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显然没有白崇禧有知名度,但却也是国军中不可忽视的人物。何应钦和蒋介石关系好,而且是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2号人物,能够走到这样高的地位没点斤两可不成。《民国人物志》第1期,为大家讲述何应钦的生平以及妻儿子女相关情况。
1、何应钦生平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何应钦从小就是学霸,不仅以第1名保送贵阳陆军小学,又以第1名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第11期,并在这里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再次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学习。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何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同时任命为黄埔军校副总教官。何应钦在讨伐陈炯明的战争中崭露头角,指挥一个教导团攻克淡水城,全歼敌军一个旅。随后又在棉湖之战中率部击退十倍于己之敌,从而奠定了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他率以不足两个师的兵力在南京顶住了孙传芳部的反击,歼敌5万余人。1928年至1929年的蒋桂战争,他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一举打垮桂军最精锐的兵团——第4集团军,同时又将张发奎、唐生智打得通电下野。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率主力北上,何应钦留守武汉,坐镇后方。而南面的桂军则乘虚而入,占领长沙,直逼武汉。此时何应钦手里能用的部队仅有湘军、粤军等杂牌军,形势十分危急。面对骁勇善战的桂军,何应钦临危不惧,指挥各部队从容应战,不仅没有向蒋介石求救,反而在衡阳大败桂军,几乎全歼其主力。
1935年,何应钦出任军政部长。抗战爆发后,主持西南战局,曾担任参谋总长,负责战时军制、计划和指挥。1944年和1945年指挥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大败日军。
1945年主持“中国战场日本受降”仪式,达到了人生事业的巅峰。而这也让他备受争议。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在大陆一直被蒋介石所信任和倚重的国民党高官大员和大将们,除陈诚等少数人,绝大多数都遭弃用,何应钦自然也不例外。
在台湾的何应钦被排挤出国民党核心层,只担任几个虚衔,已经没有了权力。他也自己号称闭门思过,不问政事。他逐渐将精力从军事转移到关注台湾经济发展建设上,关于台湾经济建设,他提出了不少建议,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87年10月21日,何应钦与世长辞,终年97岁。
2、何应钦妻儿子女
何应钦感情比较细腻和专一,他一生只娶过一任妻子王文湘,可惜的是王文湘并没能为她生于一男半女,即使如此,何应钦还是没有娶妾的想法,对妻子也没有一丝抱怨,仍然矢志不渝地深爱着自己的妻子。
1952年,王文湘患病,医生诊断为乳癌晚期,病情恶化,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何应钦于是每年陪同妻子奔赴日本求医,直到1978年王文湘病逝为止。
没有子女,何应钦的晚年没人看顾,为了聊解膝下之困,他将弟弟何辑五之女何丽珠过继过来。何丽珠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后在何应钦的安排下,从事商务和外交方面的工作,曾在日本做过“驻日代表”,后又奉派到美国,任台湾驻美国“领事馆”商务官员,后任“副领事”。
何应钦的后半生想必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他或许也有“廉颇老矣”的感慨,但他却用别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不问政事就搞经济呗。另外,何应钦对妻子王文湘的不离不弃也让人感慨不已。