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0—11月间,康有为曾应“兼座”刘镇华之邀有次为时不短的陕西之行,其间除过讲学访友之外,揽胜赋诗也是其此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且仅陕西省会城南名胜一游即留下诗作不下十一二首(单演义《康有为在西安》有详细记载)。其中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五)所作《偕李时敏、王湛尘等杜曲步月口占》一首,单书载录如下:
晚饮杜曲酒,夕望樊川月。
长杨被村野,峻坂纡九折。
终南何岩岩,烟霭风撇裂。
山巅松下屋,澹影映古辙。
引镜视月中,山海目光彻。
河山夕如画,古昔多豪杰。
少陵桑麻田,桑海多复灭。
耆英同雅游,俊髦并分列。
材官骑士辈,联步蹶张接。
四海比邻近,元气混未歇。
(末四句张扶万续)
癸亥十月望,游杜曲,偕李时敏、王湛尘、张扶万、郑子平,步月口占。
天游化人 康有为
(下盖有小方章二)
并且明言此诗是康题赠其此行导游、长安郑维翰子屏先生的,后刻于石。书中所载是依据拓片转录而来的。因其所据拓片已作为康氏手迹收在书的前面,虽然绌于当年拍摄条件的限制,拓片上的个别字词颇不免模糊难认,但单师此书对于史料的运用和处理,却总体上尚称严谨,故我一直不曾对其辛苦迻录此诗的文字有过任何的怀疑。新编《长安县志》等但凡转录此诗的公私著作,亦多以其为不二蓝本。
孰料五一期间陡获意外机缘,子屏先生侄女郑涵慧女史联系到我并承其惠赠彼家族若干珍贵资料,其中就有一帧此诗原拓的复印件,清清楚楚,崭若新镌,且诗中的“终南何岩岩”一句,确凿地写作“终南何岧岧”,无复疑义,遂方始憬悟单著及夫现在流传的所谓“岩岩”二字,原来竟然亦是单师以字形相近而从猜相(音xiáng,秦方言,意亦为猜)中得来,压根就是个误会,尽管意思上并无大的区别。
因为不言而喻,“岩岩”者,高峻峭拔之义也;“岧岧”者,亦峻峭拔之义也。前者的例证如《诗·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后者的例证如《文选·张衡》:“干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岧岧。”虽说意思并不相左,但却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词汇,而且关乎晚近吾陕一段重要的历史,关乎若干重要的历史人物,雅不可以不加明辨,重还原诗以本来的面目。
另外,诗后跋语的“癸亥十月望,游杜曲,偕李时敏、王湛尘、张扶万、郑子屏步月口占。”单师标点作“癸亥十月望,游杜曲,偕李时敏、王湛尘、张扶万、郑子屏,步月口占。” 硬从“屏”“步”之间断开,语不连贯,无乃似嫌失谐,兹亦附带揭橥此文,以维康氏原作之意。
单师为我夙所景仰的母校名师,即使其泉下有知,谅亦不会责怪后学懵懂多事,无端惊扰其身后安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