强,当众宣布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实际上,前文中也说到了,康熙对于胤礽的不满由来已久,只是胤礽的种种行为更加引得了康熙的猜忌与愤恨,于是在康熙自觉事态严重和形势紧急的情况下,在热河就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也说明了二人之间矛盾的彻底激化与总爆发。

“托合齐会饮案”的发生,导致了胤礽的第二次被废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但是仅仅过了数月时间,又重新复立了胤礽为皇太子,这不仅仅是因为康熙对于胤礽以及胤礽的生母、也是康熙结发妻子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感念,更是他看到了胤礽被废黜后,众位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进而展开激烈的夺位之争。于是,康熙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平息争端,遏制皇子们的夺嫡行动。

然而,最终的结果与康熙的想法是事与愿违,不仅仅是皇子之间的争斗是愈演愈烈,而太子胤礽本人也是丝毫没有接受此前的教训,其恶劣的行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也终于认识到,太子胤礽已然是无可救药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托合齐会议案”发生了。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马尔浑的弟弟景熙却向康熙揭发,步军统领、同时也是太子重要党羽托合齐父子公然违抗康熙皇帝的禁令,一连数日“聚众会饮”。

经过调查,康熙皇帝发现,参与“会饮”的人员多达二十余人,而且并不仅仅是托合齐父子,朝中多位重臣参与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包括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人。

这些人不仅掌握着朝堂之上的实权,在朝臣之中也是颇具威望和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兵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危以及自己皇位的安稳担忧起来。

而康熙皇帝在稳定了事态局面之后,开始彻查此事,最终的结果更加让康熙触目惊心。

原来,作为皇太子心腹的步军统领托合齐父子,伙同都统鄂缮,借“会饮”寻欢作乐是假,帮助胤礽“缘结朋党”是真,目的就是为了皇太子胤礽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而进行结党,并且密谋计划着种种“阴谋”。

于是康熙对“托合齐会饮案”,给予了“会饮谋逆夺位”的结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康熙皇帝终于在畅春园召集诸皇子宣布:

“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非可托付祖宗弘业之人,故予拘执看守。”

这是康熙皇帝第二次,也是最终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废黜,并将胤礽永久性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

由此可见,胤礽所谓的“逼宫行动”,都被康熙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仅仅是在苗头刚刚展露的时候就已经被阻止,不得不说康熙对于胤礽使用了雷霆手段,果敢、迅速且坚决。但是,这些只是由苗头的行动,真的就能证明胤礽有“弑君篡位”的打算和想法么,这个也确实要打一个大大问号。而这更多的是康熙的主观臆断,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康熙与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并且胤礽的种种行为已经引得了康熙的极度不满,也是最终让康熙对其是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这也导致了太子胤礽的两度被废,与皇位彻底无缘。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除... 历史名人的生平与普通人相比,开头、过程和结尾似乎是一样的曲折,但不同的是关键节点的选择则造就了不同的...
原创 宰...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不久前的《人民的名义》中体现的...
157件文物已抵达!“拿破仑”... 7月1日,记者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从...
原创 清...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原创 安... 安倍洋子,1928年出生于东京的政治世家。她的父亲是后来的前首相岸信介,母亲是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 ...
原创 门... 吕布的兵器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到那柄威风凛凛的方天画戟。 随着《三国演义》...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国综合国力作为弱小,但是他们在诸葛亮的率领下,曾对魏国发起了6次北伐,更是多次压制魏军。...
原创 他... 1948年,通过“国民大会”当选为“总统”的蒋介石,拉孙科出来竞选副总统。老蒋的本意,是希望借助孙科...
原创 秦... 战国七雄是历史上一个各封地军阀混战的年代,七个王国在中华大地上上演着你攻我打的剧情,直到最后大秦帝国...
清华北大,同发讣告!他曾在广东... 6月30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同发布讣告,曾在两校任职的历史学者刘桂生于6月...
原创 越... 汉字在越南已经使用了近1800年,它随着中华文明的影响而传入这个东南亚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
原创 清... 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传统王朝——清朝入关,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后妃制度。 如今多不胜数的宫斗...
《吾家吾国》出版,记录“无双国... 2021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播出。节目记录的是一群90后、00后...
原创 西... 清朝晚期到民国之间的百年多的历史,是中国人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中国对此的定义是百年之耻,然而数千年崛...
原创 清...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其中官制体系的系统有效、成熟完善很大程...
原创 康... 康熙51年7月,担任江宁织造官同时兼任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病逝,但是他留下了超过30万两白银的亏空。其...
原创 汉...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明王朝的覆灭归根结底还是涉及到官员的腐败,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再加上自然灾害频...
原创 汉... 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薄姬是吴人,秦末,魏豹自立为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开始时,魏豹...
原创 清...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皇宫的妃子,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彼此斗得你死我活。《甄嬛传》里就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