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雍正拉着大舅子年羹尧的手,含情脉脉地说:“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才够!”谁料1年后,因一只老虎,雍正竟让年羹尧自我了断。
年羹尧,是清朝战神,清代著名的兵书《治平胜算全书》就是他编著的。
康熙称他是清朝除了隆科多外,唯一的将才。1709年,因军功卓著,29岁的年羹尧一跃成为封疆大吏,成了大清朝最年轻的正二品官员。
他是响当当的皇亲国戚。
他的头一任妻子是权臣明珠的女儿,后娶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的女儿,妹妹是雍正上位前立的侧福晋,也就是后来的敦肃皇贵妃。
而雍正对这位大舅哥偏爱的程度,几乎让满朝文武嫉妒。
1722年,康熙病逝时,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胤禵在外征讨准格尔,亏了年羹尧重兵“监视”,否则,若胤禵班师回京争皇位,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雍正了。
次年,青海和硕特蒙古部趁雍正初登大位,起兵叛乱,年羹尧奉旨平叛,大胜而归。
此后,身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就差不多管着整个西部,几乎半个大清朝疆域的兵权,事权。
而此时,雍正对他的宠爱也让人叹为观止。
南方上贡的荔枝,雍正特意命人千里加急,6天内从北京送到西安给年羹尧“尝鲜”。
等年羹尧进京时,更是拉着他的手含情脉脉地说,“朕实不知该如何疼你!”
更离谱的是,雍正还下令,让所有臣民跟他一起歌颂这个年大将军,否则,就不是好臣子。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宠幸”并没持续多久。待雍正坐稳了皇位,头一个轰的就是年羹尧。
1724年,雍正先是暗戳戳给年羹尧的亲信们暗示,让他们远离年羹尧,紧接着就将其调离了川陕地区,成了杭州将军。
随后,雍正为了不落下一个“杀功臣”的名声,又暗示满朝文武揭露年羹尧的种种罪行。
于是,年羹尧很快就拥有了92款大罪。
之后没多久,雍正就以诸多“过错”,应大臣们的“要求”,将年羹尧革职,抓进京治罪。
年羹尧就这样从一个万人敬仰的大将军成了阶下囚。
其实,年羹尧被雍正惩治,也算是他自己作的。
1724年,年羹尧第二次进京途中,竟然命令都统范时捷等官员跪在地上迎接他。
到了北京,王公以下官员们出城迎接,他骑在马上趾高气昂,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们下马问候,他就只是点点头,也不放在眼里,连雍正也受不了他的傲慢。
不仅如此,年羹尧借着自己在人事任免上一家独大,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连家奴都被保举为西安知府这样的要职。
直隶巡抚为了保住自己的顶戴,给年羹尧送了20万两白银,雍正的对头八弟胤禩的亲信为求布政使的职位,给年羹尧送了2万两银子。
雍正知道后,气愤不已,也就开始了“打老虎”的一系列动作。
正当雍正为怎么处置年羹尧发愁时,北京城里突然发生了一件事。
1725年12月一天夜里,北京城中突然闯进一只大老虎,从东便门撺进西江米巷年羹尧的家里,咬伤了几个人,跳上了屋顶。
到了次日,九门提督率兵赶到,官兵用枪将其赶至平地,数人用长枪才将其扎死。
雍正知道后,高兴不已。
因为当时雍正朝头一号“大老虎”年羹尧,正被关在大牢里,而坊间早有传闻,年羹尧是“白虎托生”。
这只突然出现又被诛的大老虎,可以说是给了雍正杀年羹尧一个很好的借口。
而此时,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羹尧的妹妹也已病故,年羹尧仅剩的救命稻草也失去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当群臣一窝蜂说,赶紧处死年羹尧时,雍正又假惺惺地说,年羹尧功勋卓著,杀了他自己就会背上一个“杀功臣”的罪名,因此就特别开恩,赐他“狱中自裁”。
【九仙月】
年羹尧最后的结局,是狱中自尽,至此曾立下赫赫军功的年羹尧彻底身败名裂。
纵然年羹尧没想过谋反,可他太狂妄了,不把皇帝当回事,终究难以善终。
因此,一个武将,如果做不到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至少要低调些,人太高调了,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不过身为一个武将,真的是太难了。
不仅要能打胜仗,面对敌人的时候不能害怕,还要懂得君臣之礼,更不能太张狂。
只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不张狂或许容易些。
但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若不张狂,战场杀敌会不会太怂了。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